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尔辛基,简洁VS纯净
世界上或许很少有哪个国家的首都像赫尔辛基一样,离自然如此之近。
城市里,有诸多绿树成荫的森林公园,从市场码头坐十分钟海上bus就可以达到的天然氧吧——海上芬兰堡, 连芬兰人的设计,都如自然一般简洁、纯净,毫无杂念。
去过很多次赫尔辛基,或许你会觉得对我来说这里不再有新意。
但这可不是我的想法。在秋天拜访赫尔辛基还是第一次,我不仅没有觉得乏味,反而有些兴奋,因为终于可以在浆果和蘑菇成熟的季节去芬兰,终于有机会亲自去体验摘各种莓子、摘各种蘑菇的乐趣了。
从赫尔辛基出发,开车不到半小时,我跟我的芬兰朋友JOE一起,来到了“努克西奥”国家森林公园。停好车,从后备箱里拿出所有准备好的工具,出发啦!努克西奥是距离赫尔辛基最近的国家公园,这里最著名的恐怕还是全世界仅有的“会飞的松鼠”。我问JOE,有机会看到会飞的松鼠么? “一定能看到的! ”好一阵兴奋之后,他才说。“如果看不到,我们可以去森林中心看松鼠的标本, 因为那些会飞的松鼠大多都在夜间活动,其实我们很难看到的。” 好吧,原来芬兰人还是很幽默的。
秋天的森林里,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收获的味道,新鲜的负氧空气让我忍不住连连深呼吸。森林中的野生蘑菇和浆果真的好多,起初我们看到蓝莓蔓越莓蘑菇还会惊喜欢呼,特别是看到硕大的、艳丽的毒蘑菇时,总会第一时间扑上去拍照,并听着JOE大呼小叫让我千万不要摸这些艳丽漂亮的蘑菇。随着越来越深入森林,我的兴奋点也越来越高,只有看到稀有的云莓才会拿出相机拍照。而同行的JOE,大约是因为每个秋季都会来这里徒步采摘,非常有经验,沉着冷静,边走边告诉我,哪些地方容易有浆果,哪些地方容易有蘑菇,更重要的是哪些蘑菇有剧毒碰不得,哪些蘑菇有如迷幻药……当然,还有哪些地方一定不能去,因为会有蛇出没,在这种地方被毒蛇袭击可不是好玩的。跟着芬兰人在森林里徒步,不仅可以收获特有的新鲜浆果和蘑菇,收获可以洗肺的好空气,可以学到很多关于自然的知识,更关键的是收获了此后连续几日的好心情。
我们在森林中一路走一路采摘,收获颇丰。终于来到林中的一片开阔地中,这是森林公园专门为游人准备的野炊休息之地。不仅公园对游人免费开放,浆果蘑菇免费采摘,还免费为游人准备烧烤架、野炊区、儿童游戏娱乐区……这样的森林公园实在太贴心,或许也真的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在芬兰,自然与人本该就是彼此“相依为命”吧。
JOE打开他巨大的户外背包,以及手提的工具箱,我立刻就惭愧起来!JOE的背包里几乎什么都有……煎锅、烧水壶、开水壶、咖啡、水杯、处理蘑菇的刀具……当然还有他自己做好的面包甜点, 一应俱全。走了许久,见到这阵势,我瞬间饥肠辘辘。JOE熟练地切好了蘑菇,点好火,煎锅里放好黄油。野生新鲜的蘑菇放入锅中,立刻散发出前所未有的香味,那种纯净的蘑菇香味,是人工培育的蘑菇绝对无法企及的。 伴着香浓的咖啡、美味的面包,高负氧离子的空气、明媚的阳光,这一餐,对于我,是如好空气一般弥足珍贵的,任再高端的餐厅,也无法烹调出这样的美味。感谢我们爱生活会生活的可爱的JOE!
