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合STS理念的分析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6830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STS是新兴教学理念,如今逐渐被运用于教学当中。本文分析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STS的必要性,从打破科学知识与技术之间的分隔、在教学中添加实践内容两方面提出方法,以使初中生物教学与STS理念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 初中生物 STS理念 融合方法
  初中生物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STS分别取科学(science)、技术(technique)及社会(society)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其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作用关系,有助于初中生学习生物课程。因此,如何利用现有教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STS理念,便成为当前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STS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生物是一门实验课程,应以实践为主。然而我国大部分初中传统的科学教育便是令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知识。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也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同时要求学生背诵知识点,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同时忽略了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内容。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开始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呆板背诵教材知识点。学生如果不能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当中,则初中生物课程也无法达到应有效果。
  初中生物属科学课程,而科学课程的研究领域内便包括“科学、技术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材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STS理念融入其中,从而令学生对生物知识在科学及社会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了解,同时能够认识到生物科学知识、生物技术及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令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所提升。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STS理念的基本措施
  (一)打破科学知识与技术之间的分隔
  初中生物的传统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为注重讲解课程知识点,而介绍课程知识的具体应用、实现内容知识具体技术的篇幅则被压缩,有的教师在教学时甚至直接将其删除。这便导致学生的学习只能侧重研究课程知识内容,一门实验课程成为普通的知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作为支撑,学生通过理论知识所得出的结果都是纸上谈兵,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也无法提升。教师在“用教材教”时,不仅需要着重课程知识,同时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课程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实现课程知识运用所需要的技术及课程知识对社会的影响,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客观的素材。学生通过生物学习更能明白生物知识的应用方向,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以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为例,传统教学中,都会将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作为重点,对其知识的应用只是略有提及。而在STS理念下,除基本的课程知识外,还应在教学中介绍光合作用于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以农业方面为例,农民适当延长大棚蔬菜的光照时间,能通过光合作用提高大棚蔬菜产量。苏科版教材在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后一个版块中编排了STS“温室里的‘气肥’”这一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此予以重视,不能忽略不计,或是只作为学生自学的课外阅读材料。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为什么要在温室大棚中增施二氧化碳”这一具体情境导入新课,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利于引导学生在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课程内容。不仅如此,在学习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之后,还能就此话题扩展到课程知识对社会的影响,如大量种植植物能够吸收人类排出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类生存环境得到保护。学生通过教材,不仅掌握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理论知识,而且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具体应用,从而令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为全面。
  (二)在教材基础上添加教学实践内容
  传统教学通常分为三部分:课堂导入、课程知识讲解、课后习题练习。而这种教学显然是为应试而存在的,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将“课后习题”这一部分内容转化为“课后实践”,不要求学生将大量的练习题作为巩固知识的手段,而是通过设计某一课题,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操作与实践,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与课程相关的技术,从而令学生明确科学、技术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将三者紧密结合,以提升自身的生物知识水平。
  在教学第十七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时,便可在教材基础上添加教学实践内容。《动物的运动与行为》这一章内容涉及动物运动与行为的主要类型与生理基础,教师可在教学的最后部分设计实践内容,也可在上一章结束、开始新一章教学之前布置,如令学生观察家中宠物的生活习惯,以文字、图片或视频形式记录宠物的日常生活,并将收集的资料带入课堂与同学分享。在教学中添加实践环节,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度,从而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能力。同时,实践环节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频繁使用课程知识,提高其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三、结语
  初中阶段,生物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STS理念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在教材的指导下更加注重将STS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中,则能够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其今后成为社会主义所需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舒晨.生物学教材与STS理念的融合——以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为例[J].学园,2014,13:147.
  [2]卢芹.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教学设计——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为例[J].生物学通报,2011,07:31-34.
  [3]李红,陈香,卢媛.初中生物教材编制如何应对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的困境[J].课程·教材·教法,2009,08:57-61.
其他文献
摘 要: 实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创设的情境着力体现出真实性、问题性、挑战性、开放性、浸润性等,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情境中。  关键词: 化学课堂 教学情境 学习活动  实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
摘 要: 《24首前奏曲与赋格》是肖斯塔科维奇以巴赫平均律钢琴曲为参照,融合了俄罗斯音乐元素,运用了现代创作技法创作的。该作品以现代创作技巧展现了一部传统的古典音乐,向人们展示了俄罗斯土地上的人们的日常生活,被誉为20世纪的平均律曲集的“新约圣经”。本文主要以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为例,探讨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及演奏。  关键词: 钢琴音乐 音乐创作手法 音乐演奏技巧  肖斯塔科维奇出生
摘 要: 学校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在原有投影仪的基础上又为每个教室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将教学内容灵活地演示,动态地生成,使教学情景凸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的兴趣,是一种崭新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 地理教学 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在电子白板出现之前先后发生过三次变革。第一次是从教师依照课本在黑板上單纯地
摘 要: 小学生学习英语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与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为:坚持听说领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及采取鼓励加奖励等方法,如此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每个小学生都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并热爱英语。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激发兴趣 培养兴趣  当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摘 要: 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有了科学的发明和发现,才有了我们今天生活的现代化。同时,科学是一项继往开来的事业,需要人类不断培养生力军,前仆后继地从事科学研究与开发。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喜欢科学、热爱研究的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求证意识。本文对小学科学求证意识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求证意识 培养方案 
摘 要: 本文主要围绕“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主题展开研究,探讨如何实现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分层突破、激活课堂”。文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分析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意义;二是结合人教版初中课本教学案例,提出“分层突破、激活课堂”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本次的研究,提高初中数学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最终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摘 要: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水平的问题备受关注,作者结合多年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经验提出要构建一个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新模式,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英语教学 策略方法 测评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地方,其宗旨是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虽为应用型教育,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必须加强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学生鲜明个性的塑造”、“学生情感世界的丰富”和“学生审美情趣的培養”三个方面,对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等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健康心理 个性塑造 审美情趣 激发情感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
“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高中各学科教学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应属于第一种情形。依据现行国家高中语文教材开发出适合本校实际和特色的校本教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质提高和有特长的发展,成为高中语文与校本课程整合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人文教育课程领域规划  人文教育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所谓人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代特殊教育对象是有身心缺陷的孩子,大部分学生因为身有残疾而存在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很多,如身心缺陷、从小懒散、家长溺爱、基础差,诸多因素中,心理障碍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等,因此要促使学生转化,使他们接受教育,就得千方百计排除各种心理障碍,这在教育中无疑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