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wat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题可以让学生们发挥大脑风暴,强化思维锻炼。小学阶段的应用题题型非常丰富,所涉及的题材也很广泛,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也很紧密。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不足,其次就自主探究模式展开分析并提出教学实践策略,以期抛砖引玉,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应用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是一种通过结合数字和文本在实际问题中设置数学知识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然后对未知量进行求解的数学习题。自主探究模式对于培养小学生对应用题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很大帮助。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构建在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中的自主探究模式。
  一、指引其发现、顿悟、重点尝试
  自主探究源于发现,少年儿童普遍存在好奇心理,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的观察、思索和探究,进而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学生之间合作探索、解决问题,这不仅是一种方式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教育理念和教学质量观的问题,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观。教师需要发掘教材里面不容易发现的问题的根源,给学生营造一种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求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是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而开展的。作为教师来讲,需要主动营造问题的意境,激发学生提出和学习有关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才能够达到。
  二、鼓励参与合作,追求自主探究的研究性
  1.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学过程中,不可以仅仅围绕教科书,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东西。老师要因材施教,依据学生教学学习中的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最大程度的选择一些他们愿意接受的、有学习价值的教学内容来编写应用题。比如找出生活里面的实例,让学生感到“学数学”并非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用到实际。比如,有本参考书应用题这样出题的:一个服装厂原打算制作660套裙子,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每天生产75套,而余下的要在3天之内做好,每天平均要做多少套裙子?这类应用题十分乏味,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很难对此产生兴趣,从而很难学好这样的应用题。我们不妨变换一下出题的方式:例1,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顾客:您好!我们预定的660套裙子,现在生产了多少了?老板:我们已经开始生产了5天了,平均每天可以生产75套。顾客:我们急着用呢,余下的可以在3天之内做好吗?老板:没问题。例2,老师:同学们,根据老板和顾客的谈话你们能得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上述例题。例3,老师:你们会得出答案么?不会的话,我们可以进行分组讨论。这种方法更能够表现出“数学问题贴合生活”和“主动学习,探究开创”,把学习活动融入到社会生活里面,将应用题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内心感受相联系。这种教学方法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可以为学生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奠定基础。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老师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每个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精神层面都不尽相同,他们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跟成人不同。现代教育也更加的注重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个性。正是因为学生的认知层次和习惯各不相同,计算方式也不一样,刚好突出了学生的特殊个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巧妙的运用知识,尝试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老师应该加以赞扬。比如,小红想用100元钱给妈妈买衣服,下面表格里面是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可以用对号表示一种买法,你们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买法,最后会剩下多少钱呢?教师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老师:同学们,小红是一个懂事又孝顺的孩子,想用自己100元的壓岁钱给妈妈买套衣服,该怎么买这套服装呢?你们给她出出主意好吗?很多学生给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并记录下来。老师:同学们都真不错,可以给出这么多的好方法,小红肯定特别开心。不管学生采用哪种方法解决这种问题,老师都应该给予表扬,切勿要求学生用一种方法来解决相同的问题,可以进行小组探讨,让每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听听其他学生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得到不同的发展。
  3.开展兴趣小组,提供主动参与的学习伙伴。课前可以开展学习合作小组,把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学生进行分配,一个小组大概4~6人,每个组内成员的身份和职责各不相同,每个小组需要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组名和标志,营造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良好氛围。应用题比较抽象,某些学生不能理解题意,导致无法解题。所以,老师要注重应用题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题目含义,进而容易得出解题方法。
  4.挑选专题,分工协作,提高主动探究能力。我们需要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对教材进行重难点划分,利用研究性学习,分工协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激发应变思维,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通过不同的方式、角度解决问题可以扩散学生的思维,开辟新的思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利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考方式,创造不同的思维环境,进而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变通性。
  四、设计开放作业,强化自主探究的实践性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有所获得,需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择业选择;开放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进行迁移例题解法,结合生活热点和加强专题实践。这种开放的作业内容,不仅联系了教材,还融合了学生的生活,并且与社会活动相衔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題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同生活实际最为接近的题目,教师应把握好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进而推动自主探究模式的实践。加强学生对于应用题解答的解题步骤训练,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答产生兴趣,养成自主探究与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以夯实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俪丹.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有效策略[J].教法探讨,2011(5).
  [2]姚志敏.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2(19).
  [3]黄晓凤.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反思[J].数理化学习,2012(19).
  [4]陈艳梅.试论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自主探究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3(8).
其他文献
摘 要:习惯是积久养成的行为方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课上专心听讲,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探究,倡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增强学生查漏补缺意识,促使学生重视预习复习,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良
摘 要:近些年,中国教育体系的质量越来越成熟,新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提高,美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学校改革的新课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基于对初中美术的教学,本文针对专项问题,调查提供了初中美术在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进展,并提出措施,并通过对合作学习原理的了解,提出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措施,提升学生提高学习热情的艺术,提高艺术质量
摘 要:新课程指出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应用Chant,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關键词:Chant;小学英语;学习兴趣  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充满活力。不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Chant简单易懂
摘 要:随着小学教育的逐渐发展,小学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变化,其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的效果。但是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有限,这不仅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且对学生的绘画思考能力发展不利,本文从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际出发,重点分析如何更好的在美术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希望能够为我国小学美术
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此重视不够,大量机械重复的数学作业让大部分学生疲于应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还无形之中制约了他们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职高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1.分层原则。分层次作业就是根据知识点的多少、思维的难易程度、知识交叉联系的程度等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基础题,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主要突
期刊
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出发,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这对于提高贫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确保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人才。  一、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认知与动机相冲突  许多中职学校学生在以前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教养方式、学校的教育方法、自我学习思路不当,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树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