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辅导教育在中级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心理辅导是营造和谐愉悦班级氛围、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提升学生品德建设等重要的辅助手段。
  本文通过心理辅导教育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就其重要意义展开了讨论,旨在通过有益的讨论,推动班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心理辅导教育 班级管理 应用实践
  前言
  心理辅导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班级管理水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特别是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校学生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直接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改变传统的生硬说教方法,引入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一、影响班级管理工作良好开展的一些表现
  (1)学习欲望不强,直接影响班级教学。
  由于是职业学校,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相对要弱一些,加之自己认为在学校就是为了混个文凭,自己不能正确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加之在职业学校这种现象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就更加导致了这些学生学习欲望不强,课上课下经常出现影响班级教师教学的现象。
  (2)自我约束性差,纪律性不强,不服从班级管理。
  大部分学生都处于青春期,比较自我,在面对学校和班级的相关管理规定时经常会出现逆反的心理,不但不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相关规定甚至会故意抵触,主要表现为纪律性差,不服从老师管理,上课迟到旷课逃学等,严重影响了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
  (3)部分学生性格暴躁,容易冲动,影响班级和谐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加之受网络、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而矛盾的解决方法不是通过报告学校和老师,常常是学生私下用暴力打架斗殴的方式来解决,不仅容易造成人身伤害,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自己的升学就业,导致个人前途蒙上阴影,同时这些现象的存在也影响了学校和班级形象,不利于班级和谐。
  (4)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存在社交恐慌
  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存在不同程度社交恐慌心理障碍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对社会交往行为有一种强烈的恐惧心理。这除了与自身性格有关外,还跟当前网络时代的大背景有关系,他们常常会找借口回避,即使是与家人、老师及交往不密切的学生在一起,往往也会感到不自在。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人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之心,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局促、尴尬的异常反应,这些虽然在在日常学习中他们不影响课内外秩序,不妨碍正常教学和各项活动,但如果任由这些不良情绪的发展,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也直接影响着班级的整体素质和面貌。
  二、心理教辅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借助心理教辅,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以往的班级管理中,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行政命令或者教师的管理来实现的,这些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压力,引起学生们的反感,不利于班级管理。众所周知,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是人心的管理,其关键在于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在实际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隔阂,其原因就是教师不善于倾听和关注学生。而耐心认真的倾听比任何语言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班主任要通过倾听,对其加以肯定、表扬。当学生遇到烦恼、挫折时,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苦恼及想法,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挫折的自信心。当学生之间有了矛盾和冲突时,教师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然后综合评判是非,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借助于心理辅导教育,将学校、教师、学生放到同一个维度上,可以实现自由、民主、平等、无偏颇隔阂的交流,让学生一方面成为班级管理的接受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成为学校和教师工作的评价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充分构建平等和谐的校园环境与师生关系,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2)借助心理教辅,引导学生树立纪律意识
  要想班级管理上水平,重要的是学生要遵守纪律。以往的班级管理中,让学生遵守纪律的方式就是命令式的,这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这并不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初衷,尤其是现代的学生都是“00”后的新一代,思想更加开放活泛,容易出现偏激思想和逆反行为,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意识就要注意方式方法,过去强硬的命令式的方法已经完全不适应当下形势,而心理教辅手段的应用则是引导学生自主树立纪律意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心理辅导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学校的纪律规定,服从老师的教学管理,学生们有了良好的纪律性,那么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就水到渠成了。
  (3)借助心理教辅,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要想班级管理上水平,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意识,班级管理的好坏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借助于心理教育辅导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改善情绪、减少阻抗、探索自我、增强自尊、提高自信,充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相互接纳与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学生有了上进心,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班级荣誉感激发着自己要为班级的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4)借助心理辅导教学,创建班级良好软环境,促进班级管理上水平
  借助于心理辅导教学,创建良好的班级软环境,如良好的班级风气、人际关系等。所谓“润物细无声”,学生们在良好的班级风气、和谐的班级氛围中人际关系中更容易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也容易发展健康的心理,这些都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园中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整体,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校、学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借助于心理辅导教育手段,恰当运用心理教育去教育、引导学生,既减少了说教性和强制性,又可以增强其科学性、可信度和说服力,学生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大大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蕊颖.心理辅导视阈下的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4,11(2):103-104.
  [2]孙建莉.班级管理的良好策略——心理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15,13(10):118-11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将从探究蘩漪和陈白露的共性为切入点,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艺术特征。在曹禺的笔下,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矛盾冲突激烈,所蕴含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人物形象的悲剧美学让我们在欣赏悲时,也感受到这种飞蛾扑火式的追求光明直至毁灭的崇高与壮美。  【关键词】艺术特征 矛盾 毁灭 悲剧  曹禺早期写的几部小说描写的女性形象都是反映旧社会的黑暗和对女性的压抑扭曲,对蘩漪和陈白露作分析地学术论文及期刊等有从
期刊
学位
【摘要】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在于其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道德观的基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农村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程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有所缺失。本文从农村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农村教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程提供几种策略,以期帮助农村学生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农村教师 思想品德课 农村学生 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是学生德
期刊
【摘要】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前提,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所以,在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方面,要做到:一是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积累作文材料。语文课本都是精心选择的,不乏名家之作。在阅读教学中,借助范文,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表达技巧,在课内阅读中这样做,效果很明显。而课外阅读的材料多是古今中外的语言大师的作品,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注意语言的学习,留心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生活、文化知识、名家名言,发展创造性
期刊
音乐表演,重点包括乐器表演与声乐表演,简单的说也就是器乐的弹奏与歌唱。很多人就表演方面会产生一些误差,认为只要具备良好的器乐操作能力,具备一副好嗓门,就可以诠释音乐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比先天条件更重要的,是经过后天培养而形成的心理素质。何谓心理素质?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沉淀,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一个人做
期刊
【摘要】只有让青少年有了“中国梦”信念,才能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的发展。思想品德课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就要紧扣共筑“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立足教材,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情感交流,发挥教育功能独具匠心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自强不息,不懈努力。  【关键词】中国梦 思想品德课 中学生 策略  作为思想
期刊
1 水的生理功能  提供细胞生存的水环境。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是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水提供机体各组织、器官和每个细胞生活的环境。 没有水,一切代谢活动都无法进行。水是一切营养物质,氧气和代谢废物的载体,体内如果没有充足的水分,营养物质就不能充分溶解于水中,无法有效的进入人体的各个细胞内,从而就不能被人体充分利用,同时代谢废物和毒素就不能被及时排除体外。  调节体温。⑴水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着重对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共性分析,简单的介绍了美声的唱法,似的美声唱法合理运用。提出了美声表演中民族唱法的有效借鉴途径,以便促进二者的融合,使得我国的声乐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美声表演 民族唱法 借鉴途径  声乐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需要不断传承和发扬,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各自优势与特色,才能将民族唱法中深情并茂、意境韵味的歌唱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