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声唱法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hxum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声唱法(bel canto)起源于欧洲的意大利,由于美声唱法盛行于欧洲,加上我国民族歌唱艺术的蓬勃发展,美声唱法在传入我国的道路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美声唱法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论美声唱法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从而促进形成中国声乐学派的发展。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国音乐文化;必要性;
  美声唱法(bel canto)起源于欧洲的意大利,在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在国内众多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共同努力下,美声唱法在中国有了长远的发展,声乐教育家们对如何建立“中国声乐学派”的问题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美声唱法在我国发展初期,是由著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先生在上海創立国立音专的时候引进的,同时也聘请了一批非常有声望的美声歌唱家来担任教学工作。那时的教学活动和艺术演出都对西洋美声唱法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建国后,我国成立了很多音乐院校,为音乐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由于美声唱法盛行于欧洲,加上我国民族歌唱艺术的蓬勃发展,美声唱法在传入我国的道路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困难。1978年,我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美声唱法也迎来了灿烂的春天。新一代歌唱家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吸取了美声唱法的优秀精髓,演绎出了更加优秀的作品。再加之中央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和各类赛事,也为繁荣美声唱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都是美声唱法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的实际例子。
  一、美声唱法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符合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要求
  全球化趋势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美声唱法是典型的西方音乐文化的代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的唱法分类已经不再适合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潮流和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界限不再分明,因此,将美声唱法与传统的民族唱法相融合的研究符合时代的内在需求,也符合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潮流。
  (二)增强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美声唱法与传统的本土音乐文化融合促进了新的声乐学派的产生,例如俄罗斯学派、德国学派、法国学派等。在中国,美声唱法的与本土音乐文化的融合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新的学派产生。但是,自从五四运动后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声乐艺术家们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将美声唱唱法融入到传统的音乐创作中,创作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的作品,例如《我爱你,中国》、《大海啊,故乡》等。两种唱法的相互借鉴增强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能让我国的声乐发展与世界接轨。
  (三)有利于本土音乐的发展
  美声唱法的不断发展,对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声唱法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认可,这种唱法的科学性有助于声乐艺术家们更好地诠释歌曲的内在感情。本土唱法在高声区的发音方法上存在缺陷,将美声唱法与传统唱法相结合突破了传统民族唱法的局限,使得本土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
  二、美声唱法与中国音乐文化相融合的方式方法
  中国声乐教育家一直在研究如何将美声唱法与中国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其中有三个重要的研究方面,一是把握真正准确的声音概念;二是中国语言是否适合美声唱法;三是如何实现演唱艺术歌曲。
  (一)把握真正准确的声音概念
  中国的声乐界有着复杂的声音概念,声乐艺术家准确把握声音概念是十分重要的。中国的美声唱法受到世界上多个声乐学派的影响,其中俄罗斯声乐学派在世界美声唱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俄罗斯发音中辅音占大多数,发声位置靠后导致容易出现喉音,这都不利于俄罗斯声乐学派的发展和传播。除此之外,俄罗斯声乐学派的歌唱方法,声音概念上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中国的声乐艺术家如果不了解俄语美声唱法中的发音问题和发音特点,用相同的方法来演唱中国本土音乐,必然将产生不好的效果。
  (二)中国语言是否适合美声唱法
  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意大利语言的特点是语音清晰且富有节奏感,大多数的词都以元音结尾。意大利悠久的声乐传统和语言特点促使美声唱法的出现。优美的音色和清晰的发音是衡量美声音乐家是否优秀的标准。长久以来,在中国的美声唱法领域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汉语不适合歌唱。意大利语才是歌唱的语言。”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早在汉代末年,研究韵学的学者就借助印度文字分析出了汉字的字音。现代的汉语拼音方法是我国的声韵学家和语言学家参考西方文字和拉丁字母的发声经验创立出来的。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结合的,语言上没有元音和复辅音,具有声调。从这点上来说,汉语是适合歌唱的语言。著名的维吾尔族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能用汉语等多种语言演唱中外名曲。由此见,美声唱法适用于演唱中国歌曲。
  (三)如何演唱艺术歌曲
  演唱中国的艺术歌曲要求对歌曲做好艺术处理,加强艺术表现形式。感情在歌曲的演唱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中国的艺术歌曲演唱时。演唱歌曲前,必须要充分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基本结构,多思考体会歌曲的内在感情,最后多加练习。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要进行歌曲的多次联系,因为想和唱是不同的,要在实际练习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个人因素外,外界因素对歌曲的演唱效果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例如伴唱、伴奏、伴舞等。因此,完善好个人的练习后,要去注意个人和整体的配合是否协调,做好演唱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那么一定能很好地演唱艺术歌曲。
  三、结语
  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世界上各种声乐流派也在不断地发展、融合、交流,世界主流声乐文化的概念逐渐清晰。中国声乐艺术家们要学会和掌握与世界声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能固步自封。结合中国传统声乐文化的特点,将美声唱法融入进来,创造更好的歌曲演唱方法,真正形成有特色的中国声乐流派。
  参考文献
  [1]董剑.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与运用[J].艺术品鉴,2020(32):179-180.
