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的自主阅读是新课改重要的一部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就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授之以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其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上,授课老师用“四步阅读法”让学生阅读“当前广州交通安全情况”的文字阅读材料,分析当前广州的交通现状。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到:能否把综合实践课的“四步阅读法”用到高年级语文课上以开展研学后教活动,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
于是,我对“四步阅读法”作了细致的研究。四步阅读法的内容包括:(1) 明确阅读任务;(2) 提取相关信息;(3) 归纳整理信息;(4) 规范完整回答。
“四步阅读法”实施的关键是设计好研学问题,而研学问题的生成又离不开课文,所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来生成研学问题是关键中的关键。
于是,我选取了五年级的《草船借箭》来开展阅读教学研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设计中,第一步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由关键词生成研学问题;第二步让学生围绕研学问题再自主读课文,画出有关内容;第三步让学生小组合作研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小组商讨、整合问题答案;第四步小组安排代表规范完整回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后教。
为了验证我的設想,得到更多更真实、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邀请同科组的语文老师来听课,开展研讨活动。当天,我满怀信心地给学生上了《草船借箭》这一课。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投入,初读课文后一下子就找出了关键词“神机妙算”,学生喜形于色,于是,我便顺势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生成研学问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然后让学生围绕研学问题在小组内展开研学,具体的研学任务包括以下四个。
(1)明确阅读任务: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2)提取相关信息:默读课文,用“ ”画出有关句子。
(3)小组归纳、整理信息:小组在一起交流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4)安排组员规范完整回答。
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围绕研学问题迅速、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纷纷争着汇报学习成果。学生的汇报非常精彩,有一些回答妙得超出我的预料,课堂学习气氛活跃、积极。从学生的回答中,透露出他们对文章的主旨的准确把握,了解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于知天文、晓地理、懂人心,对于文中人物个性形象理解深刻,教师再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让学生理解透彻,达到预设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评课中,老师们对这样的阅读教学的设计给予了一致好评:研学问题设计巧妙、统领全文,小组研讨环节清晰,易于操作,研讨活动真实、有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使后教适时有度,达到教学目标。
当时担任科组长的我把这种阅读方法在科组中推广研讨,希望能积累更多真实、有价值的经验。继而在集体备课中我也以六年级的《一夜的工作》为例,指导科组教师备课、设计研学问题、讲课等。刚好,区教研室领导到校来调研(当时本人的工作单位是二师附小),听了我科组集体备课后由一位六年级老师上的《一夜的工作》,对“四步阅读法”的灵活运用取得的显著教学效果,对我科组扎实开展研学后教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经历提高了我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增添了信心。
在研学后教的课改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课改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课改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火花的碰撞,成为不由自主地从心灵深处流淌出的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上,授课老师用“四步阅读法”让学生阅读“当前广州交通安全情况”的文字阅读材料,分析当前广州的交通现状。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到:能否把综合实践课的“四步阅读法”用到高年级语文课上以开展研学后教活动,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
于是,我对“四步阅读法”作了细致的研究。四步阅读法的内容包括:(1) 明确阅读任务;(2) 提取相关信息;(3) 归纳整理信息;(4) 规范完整回答。
“四步阅读法”实施的关键是设计好研学问题,而研学问题的生成又离不开课文,所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来生成研学问题是关键中的关键。
于是,我选取了五年级的《草船借箭》来开展阅读教学研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设计中,第一步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由关键词生成研学问题;第二步让学生围绕研学问题再自主读课文,画出有关内容;第三步让学生小组合作研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小组商讨、整合问题答案;第四步小组安排代表规范完整回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后教。
为了验证我的設想,得到更多更真实、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邀请同科组的语文老师来听课,开展研讨活动。当天,我满怀信心地给学生上了《草船借箭》这一课。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投入,初读课文后一下子就找出了关键词“神机妙算”,学生喜形于色,于是,我便顺势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生成研学问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然后让学生围绕研学问题在小组内展开研学,具体的研学任务包括以下四个。
(1)明确阅读任务: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2)提取相关信息:默读课文,用“ ”画出有关句子。
(3)小组归纳、整理信息:小组在一起交流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4)安排组员规范完整回答。
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围绕研学问题迅速、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纷纷争着汇报学习成果。学生的汇报非常精彩,有一些回答妙得超出我的预料,课堂学习气氛活跃、积极。从学生的回答中,透露出他们对文章的主旨的准确把握,了解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于知天文、晓地理、懂人心,对于文中人物个性形象理解深刻,教师再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让学生理解透彻,达到预设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评课中,老师们对这样的阅读教学的设计给予了一致好评:研学问题设计巧妙、统领全文,小组研讨环节清晰,易于操作,研讨活动真实、有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使后教适时有度,达到教学目标。
当时担任科组长的我把这种阅读方法在科组中推广研讨,希望能积累更多真实、有价值的经验。继而在集体备课中我也以六年级的《一夜的工作》为例,指导科组教师备课、设计研学问题、讲课等。刚好,区教研室领导到校来调研(当时本人的工作单位是二师附小),听了我科组集体备课后由一位六年级老师上的《一夜的工作》,对“四步阅读法”的灵活运用取得的显著教学效果,对我科组扎实开展研学后教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经历提高了我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增添了信心。
在研学后教的课改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课改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课改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火花的碰撞,成为不由自主地从心灵深处流淌出的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