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152-02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 尿酶检测 临床意义
为探讨尿酶检测对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动态观测了不同肾小球疾病各期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乳酸脱氢酶(LDH)、r-谷氨酰转肽酶(r-GT)和ɑ-葡萄糖苷酶(ɑ-Glu)的变化,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共检测各种肾小球疾病94人次,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AGN)49人次,肾病综合征(NS)45人次,以99例正常儿为对照组。参照魏明竟[1]方法稍加改良后进行检测。尿酶活力用单位/克肌酐(μ/gCr)表示。
2 结果
2.1 NS各期尿酶含量的变化 见表1,从小可见,NS活动期尿酶排泄达高峰(与其他三组相比,P值均<0.001),当NS缓解时,四种尿酶均逐渐降至正常范围(P>0.2~0.5)。
2.2 AGN各期尿酶的变化 ACN发病初期,NAG、r-GT和a-Glu即开始升高(和正常比较P<0.05~0.001),NAG升高尤为明显,而LDH无明显变化(P>0.5);AGF急期时四种尿酶排泄达峰值;当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而镜下血尿和蛋白尿仍有“+”~“++”时,r-GT和LDH迅速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NAG和a-G1u则下降较慢,直至AGN恢复方降至正常(见表2)。
2.3 AGN急期与NS大量蛋白尿期四种尿酶的比较 见表1,2。NS大量蛋白尿期四种尿酶排泄含量均明显高于AGN急期(P均<0.001),似提示四种尿酶均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而实际上LDH和r-GT在两者间有较多的重叠,而NAG和a-Glu在两者间的重叠较少,从而提示后两种尿酶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尿酶检测对NS激素疗效判定临床观察发现,初发单纯性NS开始激素治疗后,LDH和r-GT迅速下降,NAG和a-Glu也逐渐下降,而激素不敏感病例,四种尿酶均起伏波动,持续不降,即使尿蛋白一过性阴转时也如此。
3 讨论
正常人尿液中尿酶含量极微,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基底膜的结构和静电屏障发生改变。加上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吞饮后产生的“促溶酶体酶释放作用”,使尿酶含量明显升高。本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AGN抑或NS,均是发病极期尿酶含量最高,NS升高最为明显,此结果与Maruhn[2]报告的一组病例类似。随着疾病的恢复或缓解,尿酶含量逐渐下降。本观察提示:LDH不能作为肾小球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但它和r-GT一起可用于早期判断疾病的转归;而N-AG和a-Glu在尿常规正常一段时间后方可降到正常,可作为AGN痊愈的指标。对不同类型NS尿酶变化与激素治疗反应的观察似表明,投用激素后,尿酶随尿蛋白阴转较快降至正常者,多为初发单纯性NS,而尿蛋白一时阴转但尿酶仍起伏波动或持续不降者,多为难治性NS,阴转的尿蛋白多在近期复现。此结果提示NS患者激素治疗开始后,监测尿酶变化有助于判断预后。综上所述,单项尿酶的临床应用价值均有其局限性,建议同时检测多种尿酶。
参考文献
[1] 魏明竟,等主编.肾功能检验进展.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6,209-227.
[2] Maruhn D. Diagnosi of renal disorders:compa rison of urinary onzyme pattcrns wi-th corresponding tissuo pattcrns. Curr Pro-bl Clin Biochem,2001,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152-02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 尿酶检测 临床意义
为探讨尿酶检测对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动态观测了不同肾小球疾病各期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乳酸脱氢酶(LDH)、r-谷氨酰转肽酶(r-GT)和ɑ-葡萄糖苷酶(ɑ-Glu)的变化,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共检测各种肾小球疾病94人次,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AGN)49人次,肾病综合征(NS)45人次,以99例正常儿为对照组。参照魏明竟[1]方法稍加改良后进行检测。尿酶活力用单位/克肌酐(μ/gCr)表示。
2 结果
2.1 NS各期尿酶含量的变化 见表1,从小可见,NS活动期尿酶排泄达高峰(与其他三组相比,P值均<0.001),当NS缓解时,四种尿酶均逐渐降至正常范围(P>0.2~0.5)。
2.2 AGN各期尿酶的变化 ACN发病初期,NAG、r-GT和a-Glu即开始升高(和正常比较P<0.05~0.001),NAG升高尤为明显,而LDH无明显变化(P>0.5);AGF急期时四种尿酶排泄达峰值;当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而镜下血尿和蛋白尿仍有“+”~“++”时,r-GT和LDH迅速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NAG和a-G1u则下降较慢,直至AGN恢复方降至正常(见表2)。
2.3 AGN急期与NS大量蛋白尿期四种尿酶的比较 见表1,2。NS大量蛋白尿期四种尿酶排泄含量均明显高于AGN急期(P均<0.001),似提示四种尿酶均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而实际上LDH和r-GT在两者间有较多的重叠,而NAG和a-Glu在两者间的重叠较少,从而提示后两种尿酶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尿酶检测对NS激素疗效判定临床观察发现,初发单纯性NS开始激素治疗后,LDH和r-GT迅速下降,NAG和a-Glu也逐渐下降,而激素不敏感病例,四种尿酶均起伏波动,持续不降,即使尿蛋白一过性阴转时也如此。
3 讨论
正常人尿液中尿酶含量极微,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基底膜的结构和静电屏障发生改变。加上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吞饮后产生的“促溶酶体酶释放作用”,使尿酶含量明显升高。本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AGN抑或NS,均是发病极期尿酶含量最高,NS升高最为明显,此结果与Maruhn[2]报告的一组病例类似。随着疾病的恢复或缓解,尿酶含量逐渐下降。本观察提示:LDH不能作为肾小球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但它和r-GT一起可用于早期判断疾病的转归;而N-AG和a-Glu在尿常规正常一段时间后方可降到正常,可作为AGN痊愈的指标。对不同类型NS尿酶变化与激素治疗反应的观察似表明,投用激素后,尿酶随尿蛋白阴转较快降至正常者,多为初发单纯性NS,而尿蛋白一时阴转但尿酶仍起伏波动或持续不降者,多为难治性NS,阴转的尿蛋白多在近期复现。此结果提示NS患者激素治疗开始后,监测尿酶变化有助于判断预后。综上所述,单项尿酶的临床应用价值均有其局限性,建议同时检测多种尿酶。
参考文献
[1] 魏明竟,等主编.肾功能检验进展.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6,209-227.
[2] Maruhn D. Diagnosi of renal disorders:compa rison of urinary onzyme pattcrns wi-th corresponding tissuo pattcrns. Curr Pro-bl Clin Biochem,200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