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在多b值(200s/mm~2、400s/mm~2、600s/mm~2、800s/mm~2)下测量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肝脏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探讨DWI在肝硬化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个人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将50例经临床资料证实的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并按Child—Pugh评分系统分为A、B、C三组,其中Child A级21例,Child B级18例,Child C级11例,确定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先行常规MRI肝脏扫描,再做DWI成像扫描。扫描结束后,采用本磁共振仪配备的Functool2软件,在肝门层面以上1~3层肝脏右叶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别测量4组b值(200s/mm~2、400s/mm~2、600s/mm~2、800s/mm~2)下肝脏的ADC值,并将测得的数据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各组间ADC值的差异。结果在所有b值下,肝硬化组肝脏ADC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同一b值下,肝脏ADC值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减小,呈负相关性。经统计分析,在各b值下,正常对照组与肝硬化各组之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各组之间两两比较,b=200s/mm~2时,Child A、C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A、B级和Child B、C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400s/mm~2时,Child A、B级和Child A、C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B、C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600s/mm~2和800s/mm~2时,Child A、B、C级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比较,用1.5T MRI扫描仪测量肝脏ADC值时,在600s/mm~2的b值下,血流灌注对ADC值的影响较小,图像质量比较理想,信噪比适中,测得的ADC值也较为稳定、准确。同一组病例中,随着b值的增大,血流灌注对ADC值的影响明显减弱, ADC值逐渐减小,更接近于真实DC值。在各b值下,肝硬化组的ADC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并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ADC值逐渐降低,呈负相关性,所测得的ADC值变化趋势与临床上正常肝脏及肝硬化分级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在肝硬化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