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历来重视写字教育。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江苏省教委的领导下,江苏大地曾掀起过一轮又一轮狠抓写字教育的热潮,省教委提出的“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操,唱好歌,扫好地”的“五好要求”深入人心,一大批重视写字教育的典型学校和区域先后涌现出来。实践证明,对写字教育的投入和重视,有效地促进了江苏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为江苏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这种惯性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江苏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和广大教师。笔者受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委托,对江苏省小学开展写字(书法)教育进行了调研,现基于调研报告对具体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
一、江苏省小学写字(书法)教育的现状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江苏省小学写字和书法教育呈现出以语文课打基础,“写字小课”全面铺开,校本课程点状辐射,兴趣小组选优拔高以及社会办学对书法教育作补充的教育现状。
1.语文课是写字教育的主阵地
写字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课理所当然地成为写字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师也责无旁贷地成为写字教育的主力军。在江苏,将“识字与写字相结合”、“语文教学与写字教育相结合”,在语文课上围绕课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写字教学和训练,是全省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语文老师是写字教育的主力军。不少语文老师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对指导学生写字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大多数学校的写字老师由语文老师兼任,也有语文老师成为专职的写字老师。靖江城东小学的朱志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写字教学倾心研究,编写的《100个关键字写字要诀》的动画,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不可小看的15-20分钟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加强中小学写字教育,江苏的许多中小学,在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表中安排了15-20分钟的写字小课。课上以学生独立写字为主,教师只做个别辅导、点评。学生练字时,学校的广播喇叭播放一些古筝曲之类。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具有江苏特色的写字小课,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老师们认为这样做不仅补充了学生写字、作业时间不足等问题,而且还渲染和增添了校园文化气息。有老师认为,中午的写字小课对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也特别有效,“中午刚上学,学生的情绪是比较浮躁的,写字课的设立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心理准备,提高第一节课的效率。”再有,写字是一项实践技能,给学生“天天练”的时间,符合了技能形成的规律,对夯实学生的书写技能,提高书写兴趣,养成书写习惯帮助较大。
3.从校本课程中安排每周一节写字、书法课
长期以来,江苏积聚了一大批写字、书法传统特色学校,这些学校以振兴写字、书法教育为己任,积极开发写字、书法校本课程,并从校本课时中拿出一节来进行专门的写字、书法教学指导,一些学校还配备了专门的写字、书法专职教师,有的还组织校内外资源编写了专门的写字书法校本教材。如“全国写字实验学校” 南京市珠江路小学实行的写字教学全面铺开,提出“全面”“全域”“全程”的三全理念,立体建构写字教育的校本课程,编制了《快乐写字》校本教材:“微笑的横画”;“会顶碗的竖画”;“奔跑的‘人’字”;“弯弯月的卧勾”……这些名字,听起来生动,充满童趣。
(南京市珠江路小学写字教育的“三全”)
4.组建兴趣小组、社团进行提高型训练
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希望在写字、书法方面有所发展的兴趣追求,有的学校还专门组建书法兴趣小组、社团,聘请校内外学有专长的书法家或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专业、针对性强的书法辅导。这批孩子往往是书法报刊写字书法作品的主力作者和国内各种书法比赛的得主。
在提高训练的方式中,社会办学是值得重视的现象。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写字、书法重视,或者某些在写字上学有所长的学生要求进一步提高,社会上的书法培训班满足了这样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能够代表学校参加写字、书法类的竞赛并且获得较好奖项的80%以上在培训机构中学习。可以说书法培训机构解决了部分学生对高水平、更专业、多时间投入的需要,为书法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但目前社会办学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良莠不齐,一些培训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对写字和书法教育的实质有所扭曲,这是书法教育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
二、小学写字(书法)教育的江苏经验
1.发挥教材的引领作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在上世纪90年代江苏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写字教学的背景下诞生的,因此,这套教材成为注重写字教学的代表。写字姿势和习惯被安排进教材的“开学第一课”;怀素练字、邓小平爷爷写字的故事也被编入了课文;“两根柱子(阅读和习作)、一条龙(写字)”是教材的整体架构;“描红仿影”是教材教孩子写字的基本方法;教材在低年段还不吝篇幅呈现了基本字的笔画笔顺;为便于学生描仿,教材还创造性地采用书法家手写体作为学生的范字。这些安排,对引领教师重视写字、指导写字、提高写字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探索有效的写字教学的方法
“练字先练姿”—— 小学生学写字,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至关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学生写好字,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人写字,字也写人。”因此要写好字必先练好写字姿势。
(1)坐姿歌:(2)握笔姿势歌:
学写字,要注意,老大老二对对齐
身坐正,肩放平,指尖之间留缝隙,
双脚平放头微倾,指缝对准笔尖缝
眼离纸面一尺远,老三扛着笔杆起
胸离桌边一拳距,老四老五紧跟上,
指离笔尖一寸高,看谁写字最最棒!
