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免疫学进展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iser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病理特点为:肝内小叶间胆管和中隔胆管的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伴门管区淋巴单核细胞浸润、肉芽肿形成和小胆管增生,随病情进展出现小胆管坏死消失、门管区周围肝细胞炎症坏死、胆汁淤积及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PBC在世界各地分布差异大,尤以北欧及英国北部发病率最高,非洲最低,在我国尚无统计资料。PBC男女发病比率约为1∶10。目前认为它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线粒体抗体(AMA)为其特征性免疫学标志。在此将重点讨论与PBC有关的免疫发病机制,免疫诊断和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用临床常用的 4种梅毒筛查和确认试验 ,比较各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方法 ]用 RPR、 TRUST和 TPHA、 TPPA分别进行梅毒血清及梅毒质控样品的筛查和确认试验 ,应用
20世纪30年代以来,抗战形势日益恶化,国土沦丧,民生凋零。国内大批高校研究机构纷纷开始南渡与西迁。这些内迁的学术机构与研究人员,纷纷投身于文化抗战与民族救亡运动。笔者
赵梓童,小名小叶子(两岁半):这是一场雪景中的大海,大海里有鱼,小叶子好害怕,咱们坐船去海里玩儿,船翻了,就掉海里了,大海里有鱼,咱赶紧跑。  在本期栏目中,我们介绍一位能画能写会引导的好爸爸——“小叶子爸爸”赵罡。小叶子的爸爸是笔者在天津美院上大学时的同学,现在是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美玩社的教师。毕业几年,我们陆续为人父为人母,在亲子绘画的道路上不约而同地做着探索。以下是小叶子爸爸与小叶子共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