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动手实践,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599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该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数学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亲身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才会灵活运用知识去研究问题,最终达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研究数学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关键在于理解,在透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兴趣,才会认真去研究和探索数学问题。因此,在數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学习数学的心理。
  小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对一切未知的事物很容易产生好奇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机会放手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就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真地、反复地去观察、思考、研究和讨论,最终找到数学问题的正确答案。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今年1~6月份家庭水费、电费的支出情况,课堂上我让他们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弄清楚家庭1~6月水费、电费的增减变化情况,同时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学生在调查、制图、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明白了数学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习兴趣大增,于是积极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课堂教学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他们主动参与探索、认真研究,教师必须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传授变成有趣的、快乐的探索活动,学生才会在活动中认真研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才会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明白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知识的理解。然后才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拿出4组不同长度的木条(单位:厘米):6、7、8;4、5、9;3、6、10;8、11、11。然后我让学生用每组木条摆一摆,看看哪组的木条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同时要注意观察:你会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学生通过摆一摆,会发现第一组和第四组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第二组和第三组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我再让学生分别填写表格,比较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关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认真比较、研究和交流汇报,最终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通过摆一摆、填一填、比一比、议一议,学生真正理解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如何判断怎样的三条边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奠定了基础。
  三、动手操作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能够解释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数学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实验、演示和交流,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着力研究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了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我出示了一道题目:一条小路长20米,每隔2米植一棵树(两端都要植),需要植树多少棵?我先让学生画一画,通过画图理解植树间隔长度和间隔数的含义,再让学生算一算、议一议,知道植树的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即“两端都植”的植树棵数一间隔数 1,而间隔数一路长一间隔长度。这样,学生通过画图和分析,很快就能找到植树问题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了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机会,合理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正确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这样,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量角器,只有一副三角板,你能否利用三角板画出一个120°的角?请你动手操作一下,并把你的画法与其他同学分享。
  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和画一画,很快就有了不同的答案:
  学生1:用三角板中90°角和30°角拼成一个120°的角。
  学生2:用三角板的60°角连续拼两次,就可以拼成一个120°的角。
  学生3:我先画一个平角,然后以平角的一条边为边,画出一个60°的角,平角减去一个60°的角,剩下的角就是120°的角。
  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动手操作,积极研究和探索问题,并将操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明白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只要多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综上,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真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拥有一颗与学生同欢共喜的童心,揣摩学生的喜怒哀乐,根据学情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想方设法精心设计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主体意识,让识字教学更多乐趣,让学生的识字学习更加轻松高效。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妙招;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
本报讯 6月12日-28日,2019年上半年广东省钟丽香名校长工作室学员专项研修活动如期舉行。此次活动通过课例研讨、经验分享和诊断反馈等方式,围绕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开展研修活动。通过诊断交流进一步更新工作室成员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观念,充分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活动邀请广东省家校合作教育学会张国超博士、《中国教师》杂志社广东记者站黄永光、杨鑫老师、广东教学报社刘思
【摘要】加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继承和发扬,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着眼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文中阐述了丰富校园文化、创建特色活动、挖掘课程资源、拓展教育途径等体验式教育活动,增强学校美德教育实效的做法,呈现一个多方位、立体的美德教育模式。  【关键词】小学生;体验式活动;美德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代代相传。加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中华民族
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教材 :北师大版教学五年级上册45至46页内容。  教具准备:多种颜色笔(板书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堂通过多媒体播放小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熊出没》故事片段创设场景,引出数学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引出课题“找最大公因数”,再通过分组探究等、小游戏环节学习和巩固知识,以完成教学目标。开展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本节课应用多媒体软件创设情境和布置练习,但由于多媒体信息量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大量产生和快速流动,促使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英语教学也深受大数据的影响,同时,教师要与时俱进,学习和领悟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本文以翼课网数据为例,阐述大数据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信息;大数据;初中英语教学;翼課网  一、引言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就意味着大数据时代的开始了——数字
[摘 要]幼儿社会性发展及教育是幼儿个体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家庭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场所。就个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与他人、与家庭、与环境的各种关系受到熏陶和教育,其社会性日渐占据上风。幼儿园是幼儿進入社会生活的第一站,幼儿开始生活在同伴关系、师幼关系等关系网络之中,不再像家庭中那样居于中心,而只是众多成员中的一个,那么,如何让幼儿在新的群体中有效活动,怎样与人和谐相处,都成为幼儿直面的
【摘要】在小学的教学内容中,语文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教育部非常重视的重点工作,是很多教育者一直以来也比较关心的教育内容。小学的语文课堂实践中的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在课堂上需要打好语文基础。因为现在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着,信息时代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很多含有教育意义的信息技术被列入“新课标”的改革当中去,国家提倡要不断地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现在,在小学的语文教学的改革的道路中,教育部门需要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趣味教学法、引入相关游戏活动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教师不仅应该灵活使用游戏手段,也可以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有趣的课堂导入环节等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提升身体素质机能。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教学  兴趣是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原动力,也是推动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先导。体育课程是小学阶段重要的非文化课程之一。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及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信息技术被不断地引入教育教学当中,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其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促进有效结合的方式,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
【摘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常出现教师“独白式”授课,教学中对话缺位、对话失真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在对话课堂中运用“师生同盟”教学模式,即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而以联盟的方式结成相互之间的动态联系。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显示出各自的角色、地位、行为方式和相互的态度。“师生同盟”教学模式旨在打破老师在讲台上讲与问,学生被动地听与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对话”真正走进课堂,融入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