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一时失足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y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学生一时失足,我们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给予怎样的态度。我想班主任既是教育的权威者,更是心灵的好捕手。单纯尊奉师道尊严,只会“四面楚歌”、“怨声载道”。学生处于情感瓶颈期,青春期的萌动自然引发男女生接触过密。班主任成功疏导学生由个人的狭窄天地回归群体的广阔天地。关注性引导必不可少,“明察秋毫”;鼓励性引导更不可少,“春风化雨”。既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又“达则兼济天下”。分析到学生个体性格、事件背景、发生方式,以包容的心态、睿智的教育赢得了学生的极大信任,形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妙。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青春期;情感;疏导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一、事件
  一本来历不明的“隐型情书”。
  下午眼操过后,我与全班同学一起清理教室卫生。整理学生书柜时,无意中发现暗藏在教科书里的一本橘红色小说,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翻开这本书,几乎每一页上都有对文章的批注,语言时而温婉时而豪爽。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更好奇地分析起这些文采卓异的批注。仔细看来,两种风格的字体有所不同,并有一些符号,借助对小说文字的点评字里行间互倾爱慕之情与想念之意,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本来历不明的“隐型情书”,这是一种新形式的“鸿雁传情”。这两名批注者是谁呢,我开始在记忆库中寻找全班同学上交作文时的笔体,初步判断是班级的两名同学。女生学习较好,男生成绩一般。后经过比对试卷、核对字体,确定就是这两名同学。这件事发生之后,我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是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们,并树为典型,还是根据其性格与发生方式,低调处理,看样子两人还在萌芽阶段。我给两名学生的家长打去电话,问询他们有无发现孩子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回答是在家更喜欢独处了。于是我决定亲自出马,实地考察,当晚放学后,我“潜伏”在后,发现两人一起约好走出校园,并在父母接送时提前分开,以作掩饰,这就更确定了两人的亲近关系。在此之前,曾从学生那里了解到这名女同学产生过厌世心理,并有过激放弃行为。当天晚上,我辗转反侧,反复权衡之后,决定各个突击,低调进行。于是与两人分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等“对话”、尊重“交流”。之后他们哭诉承认,是一时失足,才会有情感的过分亲近,并决定悔过,全面回归学习,并制定了期中考试成绩目标。原以为两名学生主动承认是何其难,但事实证明,只要春风化雨,走入他们的内心,没有攻不破的难关,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温柔的力量。谈话过后,他们努力学习,并在班团活动中主动承担任务,表现突出,性格更开朗了,对同学更热心了,不再沉迷于两人局部的快乐。科任老师都夸赞其学习状态好,劲头十足。期末考试,两人均有三、四百名的提高,成绩可喜。家长打来电话,十分激动地对我说,我拯救的不只是孩子的成绩,更是孩子的生命。因为这名女同学得知我知道事实时,产生过如果事情公开就轻生的念头。经过如此细腻的开导,让她从一潭死水中活了过来。
  二、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位优秀的心里辅导教师。走入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因人施教,才会取得教育上的最佳成果。这件事的成功处理得益于几个对策。
  一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及时抽查有无与学习无关的报纸杂志小说。语文教师更承担着检查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是否合理的任务,因为大部分书籍是文学性的,其中那些思想性、艺术性不高的书籍,只能毒害青少年的思想,甚至使之趣味低俗。学生将精力投入其中,严重影响身心发展,对学习专心性、学习投入性都有很大冲击。抽查出的小说杂志,不只要单纯没收,更要关注书籍中有无反映学生思想的字句,不放过一个蛛丝马迹。二是做个细心的教师。本次事件的秘密“破案”得益于能够准确辨认学生的笔体。随着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我更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弘扬,个性化的表达,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用真情去动人,用真理去服人。在课堂上,经常设置一些与文本学习有关的练笔活动,比如《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学习过后,让学生真情感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在凝重的音乐背景渲染下,学生动笔写下对荆轲这位虽败犹荣的失败英雄最深情的表达。之后整理出优秀感悟,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学习。作为班主任,关注了学生思想的同时,自然也关注到了学生的笔体。其次在历次大型考试后,我都与写作者一一分析他们的作文,更加深了字体印象。班主任要具有超强的笔迹识别能力,方从细枝末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据这两名同学反映,秘而不宣地根据笔体准确判断“案情”,是他们最为钦佩的一点。三是注重个体性格分析。不能单纯顾及班主任的威严,高高在上,动辄“杀一儆百”,不依不饶。尤其是那些心理素质差、出发点善良而犯错的孩子,更要因材施教,不能全盘否定,抑或揠苗助长。四是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走入他们心灵的世界,发现他们内心世界鸟语花香的美好,才会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尽快振作。亲其师,信其道,如若与学生心灵天壤相隔,永远站在心灵的门外,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心灵捕手”、是“灵魂的工程师”,有着管窥蠡测的细致,工作中有的放矢,教育时收放自如,语言上婉转得体,思想上高屋建瓴。
  三、总结
  当学生一时失足,我们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给予怎样的态度。我想班主任既是教育的权威者,更是心灵的好捕手。单纯尊奉师道尊严,只会“四面楚歌”、“怨声载道”。此案例属于典型的学生情感瓶颈案例,青春期的萌动自然引发男女生接触过密。班主任成功疏导学生由个人的狭窄天地回归群体的广阔天地。关注性引导必不可少,“明察秋毫”;鼓励性引导更不可少,“春风化雨”。既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又“达则兼济天下”。分析到学生个体性格、事件背景、发生方式,以包容的心态、睿智的教育赢得了学生的极大信任,形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妙。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其他文献
比特币技术发展迅速,交易规模逐步攀升,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比特币技术具备去中心化和匿名化特征,使得比特币交易者的身份难以识别,为不法行为(如毒品交易、比特币勒索病毒等
虽然德育不是万能的,但德育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必须回应这种美好期待。事实上大家也在改进工作,探索更有效的德育运行模式以回应期待,其中行动德育运行模式是一种有效探索,在
【摘要】兴趣是激发学生掌握知识、探寻真理最主要的内部动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进入乐学、会学、好学的境界。  【关键词】课堂教学;中学生;语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托尔斯泰认为,所谓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并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让学生明白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的
<正>对于幼儿在餐桌上的表现,家长们往往会关注孩子吃得多不多,吃得好不好,却忽略了礼貌礼仪方面的习惯养成。从小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有助于孩子像成人一样独立、快乐地吃完
期刊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到医院就诊的骨科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纳入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
《史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用生花妙笔塑造了一系列形象各异的人物。本文运用悲剧理论,从人物性格的视角切入,对项羽的性格悲剧试做分析。
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启蒙阶段,培养勤思敢问的能力应从小时抓起,从问题意识的培养着手。从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创设质疑思想,使学生敢问、提供充沛的学习思考时间让学生质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