静心凝神写好字。
“提笔即是练字时”—— 写字不光是写字课的事,写字教育也不光是语文学科的事,为写字而写字,不是写字教育的完整之意。因此,应要求学生,无论是写字练习还是作业作文,无论是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社会,只要他拿起笔来,就要努力把字写好。
“识写结合、描仿入体”—— 写字教学应当与识字教学相结合,但识写宜分部要求,小学低年级孩子初学写字,宜多识些,少写些。练习写字有很多传统的方法至今管用,如“描红”“仿影”“读帖”等,初学写字可以学习这些方法,也从描红仿影开始,逐步入体。“全国写字特色学校“徐州铜山市张集小学根据“识写结合、描仿入体”探索出读帖、观察感知;写,实践体验;评,即分析感悟的写字教学的有效经验。
3.通过活动推进写字教学
江苏省教研室至少每年召开一次写字教学研讨会,会议内容既有现场展示,又有经验交流,还有更深入的理论探究;江苏省教育学会每年举办全省写字(书法)教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江苏省考试院组织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南京市教育局举办的教师“三字一话”要求全科教师参加,大赛从万名教师中层层选拔,影响深远;为表彰先进,江苏七彩凤凰母语发展基金会先后对徐州市铜山县张集实验小学、靖江市城东小学等写字特色学校进行了人民币5万元的奖励。各级各类地区、学校开展的活动更是不胜枚举。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我省写字教育的强心剂!
三、小学写字和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写字和书法教育确实存在着被相对弱化,学生写字水平下降,写字习惯令人堪忧等问题。
1.写字教学被应试教育“绑架”
为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一些教师把大量做题、搞题海战术当作“提高质量”的法宝,学生的作业量远远超过了《中小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时间。学生每天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完成各科作业而“疲于拼命”,无暇顾及作业的规范、整洁、端正的要求,弱化了汉字书写的质量。教师对学生作业只关注“对不对”,不关注字写得“好不好”。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关紧要,对应试影响不大,更不论写字的姿势正确不正确了。
一、江苏省小学写字(书法)教育的现状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江苏省小学写字和书法教育呈现出以语文课打基础,“写字小课”全面铺开,校本课程点状辐射,兴趣小组选优拔高以及社会办学对书法教育作补充的教育现状。
1.语文课是写字教育的主阵地
写字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课理所当然地成为写字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师也责无旁贷地成为写字教育的主力军。在江苏,将“识字与写字相结合”、“语文教学与写字教育相结合”,在语文课上围绕课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写字教学和训练,是全省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语文老师是写字教育的主力军。不少语文老师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对指导学生写字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大多数学校的写字老师由语文老师兼任,也有语文老师成为专职的写字老师。靖江城东小学的朱志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写字教学倾心研究,编写的《100个关键字写字要诀》的动画,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不可小看的15-20分钟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加强中小学写字教育,江苏的许多中小学,在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表中安排了15-20分钟的写字小课。课上以学生独立写字为主,教师只做个别辅导、点评。学生练字时,学校的广播喇叭播放一些古筝曲之类。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具有江苏特色的写字小课,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老师们认为这样做不仅补充了学生写字、作业时间不足等问题,而且还渲染和增添了校园文化气息。有老师认为,中午的写字小课对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也特别有效,“中午刚上学,学生的情绪是比较浮躁的,写字课的设立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心理准备,提高第一节课的效率。”再有,写字是一项实践技能,给学生“天天练”的时间,符合了技能形成的规律,对夯实学生的书写技能,提高书写兴趣,养成书写习惯帮助较大。
3.从校本课程中安排每周一节写字、书法课
长期以来,江苏积聚了一大批写字、书法传统特色学校,这些学校以振兴写字、书法教育为己任,积极开发写字、书法校本课程,并从校本课时中拿出一节来进行专门的写字、书法教学指导,一些学校还配备了专门的写字、书法专职教师,有的还组织校内外资源编写了专门的写字书法校本教材。如“全国写字实验学校” 南京市珠江路小学实行的写字教学全面铺开,提出“全面”“全域”“全程”的三全理念,立体建构写字教育的校本课程,编制了《快乐写字》校本教材:“微笑的横画”;“会顶碗的竖画”;“奔跑的‘人’字”;“弯弯月的卧勾”……这些名字,听起来生动,充满童趣。
