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的当代意义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舰艇家族的“后起之秀”
  1910年,美国飞行员尤金·埃利驾驶“柯蒂斯”飞机从“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上起飞,完成了首次舰上起飞。几个月后,尤金又在美国海军重型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上完成首次着舰。在那个大舰巨炮的时代,这个尝试可能并不起眼,但恰恰这个不很起眼的“冒险”,对未来的海战产生了重要影响。1914年12月25日,英国袭击德国库克斯港,派出了3艘“水上飞机母舰”,虽然给德军造成的损失很有限,却向人们展示了利用以航空母舰为主的特混编队从空中袭击敌舰的全新海战设想,开创了航空母舰进行空舰战的先河。
  航空母舰在战争中的表现让美、英等国看到了军事变革的曙光,从而开始了“航母第一春”。英国建造的“竞技神”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以航母身份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航母的战争潜力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一战”之后,为了避免新的军备竞赛出现,美、英、日等国签署了限制海军发展的《华盛顿条约》,条约中对战列舰等主力战舰进行了限制,却并不包括航母,这使得航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航母的海上霸主地位并非一日得来。虽然航母在“一战”中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海战的新变化,但那时的航母只是负责侦察和掩护的辅助战舰。1941年12月,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率领6艘主力航空母舰偷袭珍珠港,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大型航母打击群在夺取制空权、对海对陆作战和远程攻击中展现出的巨大威力,让世界各国感到震撼。美国痛定思痛,认识到航母和舰载机才是未来舰队主力和对陆攻击的主要突击兵力。然而,山本五十六开创的航母作战理念并未得到日本海军的普遍认可,保守的日本海军仍然认为战列舰才是海战的主力,仍然要大力发展战列舰。之后的中途岛海战、珊瑚海海战等几场规模空前的“航母大战”,才终于让日本彻底醒悟,却为时已晚,“大日本帝国”和“大舰巨炮”一起,被送进了历史。
  “二战”后,美国“航母编队”驰骋在世界各大洋,航母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不断进化,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先后动用20余艘航空母舰,对越南内陆腹地、港口基地、海上目标进行大规模攻击和海上封锁,仅1965—1968年,航母舰载机就出动20余万次,占对越空袭和轰炸总架次的 50%以上。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以2艘航空母舰“无敌”号和“竞技神”号为核心组成一支特混舰队,航渡19天奔赴13000千米之遥的马岛海域参战,夺控制空权和制海权,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各种精确打击武器不断出现,航母成为海空协同、舰机结合、攻守兼备、机动灵活、坚固难损、高技术密集的海上堡垒。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英、法等国先后向海湾地区派出10个航空母舰编队。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英美联军日均出动战机上千架次,而三分之一是从航母上起飞的,频繁时每个航母一个晚上就要出动战机超过100架次,同时航母编队中各种战舰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也能精确打击重要目标。远程打击手段的出现,航母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叙利亚内战进入第八年,去年俄罗斯派出了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对于扭转叙利亚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航空母舰的生命力有多强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军事专家开始关注这样一个话题:航空母舰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强?在各种先进武器快速涌现与大量应用的今天,它是否还能力拔头筹,继续“驰骋海疆无敌手”?航空母舰会不会像当年的“海上霸主”——战列舰,逐渐走向消亡?
