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改造方案分析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xxdz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加快推进,配电自动化逐步得到推广应用,部分供电公司已大规模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很多早期配电自动化的实施采用独立的、单项自动化系统来解决问题,如负荷控制系统、大用户的远程抄表等,但配电自动化的各项功能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因此原有的系统不能满足新的配电网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进行更新改造,走系统集成之路。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改造方案;分析
  1、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模式
  根据自身配电网结构、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典型设计,参考已开展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地区的方法与经验,结合通信系统建设等的实际情况,确定所采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模式。在这里主要探讨配电网常用的调配一体化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模式来探讨配电网改造的技术方案。一体化调/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主站采用同一平台和同一数据库,安装数据采集终端并借助通信手段,实时监视变电站和配电网运行情况,并进行远方控制;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对配网系统进行检测和优化,通过在配网关键节点上增加智能终端,能够自动判断故障区域并实现电网故障点的自动隔离以及用电负荷的自动转供。根据所选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模式,选择配电主站及配电SCADA系统的各项功能,确定需要采用的通信方案和确定配电子站功能及终端监控設备(馈线自动化)各项功能,在实施的各个阶段应注意满足以后扩展的需要。
  2、自动化系统结构改造方案设计
  传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主站、子站和配电终端三层结构组成。配电子站安装在变电所,主要负责该站供电区域内配电终端的数据集中与转发,监控功能型子站还负责区域内的馈线自动化。配电终端安装在开关站、柱上开关或变压器处,用于对配电设备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带子站终端模式的优点实现了数据的分层控制,减轻了主站的负担;其缺点一方面是增加了调试环节,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通信效率。此外,处于不同子站下的配电终端互操作条件大大降低。3配电自动化系统改造技术要求配动化系统是实现配屯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其备配电SCADA、馈线动化等功能。主要仅括配电自动化主站、子站、终端和配网通位系统。应具有下技术耍求:应具有完整而且功能强大的配电系统运行和监控功能;并与其他系统通过IEC61968总线实现紧密的纵向和横向信息集成;应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应能为智能配电调控一体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遵循各类图形、拓扑、设备参数维护源义唯一的基本原则,须从地理信息(GIS)系统中同步获取相应的图形、网络拓扑和设备参数等数据,并保证与现场设备的一致性。人机界面友好,易操作,符合配网生产、调度、运行管理的具体实际情况。配电自动化系统应能适应包括光纤、配电线载波、公用电话网自动拔号等方式的通信方式。
  3、配电自动化系统改造建设原则
  通过对几种自动化模式的介绍以及对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对地区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可以确定以下基本工作原则。
  3.1实用经济型的原则
  核心是“实用”,尽量利用已建成的配电自动化设备和通信网,功能上应以实用性为主,避免贪多求。难点是应用需求的准确分析、定位并考虑一定时期内的发展需求,重点是要对侯选方案、侯选设备等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评价、科学的分析比较。
  3.2一次设备为主,自动化为用的原则
  打造坚强、稳定的一次配网网架是实施自动化的前提和基础,配电自动化是提高配网运行可靠性、提高配网管理水平的一种手段。因此,配网自动化应先改造电网一次设备为稳定,坚强的电网,符合的电网,再应用配网自动化提升配网的运行管理水平。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不但要以配网自身水平为基本出发点,更要在实际应用层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3统一规划、重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首先是强调规划的龙头作用;其次应对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进行梳理,优先实施和保障重点区域、重点用户,再推进至其他区域、其他用户。从供电区域划分看城南局负责南地区,包括中心地区一线等以及中心商圈的供电,局下城北区以及旧城区部分供电设备,相对城西局以及城东局管辖的范围,停电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其他区域的停电影响,因此城南局以及城北局是区域上的重点。
  3.4已有设备改进、新建设备跟进的原则
  耍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为指导,逐步进行现状屯网及设备的改造,逐步进行现状各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同吋,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环内新增幵关站,应按配电自动化要求建设和投运;已安装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开关站移位或改造,应同步实施自动化设备的移位或改造,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调试和投运。新建设备的投产要达到投产即可接入、接入即可应用的程度,如果现有系统尚不具备接入条件,“新建设备”的投产也要有相应的功能、空间等预留,确保今后能顺利接入应用。
  3.5扩展开放的原则
  配电自动化设计应该满足幵放性、兼容性、可靠性、扩展性的需求。随着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业务的出现,配电自动化应该留有口,经过评估后接入新的系统。
  3.6确保核心功能,不宜盲目攀比原则
  配电自动化以提高供电可靠性、生产运行管理水平和用户服务质量为核心功能,信息采集及控制的主要对象为调度站的电源进出线开关,必要时也可扩展至特别重要的分支线或自管站的电源进出线;采集的信息主要为电流量、开关状态量、保护信号量等;在条件成熟时,才可循序渐进地推进高级功能的应用。对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诸多先进功能,一定要根据电网发展的现状和社会的需求以及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慎重推广。配电网自动化改造应该遵循实用经济型的原则、一次设备为主,自动化为用、统一规划、重点先行、分步实施、已有设备改进、新建设备跟进、扩展开放、确保核心功能,不宜盲目攀比的原则。
  4、结束语
  电力系统应以最经济的能源消耗、最有效的运行管理,以最合理和便宜的价格向用户供电。配电网及其控制和用户管理也关系到供电的经济性。因此,可以说,实现或实施配电自动化的目的是采用现代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和装备对配电网和用户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实行监测、保护、控制和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和经济性,改善服务和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关于配电自动化改造方案与设计要点的探讨[J].薛海萍.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6(03).
  [2]配电自动化改造方案研究[J].刘立伟,杨德平,杨佩.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4).
  (作者单位:国网葫芦岛市南票区供电公司)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支付对支付渠道、支付质感和支付产品的强烈需求,催生了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各大商业银行组成了互联网支付行业的两大核心参与方。在发展初期,第三方支付充当着商户
以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式超级电容储能装置为背景,针对空载电压波动下的储能装置阈值选择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城轨供电系统中空载电压波动对再生能量回收的影响:1)更改储能装置放
介绍武汉大汉阳地区100%低地板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的基本情况。针对该现代有轨电车的监造项目规模大、周期长、节点多、组织协调性强等特点,阐明车辆监造工作的目标和内容;提
通过轻轨与地铁、有轨电车、市域快轨的分析比较,进一步界定与"国办81号文"中轻轨概念相匹配的轻轨范畴。结合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及我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批复建设情况,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