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逼上梁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物形象塑造在舞蹈创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一个优秀的作品都非常重要。本文透过作品《逼上梁山》中的动作、表情、感情以及情绪变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阐述中国舞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关键字:人物;形象;塑造
  一、舞蹈创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艺术中人物形象就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關于人物的整体印象。简言之是知觉,即各种感觉的再现。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就是通过舞者对编创者对于作品叙述和动作的变化上的理解以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出来。它结合了人物的性格、形象、情绪表情再配上音乐、舞美来全方位的表现人物。而这些都需要编创者平时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还需要对人物透过书籍、影像资料经过长时间的大量分析和研究进行艺术构造,再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这些需要编创者摆脱文字的束缚,将文字或者其他方式将形容出来的舞蹈人物巧妙地运用到舞蹈当中,能够有主次、有顺序、有结构、有韵律的去表现想要表达的人物感情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内容。
  二、舞蹈《逼上梁山》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1.人物动作表现手法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基础的艺术形态,而用人体动作去表现人物需要以动作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中的动作的加工修饰而形成符合人物形象的舞蹈动作。作品《逼上梁山》动作的延续发展有着很大的对比性。在舞蹈开始,舞者大而有张力的舞蹈动作然后直奔主题,抬头、开手、两手的山傍架等这些动作着重表现林冲在未遇害之前的形态,在这一动作的基础上延续发展,逐而形成了后面的前行、伸手、踩鼓点向台前走来以此来表现人物对于当时上层的尊敬和畏惧,接着舞者后退蹲下、划手控腿等动作的连续出现,与之前开始的动作形成了一个对比使人物塑造更加鲜明,从而表现出编导所要塑造委曲求全的人物性格。舞蹈中运用了对比、变化、模拟等诸多的舞蹈动作表现手法,这些手法的穿插和配合在舞蹈人物形象塑造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人物心理表现手法
  舞蹈创作虽然是以动作作为主体形态,而心理却也是舞蹈中的一个重点,舞者的表演要经历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内外结合的过程,表演者应体会具体人物的心理活动并把握其个性特点,给身体动作以内心依据,塑造有血有肉,丰满的艺术形象。《逼上梁山》这部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有一个较大的变化过程,从开始林冲的蒙冤受屈到后来被发配时的忍耐,再到最后的失望和伤心,这个变化的过程编创者要准确的把握。刚开始是无奈的表情,体现出了林冲对于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和欲求无门的的现实生活,中间由刚才的严肃变成了恐慌,这时舞者心理的变化也随着人物的变化而改变。而后进入舞蹈的高潮阶段,着重表现人物的忍耐心理。最后,表现林冲的的失望和痛恨,在得知妻子遇害以后他选择了再也不会忍耐,同时也是自己的一个爆发,这时舞蹈中的心理完全得到了释放。
  3.人物情感表现手法
  情感在舞蹈人物塑造中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情感的塑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部表情。二是形体表情。在面部中眼睛是关键,许多的情感、神态、思想都是要从眼神中表露出来。在形体表情中则是全身各部位的协调控制、所构成的性格造型和情感动态。舞蹈《逼上梁山》在塑造人物时特别注意表情中透露出情感的色彩。舞蹈开始舞者严肃的表情,是张口惊讶的,而后便是舞者脸上还是坚毅表情,加上他的坚定眼神,表现出舞蹈原型人物林冲对于当时的社会现状的悲愤,再后表现人物的当时极度的无助时是一个很痛苦的表情,最后是一种对现实生活和对统治者无奈的情感。整个舞蹈一直在情感的变化中而发展,由最开始的敬畏到中间的忍耐和无奈再到最后的失望和仇恨,舞蹈用舞蹈的动作和舞者面部表情相结合,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情感变化过程。
  三、人物形象塑造对中国舞作品的影响
  1.对舞蹈编创者的影响
  舞蹈中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任何一个舞蹈的创作都需要编创者也就是编导的思维构造来完成舞蹈形象的雏形。而舞蹈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却和其他形象不同,他需要对原有形象的揣摩和理解,结合生活中的积累并加以模仿和创造,他需要编创者对于编创意念的整理和修饰,对于整个人物形象的把控必须精确到位,同时需要编创者对于原型人物的理解,最后形成完整的舞蹈作品。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对于编导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会激发编导的思维,给编导以灵感。不论是人物正面还是反面都会给编导心灵的触动,让编导产生塑造的欲望,它影响着编导的创作构思。
  2.对舞蹈表演者的影响
  一部好的舞蹈作品不仅需要编导精雕细琢的编创,还需要舞蹈演员淋漓尽致的表现,而舞蹈演员在接触作品的同时也需要去了解舞蹈作品,他需要演员和编导的沟通,并且和编导去做同样的工作。演员不需要去创作,但是需要去体会。舞蹈不是单一的艺术,它需要舞蹈演员从多方面的提升自己,一部作品好的作品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外形塑造,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而是它所折射出的人物形象才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演员自身加强学习其人物形象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生活环境、生平遭遇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说,一部关于人物形象的舞蹈作品,不仅可以提高演员表演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从而提升舞蹈演员的综合素养。
  3.对观众的影响
  舞蹈是一种舞台艺术,而舞台艺术是展现给观众的。每一个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最终都是呈现在舞台上共观众欣赏。一部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给观众视觉冲击和艺术审美,而且还能对观众的思想起到正确的引导。舞蹈中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思想、情感等都可以影响观众,让他们感同身受。同时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可以让观众更加的去了解历史、文化、习俗等,从舞蹈中去了解人物、从人物中去了解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观众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舞蹈不仅是艺术的体验,还具有一种间接性的体会。从间接性的体会从而达到一个艺术的高层次构造,这便是舞蹈人物形象对观众的作用。
  四、结语