  战列舰之所以消亡是因为其在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打击下难以生存,相比于战列舰的大口径舰炮,航母舰载机的火力投送距离更远,也更为猛烈和精准。战列舰担任的角色都能够由航母完成,而且航母拥有夺取海上制空权、远程攻击、侦察指挥等功能,因此航母取代战列舰只是时间问题。
  “二战”结束后,夺取制空权与制海权、对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和精确打击成为航母编队的主要任务。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航母打击群作战能力更是倍增,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无数战机从航母上起飞,成功突破对方防空体系、精确打击关键目标并夺取制空权。在未来陆、海、空、天、电、网“六维一体”的信息化联合作战中,海战场向多维空间拓展,航母仍然是海上打击力量主要搭载和投送平台,是海上联合打击、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重要力量,在海上联合作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未来军事行动日益多元化,在大规模撤侨、人道主义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方面,航母编队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可以预见,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航母“舰队核心”和“海上霸主”的地位不会动摇。原因很简单,能够替代航母、可以提供海军空中力量的平台和武器系统,或者尚未出现,或者还不成熟。虽然每个武器都有生命周期,但是从航母的功能定位来看,“航空母舰”这一舰种消亡之日,就是海军不再需要空中力量之时。而在21世纪,不需要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海军空中力量不再是海上战争的重要力量,这种情况目前还难以想象。
  根据美国计划,“福特”级航母一共建造10艘,最后一艘预计将于2058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从上一代“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服役周期超过50年的情况来看,这些航母至少在100年内可给世界带去“十万吨级问候”。如果“福特”级航母保养工作能够跟得上,“航母”再“小心驶得百年船”的小目标基本上也可以实现。
  新技术将使航母焕发生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主要大国正加快新技术在航母上运用的步伐。电磁弹射和电磁阻拦是未来航母弹射阻拦系统的发展主流。相较于已经使用了数十年的蒸汽弹射器技术,电磁弹射器具有更多优点。第一,弹射功率线性可调,使用范围更广。电磁弹射器可以根据飞机的重量调节,各种飞机都可以弹射,并且对舰载机结构性损耗更小。第二,减少使用维护人员,降低故障率。蒸汽弹射器两次重大故障平均间隔是405周,而电磁弹射器可以达到1300周,同时操作人员还可以减少30人。第三,弹射效率大幅度提高。蒸汽弹射器能量利用率仅有6%左右,而电磁弹射器可提高约10倍,达到约60%。虽然电磁弹射器优点很多,但系统极其复杂,控制、储能、供电、散热等都是巨大的挑战。以美国“福特”级航母为例,虽然已装备电磁弹射器,但是包括电磁弹射器在内的大量新装备带来的各种问题,使得“福特”级航母服役日期一推再推。
  综合全电力推进技术也是未来舰艇动力技术发展的趋势。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与传统推进方式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比如可简化动力结构布局、提高武器携载量、经济性好等。全电推进系统能耗小,在30年工作寿命期间将比机械推进节省16%以上的燃料费。与机械动力推进相比,全电推进系统在宽频带可降低15—20分贝。操作人员可选择最合适的发动机组合形式,确保发动机以最佳效率工作,避免了发动机的低负载运行。
  随着第五代战机开始服役,世界主要军事大国都在研究隐形飞机上舰问题,最具代表的是美国正在推进F-35“闪电”隐形战机的舰载版。由于隐形战机的技术难度大,研发成本高昂,英国希望直接采购美国的F-35C隐形战机。日本近期也决定改造“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并谋求引进F-35B隐形战机。同样拥有隐形战机的俄罗斯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航母发展计划,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推迟了,但发展舰载版“苏-57”的呼声仍然很高。印度在与俄罗斯共同开发FGFA隐形战机,至于未来是开发舰载版FGFA还是引进美国的F-35C战机,虽未确定,但至少表明印度也希望在未来航母上搭载隐形战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智能化军事革命初露端倪。无人化作战力量与航母的结合,有望使航空母舰焕发新的生机。一旦可搭载定向能武器的无人战斗机、可携载无人机“蜂群”的“空中母机”登上航空母舰,无人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航器加入航母編队,将可能使传统的夺取制海权、制空权及远程攻击的作战样式焕发新的生机,也将对航母的功能定位带来新的变化。
  (摘自4月21日《光明日报》。朱启超为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所所长,兰济民、刚桂虎为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其他文献
