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很快进入探究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情景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又有什么作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政治学科的教师们进行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情景案例;核心素养
对于案例教学法,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广大政治教师,更是如此。政治课堂很多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有效情景,从而完成教学目标。那么,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又有什么作用呢?
一、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般认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完满人格为目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关注社会和人生,培養思考的兴趣和品质,培养公民责任感,进而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心理品质。关于政治学科素养的内涵,教育行政部门尚无明确的界定,广大政治教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风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国家与社会认同感、民族与文化认同感、民主与法治认同感、道德与价值认同感、生命与科学认同感、交流与开放认同感等,但它们并不是政治学科知识的总和。
二、运用案例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题《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时候,笔者就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利用当今时代的国际社会热点问题——朝鲜半岛的局势问题来导入,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贯穿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朝鲜半岛局势复杂敏感,牵扯到很多国家的国家利益,也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作为邻国的中国更是不能独善其身。”当教师讲到这里的时候,学生频频点头,深表赞同。
“美国在中东地区不断挑起事端,发动战争,攻打了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现在又对叙利亚发起了攻击。仅叙利亚内战6年,就已经有200多万人丧生。战争没有尽头,发展更是无从谈起。那么在朝鲜核试验问题上,美国对朝鲜的态度将会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然后利用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解答。同学们也充分认识到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代国际关系中诸多矛盾的两个聚焦点,也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只有把握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当代国际关系、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作用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等问题。
在学法上,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热点问题,组织讨论交流,提高认识;自学质疑法: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组织学生“阅读─质疑─释疑”,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美国对朝鲜的态度将会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上,同学们就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进行了积极的发言。
对“和平问题”的教学,从正反面说明和平对人类的重要性。主要以案例教学法,展示图片、战争题材的影片片断来说明,列举近期发生的局部战争事例。对“发展问题”的教学,展示经济发展的图片,并结合书中的材料,说明二战后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并展示一些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说明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点明其包含两方面:一是指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二是指目前仍存在落后、贫困、危机等发展问题没有解决。
通过讲解,学生普遍能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当学生为我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时,也对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面临的发展问题树立起必要的忧患意识,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学生们也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关键是靠我们自己。
三、巧用案例教学法,让核心素养升华
“还是以朝鲜半岛局势为例,美国之所以不敢贸然发动战争,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核战争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之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崛起,他们忌惮中国的力量。”当教师讲到这里,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禁联想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纷纷发言。比如说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自己造的国产航空母舰已经下水,中国的量子卫星技术让世界望尘莫及……
由此看来,案例教学法已经成功地让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得到升华。那种“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的“民族虚无主义”得到了一定的矫正。
总之,案例教学法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实质上是属于一种研究性学习,一种启发式教学,能更好地发挥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情景案例;核心素养
对于案例教学法,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广大政治教师,更是如此。政治课堂很多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有效情景,从而完成教学目标。那么,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又有什么作用呢?
一、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般认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完满人格为目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关注社会和人生,培養思考的兴趣和品质,培养公民责任感,进而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心理品质。关于政治学科素养的内涵,教育行政部门尚无明确的界定,广大政治教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风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国家与社会认同感、民族与文化认同感、民主与法治认同感、道德与价值认同感、生命与科学认同感、交流与开放认同感等,但它们并不是政治学科知识的总和。
二、运用案例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题《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时候,笔者就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利用当今时代的国际社会热点问题——朝鲜半岛的局势问题来导入,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贯穿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朝鲜半岛局势复杂敏感,牵扯到很多国家的国家利益,也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作为邻国的中国更是不能独善其身。”当教师讲到这里的时候,学生频频点头,深表赞同。
“美国在中东地区不断挑起事端,发动战争,攻打了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现在又对叙利亚发起了攻击。仅叙利亚内战6年,就已经有200多万人丧生。战争没有尽头,发展更是无从谈起。那么在朝鲜核试验问题上,美国对朝鲜的态度将会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然后利用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解答。同学们也充分认识到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代国际关系中诸多矛盾的两个聚焦点,也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只有把握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当代国际关系、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作用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等问题。
在学法上,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热点问题,组织讨论交流,提高认识;自学质疑法: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组织学生“阅读─质疑─释疑”,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美国对朝鲜的态度将会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上,同学们就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进行了积极的发言。
对“和平问题”的教学,从正反面说明和平对人类的重要性。主要以案例教学法,展示图片、战争题材的影片片断来说明,列举近期发生的局部战争事例。对“发展问题”的教学,展示经济发展的图片,并结合书中的材料,说明二战后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并展示一些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说明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点明其包含两方面:一是指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二是指目前仍存在落后、贫困、危机等发展问题没有解决。
通过讲解,学生普遍能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当学生为我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时,也对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面临的发展问题树立起必要的忧患意识,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学生们也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关键是靠我们自己。
三、巧用案例教学法,让核心素养升华
“还是以朝鲜半岛局势为例,美国之所以不敢贸然发动战争,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核战争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之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崛起,他们忌惮中国的力量。”当教师讲到这里,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禁联想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纷纷发言。比如说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自己造的国产航空母舰已经下水,中国的量子卫星技术让世界望尘莫及……
由此看来,案例教学法已经成功地让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得到升华。那种“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的“民族虚无主义”得到了一定的矫正。
总之,案例教学法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实质上是属于一种研究性学习,一种启发式教学,能更好地发挥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