(南京市珠江路小学写字教育的“三全”)
4.组建兴趣小组、社团进行提高型训练
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希望在写字、书法方面有所发展的兴趣追求,有的学校还专门组建书法兴趣小组、社团,聘请校内外学有专长的书法家或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专业、针对性强的书法辅导。这批孩子往往是书法报刊写字书法作品的主力作者和国内各种书法比赛的得主。
在提高训练的方式中,社会办学是值得重视的现象。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写字、书法重视,或者某些在写字上学有所长的学生要求进一步提高,社会上的书法培训班满足了这样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能够代表学校参加写字、书法类的竞赛并且获得较好奖项的80%以上在培训机构中学习。可以说书法培训机构解决了部分学生对高水平、更专业、多时间投入的需要,为书法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但目前社会办学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良莠不齐,一些培训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对写字和书法教育的实质有所扭曲,这是书法教育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
二、小学写字(书法)教育的江苏经验
1.发挥教材的引领作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在上世纪90年代江苏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写字教学的背景下诞生的,因此,这套教材成为注重写字教学的代表。写字姿势和习惯被安排进教材的“开学第一课”;怀素练字、邓小平爷爷写字的故事也被编入了课文;“两根柱子(阅读和习作)、一条龙(写字)”是教材的整体架构;“描红仿影”是教材教孩子写字的基本方法;教材在低年段还不吝篇幅呈现了基本字的笔画笔顺;为便于学生描仿,教材还创造性地采用书法家手写体作为学生的范字。这些安排,对引领教师重视写字、指导写字、提高写字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探索有效的写字教学的方法
“练字先练姿”—— 小学生学写字,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至关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学生写好字,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人写字,字也写人。”因此要写好字必先练好写字姿势。
(1)坐姿歌:(2)握笔姿势歌:
学写字,要注意,老大老二对对齐
身坐正,肩放平,指尖之间留缝隙,
双脚平放头微倾,指缝对准笔尖缝
眼离纸面一尺远,老三扛着笔杆起
胸离桌边一拳距,老四老五紧跟上,
指离笔尖一寸高,看谁写字最最棒!
静心凝神写好字。
“提笔即是练字时”—— 写字不光是写字课的事,写字教育也不光是语文学科的事,为写字而写字,不是写字教育的完整之意。因此,应要求学生,无论是写字练习还是作业作文,无论是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社会,只要他拿起笔来,就要努力把字写好。
“识写结合、描仿入体”—— 写字教学应当与识字教学相结合,但识写宜分部要求,小学低年级孩子初学写字,宜多识些,少写些。练习写字有很多传统的方法至今管用,如“描红”“仿影”“读帖”等,初学写字可以学习这些方法,也从描红仿影开始,逐步入体。“全国写字特色学校“徐州铜山市张集小学根据“识写结合、描仿入体”探索出读帖、观察感知;写,实践体验;评,即分析感悟的写字教学的有效经验。
3.通过活动推进写字教学
江苏省教研室至少每年召开一次写字教学研讨会,会议内容既有现场展示,又有经验交流,还有更深入的理论探究;江苏省教育学会每年举办全省写字(书法)教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江苏省考试院组织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南京市教育局举办的教师“三字一话”要求全科教师参加,大赛从万名教师中层层选拔,影响深远;为表彰先进,江苏七彩凤凰母语发展基金会先后对徐州市铜山县张集实验小学、靖江市城东小学等写字特色学校进行了人民币5万元的奖励。各级各类地区、学校开展的活动更是不胜枚举。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我省写字教育的强心剂!
三、小学写字和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写字和书法教育确实存在着被相对弱化,学生写字水平下降,写字习惯令人堪忧等问题。
1.写字教学被应试教育“绑架”
为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一些教师把大量做题、搞题海战术当作“提高质量”的法宝,学生的作业量远远超过了《中小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时间。学生每天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完成各科作业而“疲于拼命”,无暇顾及作业的规范、整洁、端正的要求,弱化了汉字书写的质量。教师对学生作业只关注“对不对”,不关注字写得“好不好”。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关紧要,对应试影响不大,更不论写字的姿势正确不正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