真的能与做梦者交流  一群科学家找到了像《盗梦空间》里莱昂纳多扮演的造梦师一样进入他人梦境的方法。  2月18日,来自法国、德国、荷兰和美国的科学家在《细胞》旗下学术期刊《Current Biology》上共同报告称,他们首次实现了与做梦者“实时对话”,让36名志愿者在睡梦中回答问题或做数学运算。  实验中,18%的人给出了正确清晰的答案,17%的人给出了模糊难以理解的答案,3%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饶晓志中国内地导演,电影代表作《你好,疯子!》《无名之辈》。曾获得第9届中国话剧金狮奖最佳导演奖,《无名之辈》获得第10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奖最佳影片。执导的荒诞喜剧电影《人潮汹涌》在2021年2月12日春节档上 映。  Yi:YiMagazine  R:饶晓志01  Yi:《人潮汹涌》在春节档上映,对这个选择你参与意见了吗?有人说如果换个档期它会有更好票房,你怎么看?  R:我参与了意见,这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悦人目者,莫先乎言。文章语言的魅力是对读者的直接吸引力,读者有无兴趣知晓你的文章内容,你的文章有没有生命力,很大程度在于你的语言能不能牢牢拴住读者的心。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缺乏文采的文章是不能流传很远的,可见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  我们喜欢读有文采的作品,犹如喜欢和博学善谈者对话,会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读缺乏文采的文章,就如同面对一个呆板木讷的交谈者
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的最高规格来强调企业家作用,点赞与弘扬“企业家精神”。随后,有新华社撰文“让企业家在复兴伟业中发挥更大作用”,还有各方好评如潮的热烈反响。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
在中美贸易博弈的当下,中国应构建起更均衡贸易格局,避免再次陷入对某个单一国家或地區的过度依赖状态。值此挑战与机遇并存之际,中国也应多吸取日美贸易摩擦的前车之鉴,重新思考对美投资的逻辑和策略,建立起适合自己的长期贸易战略。  日本过去在贸易战中的应对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在摩擦中求共赢,在打压中谋发展,各种约束条件下谋求自己总体利益最大化。这或许会给予今天的中国一些启示。目前,中国投资者也已经开始改变
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曾经说过:“全人类对英雄的崇拜昨天有,今天有,将来也一定有。”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总有许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相伴并激励我们前行,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要属《林海雪原》里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英雄故事。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透过小说设置的原生态战场环境,充分展现了小分队战士们那种坚忍不拔、敢打敢拼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人心生敬仰。一次次地阅读原著,一次次在壮美的林海雪原接受洗礼,英
上海家化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秋生  2021年还未开春,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家化,600315.SH)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秋生交出了上任以来的第一份成绩单。  按照上海家化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4.3%,尤其是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09%。  年报公布的第二日,公司的股价大幅高开,几分钟之后即封死
当地时间4月27日上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板门店跨过军事分界线,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会晤。随后,韩朝双方将进行会谈并签署协议。这是65年以来朝鲜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韩国土地,也是时隔11年之后的第三次朝韩首脑会谈。前两次分别是2000年6月金大中与金正日会谈、2007年10月卢武铉与金正日会谈。舆论普遍认为,朝鲜半岛已经露出“和平的曙光”。  朝韩会谈为朝美会谈做铺垫  金正恩在随后与文在寅的会谈中
病句中有一种歧义病句,这种病句是怎么产生的呢?通过大量例子,我们来做一个总结,以认清其歧义产生的原因而求得彻底掌握这种病句的修改方法。  一、词多义而造成歧义  词是有多义的,这样的词用在句子中,有时就会造成歧义。如:①小李租小张一间房子。(“租”字有两种意思:a.租房给小李;b.向小李租房)②那部手机我丢了。(“丢”字有两种意思:a.遗失;b.扔)③超市已经关门了。(“关门”一词有两种意思:a.
就像一些摄影师会在他人的镜头下感到拘谨,88岁的新华社老记者顾迈男长于采访但并不习惯被采访。“被采访时别紧张”,女儿特地给她发来一条温馨微信,这位做过整整30年采写工作的资深记者看了摊摊手,哈哈一笑。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顾迈男报道了中国科技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她的笔下群星闪耀:陈景润、华罗庚、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邓稼先、王淦昌、钱三强、朱光亚、叶笃正……无数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