品味美食间,抬头张望,我们野餐的这片区域,有森林,有湖泊,有木屋, 湖水中倒映着树木和白云的影子,如果我们不说话,静谧得只听得到鸟鸣。我把用手机拍的照片给JOE看,他笑笑说,在赫尔辛基,这是典型的社交媒体照片,每到秋天,这样的照片就会弥散在朋友圈中,你就会知道,大家都出去度假,去森林,去湖泊,去与自然零距离接触了,那是绵延无尽的幸福感与对生活最质朴的热情……纯净的自然,真的是上天赐给赫尔辛基人最好的礼物。
坦佩雷 从工业到自然
坦佩雷显然与芬兰所有其他城市都不同。 走进市区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红砖建筑,即便在市中心,你都可以看到高耸的烟囱。是的,坦佩雷是芬兰最著名的工业城市,曾经繁荣的工业发展,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很多烙印,但是,不得不承认,芬兰人为了保护他们纯净的自然,始终拥有着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于是,坦佩雷的工业区,如今改造成为这座城市最有情调的一隅,参观这里的工业区,甚至成为游客的必修课。
如果你问当地人,最好的餐厅、博物馆,甚至酒店在哪里,得到的答案,大约都会是工业区。
漫步于砖红包围的工业区,蓝天白云小桥流水,与红色的建筑相映成趣,照片拍出来非常好看,几乎是360度无死角。如果不是偶尔路过的烟囱提醒我们,大约真的不会想到这里曾经工厂云集。跨越小河,连接建筑之间的小桥上,满满当当地被按耐不住浪漫和激情的人们锁上了很多爱心锁,酒吧中飞扬的音乐与水闸前的流水声组成奇妙的交响乐,漫步在这样的浪漫“工业区”,我真是忍不住要停下脚步,关掉相机,找一间咖啡馆坐下来,慢慢享受这样的时光。
在一家工厂高高的外墙旁,我偶遇了一群正在涂鸦的年轻人,他们是艺术系的大学生,正在这面墙上涂鸦他们的创作,涂鸦上的内容很卡通,很奇幻。据说,当地政府划出几块区域的墙面和路面给专业的涂鸦艺术家创作,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氛围。端着杯热咖啡,我坐在路边看这群年轻人创作,忽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城市涂鸦, 一座对涂鸦宽容的城市一定是充满浪漫气息的, 而一座涂鸦水平很高的城市注定是充满艺术氛围的。
工业区的建筑群中,有很多有趣的小博物馆和画廊。这一次,我选择去看看据说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家“间谍博物馆”。它被淹没在工业区的咖啡馆和餐厅中。间谍博物馆仿佛是故意营造惊悚的气氛,还真有点不好找呢,问了不下8个路人之后,我终于摸进了博物馆的大门。博物馆虽然不大,但里面真的可以看到很多间谍用品,从早期的迷你小相机,到现代的高科技用品,一应俱全。还有介绍著名的间谍以及间谍技术的内容,整个参观过程,就像看一部间谍电影,竟也让我想起了许多希区柯克的电影桥段, 不过最值得称道的是,博物馆居然有详细的中文介绍呢。 其实坦佩雷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博物馆。 孩子们喜欢去的姆明谷博物馆,那是姆明作者Tove Jansson捐给这座城市的礼物,收集了很多姆明创作手稿。2014年,是ToveJansson诞辰100年,博物馆也有很多有趣的活动举办呢,各种宣传创意海报随处可见。
中国人最有兴趣的,应该是那座列宁博物馆,虽然很小,但是同样收集了很多关于列宁的各种珍贵历史物件,而且很用心地每个季度都会更换一些,丰富一些参观者新的兴趣点。每次到这里,都会遇见不少国内的同胞,倍感亲切。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这座城市是列宁同志喜欢的城市,列宁和斯大林第一次相遇,不是在俄国的某座城市,而是在坦佩雷。
参观过坦佩雷的几座博物馆,你会发现芬兰人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细致和认真。即便最小的游客罕至的博物馆,都会很仔细地为每件展品加上编号,用多种语言做一本厚厚的说明,游客来参观,可以选择任何看得懂的语言,几百年没有讲解员,不论你来自地球的哪个角落,你都可以参考这本说明,一个人慢慢参观。
在坦佩雷,有一件事不可错过,就是到Pyynikki Observation Tower去俯瞰这座城市。有些人独爱这座塔,因为这座168米的塔是北欧最高的塔,但它的塔顶是有玻璃的,拍照总有反光。位于Pyynikki山顶这座塔,塔顶是个露台,可以毫无遮拦地俯瞰城市。从中央广场坐bus,十几分钟就可以来到这座城市中的森林公园,许多当地人在清晨或者周末都来到这里徒步健身,一派和谐自然的快乐景象!从bus站走到这座塔的路上,我居然又看到了蔓越莓,赶紧摘下来吃几颗,甘甜中略带少许的酸。想在国内,随手摘路边的野果来吃,怕是不可想象的吧。这真的是我热爱芬兰的理由,人与自然,浑然一体,没有距离。
登塔之后,不要忘记在塔下的idyllic café喝上一杯咖啡,他们家的甜甜圈味道非常独特,据说是专利秘方,被评为全程最好吃的甜甜圈呢。不怕麻烦的,更可以把这独特的甜甜圈当做手信带回国,这必定是最好的手信无疑!
