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生成绽放课堂别样精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6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动是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是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及时把握课堂互动生成的课程资源,自主构建富有灵性的课堂,创造思维飞跃、个性张扬的别样精彩。
  一、激发兴趣,唤起热情
  营造一个与音乐情绪相符的环境气氛,让学生随着音乐“动”起来,使学生视听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反应能力,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如:苏少版二上《秋虫音乐会》激趣教学片断:
  1、让学生看图,想一想,你会哪些秋虫的叫声,想两句来听一听。
  2、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来模仿节奏。
  3、引导:教师示范,可以把x.x看成x.ox来打,把xxx看成xx ox来打,把x.x看成 x.xo来打。
  4、先用手或鼓在锣和钹等能延音的乐器上演奏,注意消音动作。
  5、教师在钢琴上奏,听一听,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6、自已练习找拍点。然后交流比赛。
  7、多媒体播放秋虫的叫声,让学生仿作节奏练习。
  实践证明,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大大降低了击奏难度,同时也消除了他们的恐惧心理。这样的节奏练习,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音乐感受力以及综合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人在课堂以及课外椤鼓队训练的教学实践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二、自主合作,活跃气氛
  教师要放低姿态凸显学生的发现能力,每上一堂新课,要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那些地方是明白的,哪里是不太明白的,如何能弄明白,哪里是不懂的,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发现不足,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达到双赢。可以让学生站在讲台,亲身体验教师角色,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开发学习潜能;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教课中的优缺点,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如苏少版《儿童团放哨歌》教学设计片断:
  1、放课件观看影片《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鸡毛信》片段。问:这些小英雄们表现怎样?(生答机智、顽强、勇敢、……)
  2、听歌曲:《儿童团放哨歌》说感受
  3、节奏练习:模仿拍击节奏,找找歌曲中的附点节奏,读一读。教师奏曲子,学生读歌词。
  4、分句摹唱。让优生带着其他同学唱,教师弹琴伴奏,可用对比方法、声音、速度、感情的变化。
  5、创编活动:学生自己歌表演,然后加上打击乐器伴奏进行演唱。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问题时,要启发学生着眼目标、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有问题时,老师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学生不了解解决问题的意义或遇到思维障碍,老师要用情境创设法、言语激励法等让学生了解其意义。
  三、以赛促学,二次创造
  小学生乐于比赛,因为他们的好胜心很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和创造中,可以让学生到台前表演,可以分组抢答,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争夺流动红旗,从而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如苏少版五上《理解多好》教学片断:
  1、讨论:在与他人相处时,遇到了问题,会怎样处理?听范唱,说说歌曲的情绪。
  2、下滑音练习:
  用俏皮的、可爱的感觉来唱一唱下面的几个字。“翘”——爸爸气得胡子翘;“爱笑”——和同学一起欢乐又爱笑;“花鸟”——美好的校园有花也有鸟。学习“D.C.”“Fine”“‖∶∶‖”等反复记号:找出歌曲中的这些记号按正确地顺序演唱歌曲。
  3、表演歌曲内容。
  4、依乐填词,表现你的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创造,可以分阶段设计依乐填词、依图配乐、依乐说文、依文演乐活动,让学生体验二次创造的乐趣。
  总之,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体验情感、参与学习、激发互动,创造一个便于思维飞跃、个性张扬的广阔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生成而变得灵动、鲜活、美丽!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一、亲近大自然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他们总是乐意用自己的双手、双脚、眼睛、嘴巴、鼻子等去探究大自然,然而有的父母因为工作忙等原因,无法经常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比如阳春三月,我们可以带着幼儿在草地上自由地走一走、跑一跑,甚至让他们打个滚;炎炎酷暑,可以一起坐在大树下乘凉,一边听着老师
教师要针对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来设计适合使不同学生得到相应发展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1、创设操作情境,
小学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不易理解,较难记忆。且学生接受新知的水平各有差异,教师应逐步让学生掌握英语各项知识和能力,针对学生特有的英语学习习惯,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要的学情分析,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提问,师生对话的方式,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细心的观察,学生在平常的英语学习上的学习状况,师生之间加强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
布鲁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教师更不能追求所谓的实验结论而忽略学生的想法。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生成性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
小学科学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