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它不仅可以及时检查学情,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本文主要从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意义及策略和技巧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存在问题 提问意义 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中师生间最有效的互动活动,它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授课的重点、难点,使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中完成。如何使课堂提问发挥应有作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笔者将与大家共同探讨的内容。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课堂提问的内容杂乱无章。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英语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及原则缺乏研究和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教师随意地、例行公事地提问,学生缺乏思考和主动参与的动力,只是被动地答;实际提问内容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密切,缺乏实用价值,没有针对性。所提问题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师生间却很少有互动和交流,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
2.课堂提问的方式处理不当。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问题提出以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准备。但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怕耽误上课时间,当学生稍微迟疑或不能及时作答时,便喜欢采用“直接告诉式”教学法,把语言教学作为一种符号系统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不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自己思考、体会、归纳和总结,学生只是无奈被动地接受。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一言堂”,当然也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3.课堂提问中的不良现象。
有些教师上课,可能出于从降低难度的角度考虑,默许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候捧着课本念。虽然学生也花了一定时间寻找答案,但并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而常常把包含答案的整个句子念出来,答案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拖泥带水不简洁。导致学生养成不良学习习惯,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无法真正开口“说话”。而且这种回答并不完全符合问题的要求,要鼓励学生把课本合起来,经过思考、整理得出的答案才更加系统、完善,使用的语言才更加准确、到位。
二、课堂提问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不仅能激发兴趣、启发思考,还能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捕捉有效的教学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2.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
师生在教学中,存在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下实现的。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进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化、具体化,而目标明确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精彩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学生会主动、积极地阅读语篇信息,理解语言现象,解决语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因而会有强烈的成就感,学习兴趣浓厚,长此以往,学生还能形成较好的自学能力。
三、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1.目标明确,层次清晰。
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对课堂提问进行充分的前端设计,课堂提问时往往忽略语篇文本的内在联系,随意提问,导致所提问题杂乱无章,缺乏应有的层次感。因此,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有总的设计目标;在备课时要尽力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需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地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从而体现知识结构和文本内容的紧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
2.难度适当,因人施问。
赞可夫认为,对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我们的问题设计也应如此。首先,所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当,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既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又不能让学生不动脑筋就轻易答出,只有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尽量使所提问题符合提问对象的语言水平。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如只提优秀学生,一般的学生就会觉得反正与我不相干,把自己当做学习的局外人和旁观者,从而丧失回答问题的主动性。
3.角度新颖,适时提问。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喜闻乐答。其次,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合时机的勉强提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不能把握学生的思维流向,其效果往往欠佳。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很想弄懂但无法弄懂,很想说出来却无法说清,这时就是提问的最佳时机,教师应立即抓住这些机会。
4.及时反馈,适度表扬。
学生回答问题是一种自我表现的行为,他们期待别人的重视和信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对没有及时作答或答错的同学,教师可加以启发和提示,可通过重复问题或采用分解问题的方法化解问题难度。为了增强他们的信心,要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课堂用语,例如:Try it again! Don’t be nervous! Don’t give it up! Very good ! That’s right ! Well done!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不要让学生有挫败感。总之,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及时恰当地对其答案进行评价。教师的表扬,会像照亮他们前进的灯塔,给他们目标、信心和动力。
总之,课堂提问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手段。它既可以及时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又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围,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因此,把握并运用好课堂提问,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当做到。
参考文献:
[1]万琰.谈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提問.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
[2]徐育兵.课堂提问初探.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
[3]史道群.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存在问题 提问意义 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中师生间最有效的互动活动,它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授课的重点、难点,使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中完成。如何使课堂提问发挥应有作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笔者将与大家共同探讨的内容。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课堂提问的内容杂乱无章。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英语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及原则缺乏研究和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教师随意地、例行公事地提问,学生缺乏思考和主动参与的动力,只是被动地答;实际提问内容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密切,缺乏实用价值,没有针对性。所提问题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师生间却很少有互动和交流,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
2.课堂提问的方式处理不当。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问题提出以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准备。但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怕耽误上课时间,当学生稍微迟疑或不能及时作答时,便喜欢采用“直接告诉式”教学法,把语言教学作为一种符号系统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不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自己思考、体会、归纳和总结,学生只是无奈被动地接受。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一言堂”,当然也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3.课堂提问中的不良现象。
有些教师上课,可能出于从降低难度的角度考虑,默许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候捧着课本念。虽然学生也花了一定时间寻找答案,但并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而常常把包含答案的整个句子念出来,答案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拖泥带水不简洁。导致学生养成不良学习习惯,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无法真正开口“说话”。而且这种回答并不完全符合问题的要求,要鼓励学生把课本合起来,经过思考、整理得出的答案才更加系统、完善,使用的语言才更加准确、到位。
二、课堂提问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不仅能激发兴趣、启发思考,还能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捕捉有效的教学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2.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
师生在教学中,存在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下实现的。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进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化、具体化,而目标明确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精彩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学生会主动、积极地阅读语篇信息,理解语言现象,解决语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因而会有强烈的成就感,学习兴趣浓厚,长此以往,学生还能形成较好的自学能力。
三、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1.目标明确,层次清晰。
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对课堂提问进行充分的前端设计,课堂提问时往往忽略语篇文本的内在联系,随意提问,导致所提问题杂乱无章,缺乏应有的层次感。因此,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有总的设计目标;在备课时要尽力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需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地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从而体现知识结构和文本内容的紧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
2.难度适当,因人施问。
赞可夫认为,对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我们的问题设计也应如此。首先,所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当,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既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又不能让学生不动脑筋就轻易答出,只有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尽量使所提问题符合提问对象的语言水平。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如只提优秀学生,一般的学生就会觉得反正与我不相干,把自己当做学习的局外人和旁观者,从而丧失回答问题的主动性。
3.角度新颖,适时提问。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喜闻乐答。其次,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合时机的勉强提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不能把握学生的思维流向,其效果往往欠佳。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很想弄懂但无法弄懂,很想说出来却无法说清,这时就是提问的最佳时机,教师应立即抓住这些机会。
4.及时反馈,适度表扬。
学生回答问题是一种自我表现的行为,他们期待别人的重视和信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对没有及时作答或答错的同学,教师可加以启发和提示,可通过重复问题或采用分解问题的方法化解问题难度。为了增强他们的信心,要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课堂用语,例如:Try it again! Don’t be nervous! Don’t give it up! Very good ! That’s right ! Well done!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不要让学生有挫败感。总之,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及时恰当地对其答案进行评价。教师的表扬,会像照亮他们前进的灯塔,给他们目标、信心和动力。
总之,课堂提问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手段。它既可以及时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又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围,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因此,把握并运用好课堂提问,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当做到。
参考文献:
[1]万琰.谈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提問.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
[2]徐育兵.课堂提问初探.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
[3]史道群.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