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语文知识,贵在潜移默化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语文,必定要学语文知识。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有利于更好地识字、写字,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提高阅读、表达的能力,从而使语文学习更为丰富,更为扎实。语文知识如何教?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淮安市实验小学凌星华、李竞等一批老师,围绕语文知识的教学问题展开研究,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笔者曾观摩过凌星华老师执教的《三亚落日》和李竞老师执教的《美丽的丹顶鹤》。他们因文而异,在潜移默化中,实施了语文知识的教学。
  依据课文实际,李竞老师抓住“鲜红鲜红”一词,在引导学生体验丹顶鹤外形美的基础上,引出“通红通红”“碧蓝碧蓝”“雪白雪白”等ABAB式的词语,体会这类词语内部叠加之后程度加深的表达效果。理解“无忧无虑”,从分析“忧”“虑”的字形入手,渗透了汉字“形声”“会意”的六书知识,展现了汉字的表意功能。在感受丹顶鹤形态美的过程中,李老师引导学生从腿、脖子、嘴巴这几方面观察丹顶鹤,描述丹顶鹤。虽然没有直接讲述观察顺序,但由下往上,渐次展开的观察、表述顺序,得到了悄然无痕的训练。《三亚落日》色彩斑斓,意象万千,雄伟壮阔,表达语言形象生动,清新活泼,诗意盎然。凌星华老师对教材的驾驭别具一格。他紧紧扣住表现日落过程中色彩、形态变化的动词,如“歪”“悬”“挨”“入”,象其形,察其意,悟其情。整节课,通过动词的品读,让学生既分享了作者眼中三亚落日的壮美景象和无限风光,又领略了作者驾驭动词表情达意的高超语言艺术。在对文中动词品读之后,凌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以一个小片段的描述,介绍一个曾经让自己流连忘返之景象。其间,鼓励学生向《三亚落日》的作者学习,尝试着发挥动词表意和传情作用。接着,凌老师又结合《三亚落日》的意境和学生的品读体验,让学生在“景情相( )难分舍,诗意袅袅( )心田”中的括号内试填动词,在尝试、筛选和辨别中学习锤炼语言的功夫。这样,读写结合,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使关于动词的教学落到实处。
  两位老师对语文知识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给人启发:
  一、语文知识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理解和表达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知识的教学,其目的不是要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系统的记忆,而是要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内容的理解,在语文知识的日积月累中,从“量”的积聚期待“质”的飞跃,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乃至汉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就语文知识的教学而言,李老师和凌老师依循课文呈现的语文知识的实际,按照“弱水三千,取一瓢饮”的思路,确定知识点,并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体验丹顶鹤美丽、高雅和三亚落日的生动、壮美。
  二、语文知识的选择,要依据文本和学生的实际
  如果从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打量,一篇文章所呈现的语文知识是比较丰富的。哪些可以成为教学内容,是需要一双慧眼加以选择的。选择的依据:一是语文知识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二是学生能够接受、理解,也就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等方面看,选择的语文知识要贴近“最近发展区”,要“跳一跳,够得着”。从课堂上师生双向交流的畅通和学生的情感状态看,两位老师选择的语文知识点符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并且通过教学促进了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理解、运用向更高层面的递升和跃动。
  三、语文知识的教学必须随文进行,不着痕迹
  面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不同于大学生学汉语。如果脱离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以林林总总的例字、例词、例句、例段来条分缕析,讲解语文知识,小学生难免枯燥。因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易于接受具体的东西,不善于抽象,最忌讳说教。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是要积累关于语文知识的大量的感性案例,为将来的学习奠基,而非靠类推、归纳而涉及关于语文知识的“理性”。因而,教小学生学语文知识,最好是在学生有一定的语汇积累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两位老师的教学,紧紧依赖文本,充分发挥课文情与趣的“场”效应,将语文知识的教学蕴含在对课文的阅读体验之中,使语文知识鲜活起来,与鹤之灵动、落日之壮美息息相关,相得益彰,而非无本之木,沦为枯燥的理性知识说教。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靖边县史称“夏州”、“朔方”,地处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全县土地面积5088平方公里,约32.86万人。
丈夫是汉民,妻子是藏民,在赛马场这个玉树州最大的灾民安置点,他们有了一个临时落脚的“家”。虽然丈夫因户口问题无法得到灾后救助,但他们已经得到的一切,依然让他们心存感激。他们在帐篷里挂上了一面五星红旗,表达他们一家对“国家”的谢意。  索南毛文在玉树一家板房宾馆做服务员。早上起床后,她心情不错,因为前一天晚上,她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共1500元,而且老板给她放了一天假。  快到中午时,索南毛文决定
目的通过需求调查,了解急诊服务现状及群众对其需求的对比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1个县,问卷调查2200名村民和200名村医,做横断面调查。结果选择老年性疾病和急性疾病为首要问题的
一、构建“阶梯式”习作教学内容  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掌握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及教学内容,尤其要准确把握各类文体在各学段教学内容的分布情况,根据学情及教学实际,形成一个“阶梯式”的教学内容结构。在此,笔者以苏教版教材习作练习中的写人文章为例。  不难看出,苏教版小学习作教材中的写人类的习作随着年级的增高,呈现出拾级而上的教学内容和梯度要求。建构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是用人单位的责任.是卫生部门的义务.是提高职业人群职业病危害自我防范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避免或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措施。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
【关键词】成语教学;生活经验;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1-0064-01  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说:“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必须学习的常用语汇。”苏教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练习中都以“读读背背”或“诵读和积累”的形式精心编写了系列成语,如何让这些成语有情有趣地进入学生的认识世界,从而使他们感受成语的魅力、学会运用成语?笔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