  [2]徐靖博.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20(10):136-137.
  [3]熊晖.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思考[J].明日风尚,2018(21):129.
  作者简介:徐莹(1996.11--),女, 黑龙江省绥化市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级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总结了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措施,希望为广大建设者在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一 引言  近年来,国家基础建设速度日益加快,市政项目对工程实体外观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而且越来越多的建设者开始追求混凝土自身与环境融合带来的自然美感,如何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成为了广大建设者研究的热点。  二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也由传统的X光发展出现代的CR、DR、CT、MRI等多种新兴技术,这也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发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但是目前CT、MRI等技术所需设备动辄几百甚至上千万元,在开设该专业的职业院校没有医学附属医院支持的情况下,很难花费巨资去购买此类设备进行理论教学及实训教学。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利用目前微软的kinnect体感设备及其技术进行影像学教学的可行性,
期刊
摘要:“边缘性”话题作为当下国际社会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吸引了许多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的注意,并促使他们参与相关的活动和讨论中去。本文试图通过对关注“边缘性”问题的艺术的研究去探索当代艺术与当下社会变革的关系,从而探索当代艺术家们敏锐的视角和独创性的手法,并对其中的现象进行反思。  关键词:边缘性 艺术 介入 社会变革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虽然这一取向曾遭到艺术本体论研究者的严厉批判,但它
期刊
摘要:莫言当代著名文学家,其所创作的小说主要是以家乡高密或民间生活作为创作背景。莫言所创作的《天下太平》,吸收借鉴了民间的文化资源,具有反讽性。文章先分析了《天下太平》中的反讽角度,随后介绍了《天下太平》反讽性文本表现,包括物质追求迷离和官僚主义作风,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莫言;天下太平;反讽性  引言:  反讽是小说作家经常应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即通过小说文本形式以及小说内容的
期刊
摘要: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擅长用绘制油画的方法制作动画片,用手指粘上颜料在玻璃上作画,每一格画面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美丽的油画, 具有十分浓重的表现力度。他创作的《老人与海》使他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动画家。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的评价是:“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  关键词:《老人与海》;油画;动画;亚历山大·彼德洛夫  俄罗斯的动画大师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是全球唯一一位使用
期刊
摘要:红色文化传承是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精神追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班玛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文化是学校的教育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职责。为贯彻习总书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托起明天的太阳”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班玛县立足区域实际和特点,依托红色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建设以红色文化
期刊
摘要:近六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已成为高考必考考点,它影响着学生对文言文和古代诗歌的理解。但是,文化常识知识过于琐细繁杂,学生难以把握其重难点,基于此,笔者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了专题整合的大胆尝试。本文详细记述了在专题整合过程中如何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以达到精准备考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选官制度 ;居丧制度;称谓  自2015年古代文化常识题第一次出现在新课标卷起,它就成为
期刊
摘要:钢琴是“乐器之王,”本文旨在以钢琴发展史探究西方音乐发展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及浪漫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进行分析,并总结西方音乐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钢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据文献的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古钢琴叫做克拉维卡,其制作年代大体是在12世纪至14世纪之间,在欧洲广泛使用。其外形为长方形,于木箱之上添加一些琴键,有的在四条腿的内侧右部大约三分之一处安装了音板,其右端和厚板
期刊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闪耀,成为中国文化中特别的闪光点。历经时代的转变,云南保持着特有的历史文化,将神林文化、神物文化、水土文化以及环保文化发挥得极具特色,成为云南生态文化的特有标签。不仅顺应时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建设,更加促进生态产业向着良好的方向转变,让云南获得更多的机遇,完美地展现着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制约因素;举措与建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对《论语》文论的了解,对其构建的重要基础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其中包括现实主义因素、注重后天人文培养、对未知事物的敬畏等内容,并进一步阐述了其与《诗经·小雅》之间的学说与思想关系,充分展现出孔子的思想理念,为孔子文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论语》;《诗经·小雅》;孔子文论  引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要属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