图尔库,最古老的城
教堂城堡奥拉河,河两岸的餐厅酒吧博物馆,几乎就代表了图尔库的一切。
作为芬兰最古老的城市和旧都,图尔库有着中世纪古城该有的一切:一条蜿蜒流过的奥拉河、一所象征宗教权利的大教堂、一座保护着城市的堡垒和一个巨大的贸易市场。沿着奥拉河,从大教堂走向城堡,几乎就走过了图尔库这座城市。这座城市所有的历史、宗教、集权、乃至百姓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几乎全部集中在奥拉河两岸这几公里的道路两旁。
且不提大教堂和城堡,河岸两侧那些丰富多彩甚至光怪陆离的博物馆就足够人们流连,还有更多老建筑改造的餐厅、酒吧、咖啡馆,总有一个地方会令你驻足不想离开。于是,在图尔库的每天,我都会在奥拉河的两岸穿梭无数次,有时是左岸咖啡馆,有时是右岸的博物馆;可能是左岸的集市和广场,可能是右岸的餐厅。每一次驻足,都意味着一次对奥拉河的穿越。我喜欢这样的穿越,仿佛河上的每座桥都有不同的性格。我最喜欢图尔库人富有诗意的设计,居然在一座桥的中间,设了几只彩色的木座椅,行人可以坐在桥的正中,慢慢欣赏两岸的风景,一边是高耸的大教堂,另一边是雄伟的城堡,而奥拉河慢慢从脚下流过,河中正有野鸭嬉戏,多么浪漫恬静又贴心的想法!
Martinsbron是奥拉河上的最后一座桥,再向西,摆渡船就是来往人们的惟一交通工具。往来于两岸的轮渡fori,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2分钟,但能坚持一百多年免费为市民和游人服务,时间之准时,服务之周到安全,都令人咋舌。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图尔库,一定记得来乘坐一下这里的摆渡船,忘记时间,忘记拍摄,在奥拉河两岸来回穿梭,犹如穿梭在百年的时光里!
图尔库的集市广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只要天气晴好,就会有市民来市场广场摆摊。多数商品都是有机食物,各种浆果、蘑菇、应季的蔬菜,大自然的赠与是摊档上的主角。一个卖蘑菇的本地人,摊档上不仅摆着各种蘑菇,还有一张张卡片,教大家识别各种毒蘑菇,见我拍照,还做出搞笑的表情,希望更多的中国游客可以见到他和他的蘑菇。我在集市上还经常遇到老师带着孩子们上市场课,这可真是门有意思的课! 老师说,不管孩子们将来做什么,都必须最先学会基本的生存本领。 教育原本就该是教会孩子们生活的,而不是教人学会那些晦涩的却永远无处使用的奥数吧。逛累了,找个台阶坐下歇脚,身边的一个女孩非常认真地数钱买菜,并且认真地告诉我, 蘑菇是奶奶喜欢吃的,胡萝卜买给妈妈的……看,小小市场课,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生活能力,还从内心体现了孩子们从小培养起来的爱心,这多么好!
