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建立的意义,探讨了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的管理机制、技术标准发展方向和建立互信互利的机制,对完善联盟制度建设,促进师范类院校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做出了有意义的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 资源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128-01
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图书文献资源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十分滞后,难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因此,图书馆联盟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的意义
当今社会,高校图书馆传统的购书、藏书模式已无法满足读者要求的多样化等需求。而图书馆联盟可以通过建立地方性、区域性和行业性图书馆联盟之间的联盟,丰富各自的馆藏资源,满足读者的个性需求。2000年召开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就是在国家图书馆建议和倡导下建立的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这是图书馆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有效地解决了高校图书馆目前存在的困境,为高校在图书文献资源建设上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指明了联合建设的方向,提升了自身发展的服务价值。
长期以来,地方院校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上都会向部属高校学习和看齐,在馆藏特色建设中很少突出自己院校的专业特点,这就导致各个学校的馆藏资源基本雷同,重复类很高。而图书馆联盟就是在联盟内部中,以联合咨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方式,通过虚拟收藏、共建共享,促进了馆藏资源建设,有效地解决各成员馆相对匮乏的信息资源与学校教学科研需求之间的矛盾。[2]在联盟内通过合作,对优化馆藏结构,科学地规划馆藏资源,合理分配采访资金,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增强重点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突出各成员馆的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和科研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地方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机制构建思考
(一)构建图书馆联盟有效管理机制,推动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长久发展
从我国当前管理的框架看,由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的图书馆联盟是长效发展的有力保障。成立由教育厅组织的地方师范院校图书情报委员会,负责联盟的建设。各高校也由此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联盟内具体工作的实施,加强联盟馆之间联系和业务沟通,履行对联盟发展和日常工作进行策划与协调的功能,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维护各成员馆之间在联盟事务上达成的共识。由政府出资为联盟提供专项经费,并积极引入社会资金,为联盟的良好运营提供支持,解决地方院校图书文献资源购买资金紧张的困境。
(二)完善资源建设技术标准建设,整合师范院校各自的资源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图书馆联盟在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前提。在遵循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地方师范性高校图书馆必須研究和制定统一的数据与技术标准。通过联盟建设实现联机编目,建立编目数据库,共享编目数据。统一采购硬件设备,共同开发自动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工作中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服务管理模式,通过联合采购,让原来无序的资源建设形成一个分工明确、重点突出的资源优化组合,形成从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建库、共享等应用系统的集成,通过统一的信息发布服务平台,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达到提升自身的服务功能,资源互补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实用性和发展性,才能让读者在不同的图书馆之间,查阅不同的文献资源类型,以此保障联盟区域内各图书馆数据之间的互访、互换和互用,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加强图书馆联盟合作机制,提高联盟体内馆藏特色建设
联盟体内的成员确立共同的奋斗的目标、远景和任务,相互信任,促进合作是联盟维系的关键。通过制定原则、规定和协议,统一联盟运行模式,加强成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通过信息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合作、交流,增强服务项目,创建联盟内信息资源环境的优化,为读者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加强成员馆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的良性发展,加强战略联盟的构建,科学地配置信息资源,以各成员馆的利益要求为重,减少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联盟内的和谐关系。通过建立利益补偿与奖励机制,合理地分配利益,维护互利互惠的合作原则,使联盟内各成员馆积极提供资源的供应量和服务,形成良性的互动,促进图书馆联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加强遵守协议的约束力,维护成员之间在联盟事务上达到的共识。
综上所述,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意义,大力推进地方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建设,以此带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裴雪芬.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2):5.
[2]喻樟.江西高校图书馆联盟实践与发展问题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2):86.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 资源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128-01
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图书文献资源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十分滞后,难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因此,图书馆联盟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的意义
当今社会,高校图书馆传统的购书、藏书模式已无法满足读者要求的多样化等需求。而图书馆联盟可以通过建立地方性、区域性和行业性图书馆联盟之间的联盟,丰富各自的馆藏资源,满足读者的个性需求。2000年召开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就是在国家图书馆建议和倡导下建立的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这是图书馆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有效地解决了高校图书馆目前存在的困境,为高校在图书文献资源建设上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指明了联合建设的方向,提升了自身发展的服务价值。
长期以来,地方院校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上都会向部属高校学习和看齐,在馆藏特色建设中很少突出自己院校的专业特点,这就导致各个学校的馆藏资源基本雷同,重复类很高。而图书馆联盟就是在联盟内部中,以联合咨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方式,通过虚拟收藏、共建共享,促进了馆藏资源建设,有效地解决各成员馆相对匮乏的信息资源与学校教学科研需求之间的矛盾。[2]在联盟内通过合作,对优化馆藏结构,科学地规划馆藏资源,合理分配采访资金,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增强重点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突出各成员馆的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和科研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地方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机制构建思考
(一)构建图书馆联盟有效管理机制,推动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长久发展
从我国当前管理的框架看,由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的图书馆联盟是长效发展的有力保障。成立由教育厅组织的地方师范院校图书情报委员会,负责联盟的建设。各高校也由此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联盟内具体工作的实施,加强联盟馆之间联系和业务沟通,履行对联盟发展和日常工作进行策划与协调的功能,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维护各成员馆之间在联盟事务上达成的共识。由政府出资为联盟提供专项经费,并积极引入社会资金,为联盟的良好运营提供支持,解决地方院校图书文献资源购买资金紧张的困境。
(二)完善资源建设技术标准建设,整合师范院校各自的资源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图书馆联盟在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前提。在遵循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地方师范性高校图书馆必須研究和制定统一的数据与技术标准。通过联盟建设实现联机编目,建立编目数据库,共享编目数据。统一采购硬件设备,共同开发自动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工作中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服务管理模式,通过联合采购,让原来无序的资源建设形成一个分工明确、重点突出的资源优化组合,形成从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建库、共享等应用系统的集成,通过统一的信息发布服务平台,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达到提升自身的服务功能,资源互补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实用性和发展性,才能让读者在不同的图书馆之间,查阅不同的文献资源类型,以此保障联盟区域内各图书馆数据之间的互访、互换和互用,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加强图书馆联盟合作机制,提高联盟体内馆藏特色建设
联盟体内的成员确立共同的奋斗的目标、远景和任务,相互信任,促进合作是联盟维系的关键。通过制定原则、规定和协议,统一联盟运行模式,加强成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通过信息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合作、交流,增强服务项目,创建联盟内信息资源环境的优化,为读者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加强成员馆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的良性发展,加强战略联盟的构建,科学地配置信息资源,以各成员馆的利益要求为重,减少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联盟内的和谐关系。通过建立利益补偿与奖励机制,合理地分配利益,维护互利互惠的合作原则,使联盟内各成员馆积极提供资源的供应量和服务,形成良性的互动,促进图书馆联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加强遵守协议的约束力,维护成员之间在联盟事务上达到的共识。
综上所述,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意义,大力推进地方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建设,以此带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裴雪芬.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2):5.
[2]喻樟.江西高校图书馆联盟实践与发展问题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