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与总结
  
  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十多年来,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曾经历过“宣传普及”、“建立试点”、“扩大研究”、“全面实施”等阶段。概括起来分析,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主要有三个特点:
  1.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是从点到面,由浅入深,把实践经验提炼为理论,然后指导实践的过程。早在1985年,上海就有个别中学尝试开展心理辅导,到九十年代中期,心理健康教育已在闸北、虹口、杨浦等七个区发展成为区域性推进的工作项目。现在,整个上海已有三分之一的中小学开始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且基本做到人员、场地和活动时间三落实。在此发展过程中,抓好典型、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实践也是一个重要特点。
  2.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借助群众团体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发展。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和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这两个团体,先后在全市建立40所实验校,并且借助于国内外的学术力量,在开展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推广、培训、编写教材与活动手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上海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上海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也对这两个协会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上海市教委德育处紧紧抓住心理健康教育最关键的师资培训工作,依靠两个协会,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组织一系列培训班、报告会、研讨会和专题讲座活动,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在上海的教育系统得到普及。另外,上海的妇联、社区组织、卫生医务界和新闻出版界等部门也越来越关注社会的心理卫生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配合教育系统,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并开展面向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上海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来加以学习和把握。不少领导自己阅读专业书籍,参加专题培训班,以尽快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技能。除此之外,他们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能够从提高民族素质,推进教育整体改革与发展,加强和改善学校思政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从而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上海三分之一的区县教育局都曾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过文件,做出了部署。黄浦区教育局最近拨款50万,装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领导,努力把上海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变为行动计划。
  根据部领导的意见,我们将组织上海教育系统各级领导认真学习,进一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将帮助与督促各区县教育局召开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工作会议,制定好本单位的发展规划,以落实上海市的整体规划。
  《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要求上海各区县教育局1999年有20%的学校,2000年增加到35%的学校,2001年增加到60%的学校,要达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已被列入普教系统教育督导的评估指标之中。
  上海市教委明确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条工作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这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与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
  第二条途径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我们根据上海以及国内已有的经验,在参考了多个国家心理卫生教育的内容之后,制定了普教《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大纲》要求学校充分运用德育课和德育活动的时间,采取选修课或开讲座的方式来保证教育要求。第三条途径是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
  
  2.认真抓好师资建设。
  目前上海在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中,仅有11.3%是师范院校心理系、教育系专业毕业的,另外有72%的教师仅受过市或区县级的短期培训,而且这些教师也大致分布在50%左右的学校里。有些学校,尤其在郊县,几乎还是空白。所以要在上海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师资培训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上海市教委于1999学年起,由师资处负责开始实施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上岗培训工作,培训时间为一年。培训结束经考核达到要求,由上海市教委颁发“资格证书”,并确立心理辅导教师专项职称评聘系列。为提高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业务素养,上海市教委还广开渠道,加强境内外的学术交流。
  抓师资培训,还包含着要抓好另一个层面的工作,即抓好全体教师的普及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理论与方法,注意在各自的工作中自觉体现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注意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上海市教委已作出部署,在所有教师的业务进修学时内,要排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此外,上海市教委还组织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集中专家的力量,除了直接为学生做辅导之外,还可以给教师和家长做一些专题讲座与培训。
  
  3.编写好中小学心理健康自助手册。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这个课不是传统的知识课,主要目的不是要学生记住心理健康的知识与道理,而是要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自身去感悟到一些道理,去解决一些具体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应该看到,这对授课者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所以,上海市教委决定组建班子,在广泛借鉴国内外类似读物的基础上,着手编写上海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三本“手册”,同时编写教材和教师参考用书,并精心制作好每一教学内容的示范录像,于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以保证全市全面铺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质量。
  
  4.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检查评估工作。
  上海市教委颁发文件,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的内容主要有七个方面:①机构和队伍建设;②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③开设活动课;④日常心理咨询与辅导;⑤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奖金投入;⑥科研工作;⑦实际效果。这些评估内容要列入上海市中小学教育总体评估指标体系。自1999年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每三年举行一次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和单位经验总结与表彰活动,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提 要 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令全世界瞩目,也使教育整体化的格局应运而生。十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对社会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的多样化,面对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一直在探求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素质教育领域的不断扩展,随着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深刻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做人教育的基地,它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北京市教委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
期刊
心理活动课和思想品德课都是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和改进“两课”的教学工作,切实把“两课”渗透到各个学科,实现“两课”的双向结合,应该作为当前学校素质教育及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心理活动课与思想品德课之间的关系    心理活动课与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又存在着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密切联系,有着许多的“共同语言”。首
期刊
【摘 要】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要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依托博物馆资源,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在研学课程实施中,要遴选博物馆资源,要编写研学任务单;要增强体验,多方式开展课程实施;要激发兴趣,让活动内容合理延伸。  【关键词】研学课程;博物馆;红色资源;任务单;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10-0
期刊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是针对个别学生中出现的心理不适应、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而提供的一种心理援助和咨询帮助。它旨在帮助学生个人成长,却不主张对学生加以指导;它的目的是要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却不主张乱开“药方”、滥施“治疗”;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沟通交流,却不主张“好为人师”、“诲人不倦”;它需要辅导教师具有同感和同理心,却不主张纠缠细节问题、同情安慰;它要引导当事人走出心理困境
期刊
[编者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自创刊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并收到了许多稿件,为此,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些优秀的文章在这个栏目中陆续进行刊登。在这一期里,我们摘编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丛》一书中两篇文章的精华部分与您共享,同时,欢迎新老读者在新的一年里踊跃投稿。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辅导法。即通过谈心、咨询、讲座、测验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
期刊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伴着新千年的钟声,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主办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诞生了!  21世纪,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世纪。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剧,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进程,随着高科技体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竞争和挑战,中国人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自尊、自信、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品质,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大胆创新的精神
期刊
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  北京市是教育部基教司确立的全国八个实验基地的重点实验点,教委德育处便成为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龙头”。董柏林
期刊
早在80年代末,成都市一批观念先进、思维敏锐的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进入90年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成都市心理素质教育也得到较大的发展。目前,一个以科研为先导,人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善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正在形成。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可以从这样几个方
期刊
去年8月1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把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后教育部基教司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并委托北京市教委等五个单位和北师大等三所高校正式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全面研究和实验工作。为此,记者走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王建国,请他就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问:在中小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何在?  答:良好的
期刊
21世纪是充分关注人、尊重人和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的时代,以人的心理发展与自我完善为指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是发展性教育,也是幸福教育,它已经成为现行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究竟如何开展,尤其是许多一线教师极为关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类问题是困扰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之一,亟待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运作的方式丰富多彩,本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