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向量在空间位置关系判断及数量计算的优化整合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q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的学科。几何学在中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高中阶段,立体几何部分内容的教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的实践当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学习的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图形的观察与分析的能力,特别是基本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的分析处理。
  那么学习立体几何,除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高低等客观因素外,能否找到一种好的工具能让学生对空间的概念位置数量化呢?用向量的方法研究空间里涉及直线和平面的各种问题,往往可以收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主要的工具为向量数量积公式:· = ||·||cos<,>。下面以相应的例题说明法向量在立体几何解题的整合及应用。
  
  求两直线所成的角
  
  例1. 如图1, 在直三棱柱中,,,,,点是的中点,
  (1)求证:;
  (2)求证://平面;
  (3)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因为所以∠ACB=90€啊?
  以CA,CB,CD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有(3,0,0);(0,4,0);(,2,0);(0,4,4)
  (1)∵ = (,0,0), = (0,,0)得·=0∴
  (2)(法向量方法)设向量 = ()为平面的法向量,
  
  评述:本题用向量解法时,只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坐标,再进行代数运算。而不需作过多的辅助线,不需太多的空间想象力。大部分学生都可接受。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评注:在解题过程中,一是要理解公式的几何意义,二是要熟悉悉基本图形如图3。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两平行平面的距离
  如图3所示的线角关系可求点到面的距离,公式,其中为斜线。
  例3.如图4,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
  (1)求证:平面∥平面;
   (2)求平面和平面距离。
  以上是法向量在解题上的一些用法(另外,还可以用来求二面角的大小和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这里不再举例),用向量的方法研究空间里涉及直线和平面的各种问题,可以使整个解题过程转化为程序化的向量运算,简捷方便,能减轻学生空间想象之困难。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高级中学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旨在改变传统教育过分注重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唤醒、开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求,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以及感情态度价值观有特色、可持续、整体和谐发展。这里谈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学
“继往开来迎新岁,举金杯春满万户;与时俱进贺丰年,传笑语喜盈千家。”伴随着2008年的钟声,《河南科技》(乡村版)散发着缕缕墨香来到了您的身边,
[摘要]重视校本教材建设是以评促建的需要。从专业设置入手,改革教学内容,理论知识要保证达到高等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本教材 建设    伴随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类评估工作应运而生,从开始的中等专业学校评估到各类学校的升格评估,本科评估等。评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运行的规范化,促进教学质量向即定的目标发展。在评估中,学校的各项指标得到了优化。评估的导向功能是不能勿视的。本文仅评估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