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也易“伤心”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595091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是摆脱心血管疾病、保持心脏‘年轻’的有效途径,但前提是敲对‘健康节拍’。”对此,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沈清来主任医师介绍说,“唱歪”的习惯有很多,例如长时间泡脚、午睡姿势不良、大口喝水、运动过度等,都容易让心脏“受伤”。
  晨练不是越早越好
  “很多患者认为早晨锻炼越早越好,其实这是误区。”专家指出,每天保证运动半小时以上,可以预防高血压、冠心病。但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适度的运动量,例如冬季不要太早出门锻炼,避开多雾的早晨。运动量不要太大,每天散步慢跑30分钟左右为宜,一定要注意保暖,并随身携带药物。
  心脑血管病患午睡易发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午睡有利于健康。但午睡并非对每个人都有益,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一次午睡就可能会多一次发病的可能性。午睡要因人而异,时间不宜过长,以30~60分钟为宜,切忌在午餐后立刻躺下。午睡时,宜采取头高脚低侧卧睡姿,以减轻对心脏的压力,减少回心血量,防止打鼾。切勿坐着或伏案打盹,以免引起脑部缺血。起床后,避免直接起身活动,先在心前区和胸部做几分钟自我按摩,防止眩晕。
  心脏不好不要长时间泡脚
  热水泡脚好处多,可以使体温升高,促进末梢血管的血流顺畅,并减轻心脏的负担。但是,泡脚时应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保持泡脚水的温度略高于人体体温即可,不要超过38℃~40℃。泡脚时间要视年龄而定,对老年人而言,一般泡20~30分钟为宜。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
  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
  适量饮水,对于每个人都是必要的。但心血管患者,过量喝水会稀释血液,使血量大大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心脏不得不加大输送血液的力度和速度。于是,患者出现胸闷不适,多余的水分还会从血管渗透到身体各部分,使人出现浮肿,甚至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因此专家建议,心脏不好的患者,喝水要少量多次,千万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董斌摘自《家庭科学·新健康》2014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每年9月,都会有一批幼儿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他们的幼儿园生活。踏进幼儿园后,这些幼儿会发现园内的生活与家里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干”。于是,幼儿出现了各种不适应。为此,我们学校开展了“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和管理”的教研活动,从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入手,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效果十分显著。下面笔者就从幼儿的进餐管理说起,谈谈自己对幼儿生活能力培养的体会。  一、家訪先行,了解幼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