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不会煮蟹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耀东先生是沪上食圈闻人。在我眼里,姚先生最发噱的是凡事都会以诗记之,无论时政要闻还是日常生活,累积起来,居然已经有厚厚几本。
  这回姚先生讲的是蟹经。姚先生讲,你们晓得怎样弄大闸蟹才算对?可以说,多数人的做法都是错的。只要看看酒家图方便,用大蒸笼蒸蟹,或者大锅水煮蟹,就晓得家庭里会有多少人仿效了。而这样加工出来的大闸蟹都不可能是最佳口感的。道理很简单,蟹是有生命的。所有的生命体在受死的过程中,都会紧张而释放毒素。这样急火蒸出的蟹,肉质发僵,蟹黄也一塌糊涂,蟹体内的脏东西无法排出来。如果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放水里煮呢?蟹的味道散了,一掀开蟹斗,尽是一泡水。
  最佳的方式是什么?水要烧得滚开,把捆绑好的蟹一下放进去,在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结束它的生命,无痛苦,就不会有挣扎,也不会有太多的毒素产生。水要能刚好盖住所有的蟹,猛火快煮,沸腾后一般八到九分钟,视蟹的大小而定,然后赶紧把蟹捞出,让热气带出水汽蒸发掉。待蟹壳微干不烫手,掀开蟹斗,蟹黄蟹膏都是完完整整的。再看锅里的水,除了蟹入开水的刹那因为神经收缩排出的一条条的黑污,不会看到平常蒸蟹时流出的膏黄。尝蟹味,蟹的壳是脆的,一掰,壳肉分离,肉质水滑,一吮即出。
  大概好玩的人都会这样声东击西,才不算辜负那活跃而敏感的心性吧。这么谈着,姚先生居然拿出一首打油诗,读来很像煮蟹秘诀:“蒸蟹千年何为错,難保蛋白缓流失。沸腾瞬裹珍馐留,浸泡热浴却不游。出水高温另一功,脱湿挥发干唯求。蟹肥共聚善用水,不负江南第一鲜。”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一般的非单C*-代数的自同构引入了类似于单C*-代数的迹Rokhlin性质.然后我们证明了下面的结论:设A是一个有单位元的AF-代数,α是A上的一个自同构,假设α具有这种Ro
技术创新成为当今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研究开发(R&D)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如何有效的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进行管理成为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当前竞争环境
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死死盯着屏幕上美元和黄金的走势,或者时时关注美联储或欧洲央行的各项政策,他们和我们一样,都需要吃喝拉撒,他们不吃经济学著作也不喝经济指标,他们也会寻找美食,并把经济学知识运用到这件事上去。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泰勒·柯文是个典型的吃货,在他的著作中,他把美食星探和经济学家两者的角色融合得天衣无缝。  现在,我们和柯文教授一起走进一家高档饭店。当你拿起菜单,教授给你
北京的餐厅,菜单上的菜往往价格很贵,尤其是菜单的前几页,价格很吓人,常常是大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道的菜,例如888元的龙虾、788元的鲍鱼、688元的鱼翅、588元的海参什么的。如果你是自掏腰包请朋友吃饭,你可能舍不得点这么贵的菜。  你拿着菜单继续往下翻,看到中间几页时,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因为你看到不少虽然价格较高但仍能接受的菜,例如98元的“手抓羊扒”。继续往下翻,在最后几页,你可以看到价格最
第一步,选择原料。原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形状及菜肴的质量。选用色泽洁白、质地肥嫩的肉鸡鸡爪最好,但太小或有血斑的最好不用。本地鸡(即农家饲养的土鸡),鸡爪色泽暗淡,过于干瘦,故不能用。在选用肉鸡爪时,要尽量做到大小一致,最好选用个大的,小的不易脱骨。  第二步,漂洗浸泡。鸡爪本身有一股土腥味,要想减少或去掉土腥味,就得对鸡爪进行漂洗。在漂洗过程中,用小刀将鸡爪掌心的小块黄色茧子去掉,并将鸡爪
一家档次不低的酒店,邀我去吃饭,说是新近推出了若干创新菜,让我尝尝。  那天席上的菜以传统为主,都不错。经介绍,唯一的创新菜就是一盆红烧肉。其实就是在通常的红烧肉中加上了鸽蛋和糯米小粽子,从色、香、味、形看,与原来的红烧肉相比,并没有改变。  不难想象,新增的两样配料,能够吸收和减少红烧肉的油腻。但是能够吸收油腻的配料很多,为什么要用鸽蛋和糯米小粽子,理由并不充分。因此当时的感觉是,这盆红烧肉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