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应该是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人。奔着这一目标,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其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从2009年起,我校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高效课堂实验。经过近三年的探索,我认为要实现语文课堂高效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角色:由“施与者”变为“开发者”
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教师应由居高临下、滔滔不绝的“施与者”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者”。作为“开发者”,教师必须改变“教师中心”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张扬学生的激情和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人”、“主体”、“主角”地位,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性,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的时候,教师就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去思考,虽然这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老师的指点依然是重要的,但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当然,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集体智慧。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由高高在上者变成为学生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育模式,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包括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真正实现。
二、改变教学模式,变“低效课堂”为“高效课堂”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启发、引导、点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学习目标。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引进 “高效课堂”模式。改变课堂流程,整个的课程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自学,独立完成导学案,学生做完之后,老师要收起来查阅,以了解情况;第二阶段,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第三阶段,学生按小组展示学习、探究的成果;第四阶段,教师补充、拓展。在这样的模式下,老师课堂上讲的很少,只是一个组织者、调控者、评价者,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查阅较多的资料,获取更多的信息,汲取的知识也更加完备,因而也拓展了学生 的知识面,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高效课堂”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的把“讲堂”变成了“学堂”。
三、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效的开展课堂学习,我们除了为学生充分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以关爱之外,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上也做了一些尝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更加多样化,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有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有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等方式。评价主体也发生变化,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方法上,建立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屁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新课标的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调控者、激励者、评价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到知识,在与他人的合作探究中学习成长,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一、转变教师角色:由“施与者”变为“开发者”
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教师应由居高临下、滔滔不绝的“施与者”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者”。作为“开发者”,教师必须改变“教师中心”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张扬学生的激情和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人”、“主体”、“主角”地位,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性,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的时候,教师就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去思考,虽然这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老师的指点依然是重要的,但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当然,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集体智慧。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由高高在上者变成为学生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育模式,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包括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真正实现。
二、改变教学模式,变“低效课堂”为“高效课堂”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启发、引导、点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学习目标。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引进 “高效课堂”模式。改变课堂流程,整个的课程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自学,独立完成导学案,学生做完之后,老师要收起来查阅,以了解情况;第二阶段,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第三阶段,学生按小组展示学习、探究的成果;第四阶段,教师补充、拓展。在这样的模式下,老师课堂上讲的很少,只是一个组织者、调控者、评价者,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查阅较多的资料,获取更多的信息,汲取的知识也更加完备,因而也拓展了学生 的知识面,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高效课堂”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的把“讲堂”变成了“学堂”。
三、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效的开展课堂学习,我们除了为学生充分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以关爱之外,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上也做了一些尝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更加多样化,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有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有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等方式。评价主体也发生变化,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方法上,建立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屁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新课标的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调控者、激励者、评价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到知识,在与他人的合作探究中学习成长,全面提高个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