离开集市广场,我要去探寻著名的“老银行”和“老药房”。 当然,它们既不是真的银行也不是药房,而是几家大名鼎鼎的酒吧!图尔库真的很有多家这样的酒吧,它们都改造自老建筑,曾经是历史感十足气氛超棒的银行、学校、药房、书店……最有意思的,还是这家现在叫做滑铁卢(Waterloo)的酒吧,内部空间非常局促,大约只能坐几个人,它居然改造自早年的公共厕所!只能佩服图尔库人的创意和想象力了! 重口味的你,一定别错过体验坐在马桶上喝啤酒的感觉呀! 当然,在众多改造酒吧中,我最喜欢的是这家旧书店改造的漫画酒吧,这里依旧很多各种书,只是所有书都是漫画,有昂贵的古老的千金难寻的漫画书,也有最新最潮的漫画书。如果你在这里遇到一些漫画中的人物,不用惊奇,那或许是喜欢漫画的人在这里玩儿自己的Cosplay吧。
白天转市场博物馆,晚上逛酒吧看夜景,图尔库这座古老的芬兰城市,充满活力,入夜,依旧无眠。
罗瓦涅米,大名鼎鼎的圣诞老人和他的邮局
如果芬兰北部拉普兰省众多的目的地中,只能选择一个,毫无疑问,我必须建议你选择罗瓦涅米Rovaniemi。这座名字念起来有些拗口的芬兰小城,是世界上惟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城市。二战期间,这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几乎被夷为平地。战后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担起了重建城市的重任,也足见这座城市在拉普兰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芬兰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不过,罗瓦涅米最吸引游客的都不是这些,而是位于罗瓦涅米以北8公里处、北极圈上一个小村庄,因为它的主人是圣诞老人。其实,北欧五国都有各自的圣诞老人村,即便是在芬兰,圣诞老人村也不止一个。不过,建于1985年的罗瓦涅米圣诞村,因为1995年圣诞节前夕,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将一封发给圣诞老人的贺卡寄到了罗瓦涅米,于是几乎全世界都慢慢默认,圣诞老人的故乡就是芬兰的罗瓦涅米,而芬兰的圣诞经济也从此如火如荼。
罗瓦涅米的一切都打上了圣诞老人的烙印……入住的酒店,叫做santa 酒店,餐厅提供驯鹿美食,北极博物馆里也少不了圣诞的传说。而圣诞老人村则成为一年四季的旅游热点。
北极圈线刚好穿圣诞村而过,村内的各种纪念建筑,纪念碑、路灯、圣诞老人办公室,都在这条线上。尽管已经深入北极多次,行踪早已比这条线更北上千公里,但看到北纬66°32’35″的字样,心里依旧有些激动。高耸的地标显示,这里距我的家乡北京6680公里。
在圣诞村的时间总是匆忙,在写着北纬66°32’35″的极圈线拍照再拍照,然后到圣诞邮局忙着给无数亲朋好友写明信片,你能想象寄明信片花掉几十欧元的情景么?虽然有点手忙脚乱,但想到他们能收到来自圣诞老人村的祝福,忙乱一点总是值得的。一阵忙乱之后,就是与圣诞老人的合影时间啦,尽管十年间,与老爷爷合影的价格已经翻了一倍,但人们依然趋之若鹜,因为这可是绝对原装正版的圣诞老人呀!
其实在罗瓦涅米,在凯米河上开水上摩托艇也是件非常刺激的事。凯米河给了这座城市无穷的乐趣,人们冬天在结冰的河上玩儿雪地摩托,夏秋季就在河上玩儿水上摩托,飞驰在水上,任水花和风浪捶打在身上,速度与激情的碰撞,绝对让你肾上腺素急速上升。
或许是白天跟圣诞老人许愿灵验了, 那个10月中旬的夜晚,我们真的在罗瓦涅米看到了极光!起初还是淡淡如云,到后来就散发出各种粉红翠绿的光,即便那晚的月光如此皎洁、即便城市的灯光如此明亮,极光依然如约而至,令同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激动万分。
仅仅为了这来自天籁的神秘绿光,此行罗瓦涅米就是绝对值得的!这座城市,因为圣诞老人、因为极光,会永远让我念念不忘!
