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里的父亲(节选)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s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我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我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棉花去了。
   我放下行李,扑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剌剌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我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种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了,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啊!这样的日子都这样,那捡棉花的时候,你还不把自己整天都丢在地里。
   地里的棉花开得灿烂,红白相间,就像碧波上的点点银光,就像草地上的张张笑脸,那么惹人喜爱。都走到地头了,可是,怎么就看不见父亲呢?“爸爸,爸爸——”我大声地嚷起来。这时,我听到了父亲答应的声音。
   我循声钻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他的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馨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頭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心语点点
  文章标题一语双关,既指在棉花田里劳作的父亲,又指棉花承载着父亲全部的希望,是父亲扛起一家人生活重担的象征。父亲捡棉花时吃力的移步动作、颤抖的皱纹、凌乱的白发,文章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的苍老、瘦弱、憔悴,凸显了了父亲的艰辛与劳累。
  我来写
  有一个地方,孩子很容易爬上去,父亲却永远爬不上去。大家猜到了吗?这就是父亲的肩膀。父亲的肩膀,托起我眺望远方;父亲的肩膀,撑起全家人的希望。同学们,抓住你眼中父亲最鲜明的性格特点,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他吧!
其他文献
移步到洗衣机边,打开盖子,满满当当的,哎哟——要晾到猴年马月呀!虽说这活也不是第一次干,但以前都是三五件而已,今天这样的大家伙却是头一次遇见。我左手一伸,先摸到一件衬衣。咦,还挺拧的,用力都揪不上来,右手立刻上阵帮忙。紧紧抓住袖子,憋了一口气,使劲一提,哪知所有的衣服紧紧抱在一起,众志成城,毫不动摇,衬衣没有脱离大部队半步。定睛一瞧,除了手里抓住的袖口外,其余的部分全部隐身,不显露半点影子,套路真
期刊
【新闻一】   4月17日,江苏省东海县实验小学组织近3000名学生身着戏曲装束,在操场上进行戏曲操展演。今年以来,该校将中国传统戏曲程式化动作元素融入广播操中,学生们学习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把戏曲展现得活灵活现,趣味无穷。  【新闻二】   4月16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恒昌店巷小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射箭。该校自2018年9月开始将射箭运动项目引入校园,列为校本课程,并聘请专业教师任教,普及
期刊
梦想,好似一叶扁舟,在成长的路上不停地颠簸着,或许它最终会到达彼岸,或许它中途突然停靠,但梦想让我拥有了最美丽的绽放。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足球运动员。在运动场上飞驰,脚下潇洒自如地运转黑白相间的足球,成为了我的心之向往。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请了一个足球教练,從那时起,我每周都去足球场训练。  看着在足球场上飞奔的哥哥姐姐们,我兴高采烈地开始了训练。跑步,深蹲,我的腿又酸又疼。可是,一
期刊
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样的话才算幽默呢?自然是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话。不要以为人们只在心情好的时候,才能说幽默的话。下面几个中外名人在不同场合说的话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交际场景一:  克雷洛夫反讥公子哥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生得较黑,偏又喜爱穿黑色的衣服。一天,他遇到两个穿着花里胡哨的公子哥兒,其中一人一见到克雷洛夫,就对同伴说:“看,飘来了一朵乌云!”克雷洛夫答道:“怪不得青蛙高兴得叫呢。”这个
期刊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
期刊
《太阳》一文中有三个过渡句,运用得相当巧妙,把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连贯得层次分明,而且井然有序。   反问过渡   文章开篇引用“后弈射日”的传说说明太阳远,接着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方法进一步阐明太阳的远。为了引出太阳的“大”与“热”,段尾的反问句: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由此很自然地衔接了下面两个描写太阳大与热的自然段。   转折过渡   介绍完太阳的远、大、热后,文章第四自然段开头用
期刊
文题在线  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你与他们的交流机会并不多。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与他们真心“交谈”。   可以回忆和他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比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  (配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大手导写   一、明确要诉说
期刊
每次周末回老家,餐桌上的美味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爷爷炖的野生鱼汤。   去年夏天,天晴得像一張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爷爷拿着鱼竿、鱼食、小凳子,拎着水桶要出门。我知道爷爷又要去钓鱼了,便跟了出来。爷爷回头说:“阳阳,外面晒,你在家等爷爷钓鱼回来给你炖汤喝。”我哪愿意,硬拉着爷爷的手,欣喜若狂地和爷爷一起出发了。   来到河边,爷爷让我坐在树荫下看他钓鱼。只见他先抛
期刊
说一说  泰山位居五岳之首,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举,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雄壮;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写出了登泰山居高临下的开阔心境……让我们追寻下面两位作者的足迹,沿着他们的游蹤,领略泰山的神韵吧!  读一读  雨中登泰山(节选)  ◎李健吾  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
期刊
像喜歡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经常都会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