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教材注重培养学生交际通过英语的能力,并结合实际编写了各种开展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话材料,通过语言意识的交际活动,把语法教学融于技能训练之中。针对这一特点,我校外语教学通过“问答”技能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外语教学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思想上的若干共识
1.抓好“问答训练”是加强外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基本方法
随着新教材的普遍使用,我校教师仔细考察研究了实际教学过程,一致认识到抓好师生课堂上的问答是上课成功的关键之一,是使学生牢固掌握并运用基础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一个个外语单词、词组及句型,只有经过反复见面,反复使用,才能获得巩固,进而理解掌握。大量的外语基础知识依附在师生的问答这一形式上,可以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实际。
2.抓好“问答”是培养学生外语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经过教学提炼的发问声音,促使学生对语言进行辨别、比较和判断。常常接受这一训练,学生的听觉灵敏了,听力也随之提高了。
经过精心设计的师生问答,可以及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毛病,可以促使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感受情境,提高外语语言能力。
3.抓好“问答”是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语言情操的重要手段
教学理论告诉我们,你问我答是一种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感受器官的共同参与,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协调的活动。教学实践表明,具有较高训练标准的问答活动是一种密集型智力活动。另外,英语语言是一种很美的语言,通过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答的形式,能够促使学生感受和品味,能够陶冶学生的语言情操,进而演变为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动力。
二、实践上的若干做法
1.要认真备课
问答目的、问答内容、问答方法、问答对象的选择及问答过程的组织等等,都要周密考虑。另外,针对性强与时间紧凑是“问答”教学成功的二个重要标准。
2.要正确选择“问答”的时机
“问答”的时机一般有三种:课首、课中、课末。课首是一个好时机,因为它能有效地牵制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营造出“紧张”的教学气氛。课首“问答”内容有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作用。课中“问答”需要教师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课末也是一个好时机。因为它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听课后的精神疲乏,促使学生持续兴奋,充实45分钟的边角时间。课末“回答”内容具有巩固授课内容的作用,有捉漏补缺、强化要点的作用。对此,我校外语教师常常采用随机抽条的“问答”形式。
3.要在“内化”上下功夫
“内化”就是学生将要学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具体“内化”措施之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教师认定的答案稍加变动表达出来。 “内化”措施之二,将英语“问答”教学形式纳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整体工程之中,引导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4.要面向全體学生
“问答”总的原则是面要广,要尽可能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面对两类学生。一类是表达有极好天赋、善于表达的学生。对这类学生老师应给予特别关注,促使其迅速成长,大力培养他们的特长。另一类是不善于表达的性格内向的学生,这类学生老师应给予精心照顾。总之,要给全体学生送温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教师要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锻炼
要使学生喜爱并投入与教师的“问答”,就需要教师自身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过硬。外语教师应该有一口地道的外语,教师的基本功训练要从严、从紧,教师要从旧的教学框架中跳出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适应新的教材教法。
一、思想上的若干共识
1.抓好“问答训练”是加强外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基本方法
随着新教材的普遍使用,我校教师仔细考察研究了实际教学过程,一致认识到抓好师生课堂上的问答是上课成功的关键之一,是使学生牢固掌握并运用基础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一个个外语单词、词组及句型,只有经过反复见面,反复使用,才能获得巩固,进而理解掌握。大量的外语基础知识依附在师生的问答这一形式上,可以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实际。
2.抓好“问答”是培养学生外语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经过教学提炼的发问声音,促使学生对语言进行辨别、比较和判断。常常接受这一训练,学生的听觉灵敏了,听力也随之提高了。
经过精心设计的师生问答,可以及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毛病,可以促使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感受情境,提高外语语言能力。
3.抓好“问答”是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语言情操的重要手段
教学理论告诉我们,你问我答是一种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感受器官的共同参与,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协调的活动。教学实践表明,具有较高训练标准的问答活动是一种密集型智力活动。另外,英语语言是一种很美的语言,通过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答的形式,能够促使学生感受和品味,能够陶冶学生的语言情操,进而演变为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动力。
二、实践上的若干做法
1.要认真备课
问答目的、问答内容、问答方法、问答对象的选择及问答过程的组织等等,都要周密考虑。另外,针对性强与时间紧凑是“问答”教学成功的二个重要标准。
2.要正确选择“问答”的时机
“问答”的时机一般有三种:课首、课中、课末。课首是一个好时机,因为它能有效地牵制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营造出“紧张”的教学气氛。课首“问答”内容有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作用。课中“问答”需要教师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课末也是一个好时机。因为它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听课后的精神疲乏,促使学生持续兴奋,充实45分钟的边角时间。课末“回答”内容具有巩固授课内容的作用,有捉漏补缺、强化要点的作用。对此,我校外语教师常常采用随机抽条的“问答”形式。
3.要在“内化”上下功夫
“内化”就是学生将要学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具体“内化”措施之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教师认定的答案稍加变动表达出来。 “内化”措施之二,将英语“问答”教学形式纳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整体工程之中,引导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4.要面向全體学生
“问答”总的原则是面要广,要尽可能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面对两类学生。一类是表达有极好天赋、善于表达的学生。对这类学生老师应给予特别关注,促使其迅速成长,大力培养他们的特长。另一类是不善于表达的性格内向的学生,这类学生老师应给予精心照顾。总之,要给全体学生送温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教师要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锻炼
要使学生喜爱并投入与教师的“问答”,就需要教师自身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过硬。外语教师应该有一口地道的外语,教师的基本功训练要从严、从紧,教师要从旧的教学框架中跳出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适应新的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