回到北京,时差还未倒过来,就收到 carol 老太太发自哥本哈根的邮件。好久没联系了,老太太可还好?急忙打开邮件,寥寥数语,已让我泪水盈盈:亲爱的,很久没来哥本哈根了吧?很想你,我家里永远都会留着房间,等你来。
Carol是我在赫尔辛基住过的家庭旅馆的主人,原本并不喜与人交往,就是这样一位不善言辞的老人,曾经万里迢迢寄给我亲手制作的丹麦曲奇,只因我曾经提过我喜欢……
由此我知道,我为什么如此喜欢将我在路上的梦,托付给许多像carol一样的陌生人。
世界上或许很少有哪个国家的首都像赫尔辛基一样,离自然如此之近。
城市里,有诸多绿树成荫的森林公园,从市场码头坐十分钟海上bus就可以达到的天然氧吧——海上芬兰堡, 连芬兰人的设计,都如自然一般简洁、纯净,毫无杂念。
去过很多次赫尔辛基,或许你会觉得对我来说这里不再有新意。
但这可不是我的想法。在秋天拜访赫尔辛基还是第一次,我不仅没有觉得乏味,反而有些兴奋,因为终于可以在浆果和蘑菇成熟的季节去芬兰,终于有机会亲自去体验摘各种莓子、摘各种蘑菇的乐趣了。
从赫尔辛基出发,开车不到半小时,我跟我的芬兰朋友JOE一起,来到了“努克西奥”国家森林公园。停好车,从后备箱里拿出所有准备好的工具,出发啦!努克西奥是距离赫尔辛基最近的国家公园,这里最著名的恐怕还是全世界仅有的“会飞的松鼠”。我问JOE,有机会看到会飞的松鼠么? “一定能看到的! ”好一阵兴奋之后,他才说。“如果看不到,我们可以去森林中心看松鼠的标本, 因为那些会飞的松鼠大多都在夜间活动,其实我们很难看到的。” 好吧,原来芬兰人还是很幽默的。
秋天的森林里,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收获的味道,新鲜的负氧空气让我忍不住连连深呼吸。森林中的野生蘑菇和浆果真的好多,起初我们看到蓝莓蔓越莓蘑菇还会惊喜欢呼,特别是看到硕大的、艳丽的毒蘑菇时,总会第一时间扑上去拍照,并听着JOE大呼小叫让我千万不要摸这些艳丽漂亮的蘑菇。随着越来越深入森林,我的兴奋点也越来越高,只有看到稀有的云莓才会拿出相机拍照。而同行的JOE,大约是因为每个秋季都会来这里徒步采摘,非常有经验,沉着冷静,边走边告诉我,哪些地方容易有浆果,哪些地方容易有蘑菇,更重要的是哪些蘑菇有剧毒碰不得,哪些蘑菇有如迷幻药……当然,还有哪些地方一定不能去,因为会有蛇出没,在这种地方被毒蛇袭击可不是好玩的。跟着芬兰人在森林里徒步,不仅可以收获特有的新鲜浆果和蘑菇,收获可以洗肺的好空气,可以学到很多关于自然的知识,更关键的是收获了此后连续几日的好心情。
我们在森林中一路走一路采摘,收获颇丰。终于来到林中的一片开阔地中,这是森林公园专门为游人准备的野炊休息之地。不仅公园对游人免费开放,浆果蘑菇免费采摘,还免费为游人准备烧烤架、野炊区、儿童游戏娱乐区……这样的森林公园实在太贴心,或许也真的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在芬兰,自然与人本该就是彼此“相依为命”吧。
JOE打开他巨大的户外背包,以及手提的工具箱,我立刻就惭愧起来!JOE的背包里几乎什么都有……煎锅、烧水壶、开水壶、咖啡、水杯、处理蘑菇的刀具……当然还有他自己做好的面包甜点, 一应俱全。走了许久,见到这阵势,我瞬间饥肠辘辘。JOE熟练地切好了蘑菇,点好火,煎锅里放好黄油。野生新鲜的蘑菇放入锅中,立刻散发出前所未有的香味,那种纯净的蘑菇香味,是人工培育的蘑菇绝对无法企及的。 伴着香浓的咖啡、美味的面包,高负氧离子的空气、明媚的阳光,这一餐,对于我,是如好空气一般弥足珍贵的,任再高端的餐厅,也无法烹调出这样的美味。感谢我们爱生活会生活的可爱的JOE!