  从作品《逼上梁山》中我们不难发现,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需要编导在动作编创方面的模拟、形象,还需要考虑心理上的起伏变化、更需要表达淋漓尽致的情感,从而给观众以真实的再现和心灵的感触。本文通过对舞蹈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并对舞蹈中的动作、心理、感情变化的分析,阐述了舞蹈创作时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并分析舞蹈人物的塑造对舞蹈创编者、表演者及观众的作品与意义。简言之,在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既需要创编者对生活的观察、积累与体验,又需要表演者良好表演能力和对人物的全方面了解,更需要观众深厚的文化积淀。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表演心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2月
  [2]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6月
  作者简介:
  李长昊(1986.04-),男,山东滕州,华东交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舞蹈教学与表演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正在不断推进社区营造的工作,然而社区营造是一项综合且复杂的工程,我国各地区不同的社区营造都展现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绘画艺术介入社区营造也被热烈讨论,绘画艺术在社区营造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如何在社区营造中打造艺术与文化共生的人文聚落,本文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结合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发展情况,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试图阐释目前绘画艺术在社区营造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绘画艺术;社
期刊
摘 要: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传播中国传统文明精神,促进全球的经济交流,形成了丝绸之路,现如今,中国再一次用一带一路逐渐走向世界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郑和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不断的发展,到现如今形成国家大力提倡的一带一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倡导号召,21世纪的中国沿着古代陆上以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进行经济的能动化建设,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
期刊
摘 要:巴金的作品中塑造出了不少成功的女性形象,但在创作《憩园》的时候,却塑造了一个和其他作品不一样的新女性——万邵华,她是巴金笔下最接近女神般的人物,也是巴金笔下最兼容东西方文化的女性,但是她却是一个受害者的形象,万邵华是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女人,即是自己,又是姚太太,还是一位后妈,多重身份是她悲情的开始也是结束,最后巴金还是同情了万邵华,或许这样的结局才是最好的了吧。  关键词:家庭;万邵华;姚太
期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被文人墨客赋予人格意义和象征意义,托梅言志,借梅抒情,从它身上找到精神的追求与寄托。历经千古流变,梅花逐渐演变成为特定文化内涵的约定,升华为传统文人的精神品格,乃至中华民族的独特民族气节,根深蒂固地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中。  梅花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坚韧无畏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历来被古今文人所青睐。梅花为传统名花之一,“四君子”之首,和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享有“
期刊
摘 要:在中国话剧呈现兴盛前景的今天,林兆华先生作为中国话剧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情节、人物以及舞台布景等角度,浅析林兆华导演根据易卜生的晚年经典之作改编的话剧——《建筑大师》  关键词:话剧;建筑大师;林兆华  话剧《建筑大师》是挪威著名戏剧大师易卜生的晚年之作,也是其最富有争论的作品,作品中讲述了一位建筑大师索尔尼斯的人生经历,林兆华版本的话剧《建筑大师》情节紧凑,矛盾激烈,在观剧过程
期刊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民族能否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在各国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现阶段,我国明确了复兴中华文化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强国战略。博物馆属于一种文化产业,是公众学习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快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复兴中华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增强群众精神力量的重要工具。文章立足于文化强国背景,阐述博物馆进行活动策划的路径,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助益于博
期刊
摘 要:茶具艺术在我国的茶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具艺术也不断随之创新提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钦州坭兴陶茶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指出茶具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缺点及不足,融入当前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提出能够推动茶具不断创新的方法,推动钦州坭兴陶茶具的生产发展,推动茶具文化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坭兴陶;茶具;创新设计  一、坭兴陶茶具的发展历程  广西的钦州市是钦州
期刊
不知为什么,我总喜欢在海棠树下停一会儿,然后再向操场走去,右手提着乐器,左手拿着白手套。回想起在管乐队的日子,心里总是温暖的。  管乐队的选拔在高一的十月底,那时我怀着一腔热血,踊跃地报了名。管乐队的选拔说是严苛也严苛,说是轻松也轻松。我只记得那一天,音乐厅乌压压的一堆人挤在一起,听着老师说规则。指导老师是个慢条斯理的中年男人,身材管理极好,没有啤酒肚,文文弱弱的,长得就像搞音乐的。他戴着眼镜,站
期刊
摘 要:如今全球文化创意的飞速前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迎来良好的契机,中国城市文创品牌作为其代表开始崭露头角且不断演变和进步,于是将地方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融入到创意产品设计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天津,这一座历史文化之城,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色彩,包括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美食文化、曲艺文化、俚语文化等,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上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文将以天津典型代表文化即“津派文化”的视觉元素为启
期刊
心情赋  撷几瓣心花,理万千思绪。  品一壶香茗,数半生闲事。  邀一轮明月,尝金樽醇香。  迎八方知己,聚地北天南。  揉七弦古韵,笑岁月风云。  吟几阙新章,寄快意人生。  历几番浮沉,懂宠辱不惊。  携一生所爱,续未了情缘。  执一种信念,自海上生花。  诉两处闲愁,越闲庭信步。  就千般滋味,方冷暖自知。  盼一份愉悦,待如影随形。  历一段人生,闯浩浩江湖。  借千言笔簇,现落樱缤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