品味美食间,抬头张望,我们野餐的这片区域,有森林,有湖泊,有木屋, 湖水中倒映着树木和白云的影子,如果我们不说话,静谧得只听得到鸟鸣。我把用手机拍的照片给JOE看,他笑笑说,在赫尔辛基,这是典型的社交媒体照片,每到秋天,这样的照片就会弥散在朋友圈中,你就会知道,大家都出去度假,去森林,去湖泊,去与自然零距离接触了,那是绵延无尽的幸福感与对生活最质朴的热情……纯净的自然,真的是上天赐给赫尔辛基人最好的礼物。
坦佩雷 从工业到自然
坦佩雷显然与芬兰所有其他城市都不同。 走进市区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红砖建筑,即便在市中心,你都可以看到高耸的烟囱。是的,坦佩雷是芬兰最著名的工业城市,曾经繁荣的工业发展,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很多烙印,但是,不得不承认,芬兰人为了保护他们纯净的自然,始终拥有着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于是,坦佩雷的工业区,如今改造成为这座城市最有情调的一隅,参观这里的工业区,甚至成为游客的必修课。
如果你问当地人,最好的餐厅、博物馆,甚至酒店在哪里,得到的答案,大约都会是工业区。
漫步于砖红包围的工业区,蓝天白云小桥流水,与红色的建筑相映成趣,照片拍出来非常好看,几乎是360度无死角。如果不是偶尔路过的烟囱提醒我们,大约真的不会想到这里曾经工厂云集。跨越小河,连接建筑之间的小桥上,满满当当地被按耐不住浪漫和激情的人们锁上了很多爱心锁,酒吧中飞扬的音乐与水闸前的流水声组成奇妙的交响乐,漫步在这样的浪漫“工业区”,我真是忍不住要停下脚步,关掉相机,找一间咖啡馆坐下来,慢慢享受这样的时光。
在一家工厂高高的外墙旁,我偶遇了一群正在涂鸦的年轻人,他们是艺术系的大学生,正在这面墙上涂鸦他们的创作,涂鸦上的内容很卡通,很奇幻。据说,当地政府划出几块区域的墙面和路面给专业的涂鸦艺术家创作,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氛围。端着杯热咖啡,我坐在路边看这群年轻人创作,忽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城市涂鸦, 一座对涂鸦宽容的城市一定是充满浪漫气息的, 而一座涂鸦水平很高的城市注定是充满艺术氛围的。
工业区的建筑群中,有很多有趣的小博物馆和画廊。这一次,我选择去看看据说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家“间谍博物馆”。它被淹没在工业区的咖啡馆和餐厅中。间谍博物馆仿佛是故意营造惊悚的气氛,还真有点不好找呢,问了不下8个路人之后,我终于摸进了博物馆的大门。博物馆虽然不大,但里面真的可以看到很多间谍用品,从早期的迷你小相机,到现代的高科技用品,一应俱全。还有介绍著名的间谍以及间谍技术的内容,整个参观过程,就像看一部间谍电影,竟也让我想起了许多希区柯克的电影桥段, 不过最值得称道的是,博物馆居然有详细的中文介绍呢。 其实坦佩雷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博物馆。 孩子们喜欢去的姆明谷博物馆,那是姆明作者Tove Jansson捐给这座城市的礼物,收集了很多姆明创作手稿。2014年,是ToveJansson诞辰100年,博物馆也有很多有趣的活动举办呢,各种宣传创意海报随处可见。
中国人最有兴趣的,应该是那座列宁博物馆,虽然很小,但是同样收集了很多关于列宁的各种珍贵历史物件,而且很用心地每个季度都会更换一些,丰富一些参观者新的兴趣点。每次到这里,都会遇见不少国内的同胞,倍感亲切。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这座城市是列宁同志喜欢的城市,列宁和斯大林第一次相遇,不是在俄国的某座城市,而是在坦佩雷。
参观过坦佩雷的几座博物馆,你会发现芬兰人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细致和认真。即便最小的游客罕至的博物馆,都会很仔细地为每件展品加上编号,用多种语言做一本厚厚的说明,游客来参观,可以选择任何看得懂的语言,几百年没有讲解员,不论你来自地球的哪个角落,你都可以参考这本说明,一个人慢慢参观。
在坦佩雷,有一件事不可错过,就是到Pyynikki Observation Tower去俯瞰这座城市。有些人独爱这座塔,因为这座168米的塔是北欧最高的塔,但它的塔顶是有玻璃的,拍照总有反光。位于Pyynikki山顶这座塔,塔顶是个露台,可以毫无遮拦地俯瞰城市。从中央广场坐bus,十几分钟就可以来到这座城市中的森林公园,许多当地人在清晨或者周末都来到这里徒步健身,一派和谐自然的快乐景象!从bus站走到这座塔的路上,我居然又看到了蔓越莓,赶紧摘下来吃几颗,甘甜中略带少许的酸。想在国内,随手摘路边的野果来吃,怕是不可想象的吧。这真的是我热爱芬兰的理由,人与自然,浑然一体,没有距离。
登塔之后,不要忘记在塔下的idyllic café喝上一杯咖啡,他们家的甜甜圈味道非常独特,据说是专利秘方,被评为全程最好吃的甜甜圈呢。不怕麻烦的,更可以把这独特的甜甜圈当做手信带回国,这必定是最好的手信无疑!
图尔库,最古老的城
教堂城堡奥拉河,河两岸的餐厅酒吧博物馆,几乎就代表了图尔库的一切。
作为芬兰最古老的城市和旧都,图尔库有着中世纪古城该有的一切:一条蜿蜒流过的奥拉河、一所象征宗教权利的大教堂、一座保护着城市的堡垒和一个巨大的贸易市场。沿着奥拉河,从大教堂走向城堡,几乎就走过了图尔库这座城市。这座城市所有的历史、宗教、集权、乃至百姓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几乎全部集中在奥拉河两岸这几公里的道路两旁。
且不提大教堂和城堡,河岸两侧那些丰富多彩甚至光怪陆离的博物馆就足够人们流连,还有更多老建筑改造的餐厅、酒吧、咖啡馆,总有一个地方会令你驻足不想离开。于是,在图尔库的每天,我都会在奥拉河的两岸穿梭无数次,有时是左岸咖啡馆,有时是右岸的博物馆;可能是左岸的集市和广场,可能是右岸的餐厅。每一次驻足,都意味着一次对奥拉河的穿越。我喜欢这样的穿越,仿佛河上的每座桥都有不同的性格。我最喜欢图尔库人富有诗意的设计,居然在一座桥的中间,设了几只彩色的木座椅,行人可以坐在桥的正中,慢慢欣赏两岸的风景,一边是高耸的大教堂,另一边是雄伟的城堡,而奥拉河慢慢从脚下流过,河中正有野鸭嬉戏,多么浪漫恬静又贴心的想法!
Martinsbron是奥拉河上的最后一座桥,再向西,摆渡船就是来往人们的惟一交通工具。往来于两岸的轮渡fori,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2分钟,但能坚持一百多年免费为市民和游人服务,时间之准时,服务之周到安全,都令人咋舌。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图尔库,一定记得来乘坐一下这里的摆渡船,忘记时间,忘记拍摄,在奥拉河两岸来回穿梭,犹如穿梭在百年的时光里!
图尔库的集市广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只要天气晴好,就会有市民来市场广场摆摊。多数商品都是有机食物,各种浆果、蘑菇、应季的蔬菜,大自然的赠与是摊档上的主角。一个卖蘑菇的本地人,摊档上不仅摆着各种蘑菇,还有一张张卡片,教大家识别各种毒蘑菇,见我拍照,还做出搞笑的表情,希望更多的中国游客可以见到他和他的蘑菇。我在集市上还经常遇到老师带着孩子们上市场课,这可真是门有意思的课! 老师说,不管孩子们将来做什么,都必须最先学会基本的生存本领。 教育原本就该是教会孩子们生活的,而不是教人学会那些晦涩的却永远无处使用的奥数吧。逛累了,找个台阶坐下歇脚,身边的一个女孩非常认真地数钱买菜,并且认真地告诉我, 蘑菇是奶奶喜欢吃的,胡萝卜买给妈妈的……看,小小市场课,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生活能力,还从内心体现了孩子们从小培养起来的爱心,这多么好!
离开集市广场,我要去探寻著名的“老银行”和“老药房”。 当然,它们既不是真的银行也不是药房,而是几家大名鼎鼎的酒吧!图尔库真的很有多家这样的酒吧,它们都改造自老建筑,曾经是历史感十足气氛超棒的银行、学校、药房、书店……最有意思的,还是这家现在叫做滑铁卢(Waterloo)的酒吧,内部空间非常局促,大约只能坐几个人,它居然改造自早年的公共厕所!只能佩服图尔库人的创意和想象力了! 重口味的你,一定别错过体验坐在马桶上喝啤酒的感觉呀! 当然,在众多改造酒吧中,我最喜欢的是这家旧书店改造的漫画酒吧,这里依旧很多各种书,只是所有书都是漫画,有昂贵的古老的千金难寻的漫画书,也有最新最潮的漫画书。如果你在这里遇到一些漫画中的人物,不用惊奇,那或许是喜欢漫画的人在这里玩儿自己的Cosplay吧。
白天转市场博物馆,晚上逛酒吧看夜景,图尔库这座古老的芬兰城市,充满活力,入夜,依旧无眠。
罗瓦涅米,大名鼎鼎的圣诞老人和他的邮局
如果芬兰北部拉普兰省众多的目的地中,只能选择一个,毫无疑问,我必须建议你选择罗瓦涅米Rovaniemi。这座名字念起来有些拗口的芬兰小城,是世界上惟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城市。二战期间,这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几乎被夷为平地。战后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担起了重建城市的重任,也足见这座城市在拉普兰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芬兰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不过,罗瓦涅米最吸引游客的都不是这些,而是位于罗瓦涅米以北8公里处、北极圈上一个小村庄,因为它的主人是圣诞老人。其实,北欧五国都有各自的圣诞老人村,即便是在芬兰,圣诞老人村也不止一个。不过,建于1985年的罗瓦涅米圣诞村,因为1995年圣诞节前夕,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将一封发给圣诞老人的贺卡寄到了罗瓦涅米,于是几乎全世界都慢慢默认,圣诞老人的故乡就是芬兰的罗瓦涅米,而芬兰的圣诞经济也从此如火如荼。
罗瓦涅米的一切都打上了圣诞老人的烙印……入住的酒店,叫做santa 酒店,餐厅提供驯鹿美食,北极博物馆里也少不了圣诞的传说。而圣诞老人村则成为一年四季的旅游热点。
北极圈线刚好穿圣诞村而过,村内的各种纪念建筑,纪念碑、路灯、圣诞老人办公室,都在这条线上。尽管已经深入北极多次,行踪早已比这条线更北上千公里,但看到北纬66°32’35″的字样,心里依旧有些激动。高耸的地标显示,这里距我的家乡北京6680公里。
在圣诞村的时间总是匆忙,在写着北纬66°32’35″的极圈线拍照再拍照,然后到圣诞邮局忙着给无数亲朋好友写明信片,你能想象寄明信片花掉几十欧元的情景么?虽然有点手忙脚乱,但想到他们能收到来自圣诞老人村的祝福,忙乱一点总是值得的。一阵忙乱之后,就是与圣诞老人的合影时间啦,尽管十年间,与老爷爷合影的价格已经翻了一倍,但人们依然趋之若鹜,因为这可是绝对原装正版的圣诞老人呀!
其实在罗瓦涅米,在凯米河上开水上摩托艇也是件非常刺激的事。凯米河给了这座城市无穷的乐趣,人们冬天在结冰的河上玩儿雪地摩托,夏秋季就在河上玩儿水上摩托,飞驰在水上,任水花和风浪捶打在身上,速度与激情的碰撞,绝对让你肾上腺素急速上升。
或许是白天跟圣诞老人许愿灵验了, 那个10月中旬的夜晚,我们真的在罗瓦涅米看到了极光!起初还是淡淡如云,到后来就散发出各种粉红翠绿的光,即便那晚的月光如此皎洁、即便城市的灯光如此明亮,极光依然如约而至,令同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激动万分。
仅仅为了这来自天籁的神秘绿光,此行罗瓦涅米就是绝对值得的!这座城市,因为圣诞老人、因为极光,会永远让我念念不忘!
回到北京,时差还未倒过来,就收到 carol 老太太发自哥本哈根的邮件。好久没联系了,老太太可还好?急忙打开邮件,寥寥数语,已让我泪水盈盈:亲爱的,很久没来哥本哈根了吧?很想你,我家里永远都会留着房间,等你来。
Carol是我在赫尔辛基住过的家庭旅馆的主人,原本并不喜与人交往,就是这样一位不善言辞的老人,曾经万里迢迢寄给我亲手制作的丹麦曲奇,只因我曾经提过我喜欢……
由此我知道,我为什么如此喜欢将我在路上的梦,托付给许多像carol一样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