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医疗游”有多少“坑”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HU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团出国游,旅游项目中还包括到当地医院免费体检,本以为捡到馅饼,不料却掉入陷阱。株洲女子王萍(化名)在出国旅游过程中查出了“癌症”,随后花62.5万元打了“抗癌针”。回国后,她到医院重新检查,却发现根本没得癌症……近日,湖南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侦破了这起海外医疗诈骗案。
  到美国治疗癌症、到韩国整形、到日本体检、到瑞士抗衰老……这类海外医疗旅游似已成为一种潮流。不可否认,发达国家在治疗和预防某些疾病方面有一定技术优势,但海外就医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

重视海外就医风险勿盲目跟风


  李世忠(湖南省卫计委医政处副处长)
  6月初,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对外通报了一起海外医疗诈骗案,犯罪团伙打着免费旅游的幌子引诱受害者出国,虚构病情进行诈骗。
  近年来,海外医疗旅游中介公司、海外就医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一些不法分子精心组织、策划,以海外就医为幌子,提供虚假或模糊信息、夸大宣传,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收取高额费用。可以说,海外就医诈骗呈现公司化运营的趋势。这些“公司”组织结构严密,设有外联部、医疗部、财务部、企宣部等部门。有经济实力、注重身体保养、文化水平不高、不懂英语的人群是他们的重点诈骗对象。
  此外,还有不少海外医疗游组织机构虽算不上诈骗团伙,但其经营模式也是漏洞多多。按照正规程序,患者到海外就医需要由医疗中介机构代表游客与国外医疗机构签订协议,而在现实中,许多机构并没有事先与国外医疗机构签订任何协议,属于典型的黑中介。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海外就医旅游方面的监管。要针对境外医疗旅游市场,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厘清旅行社、中间代理、患者三方在医疗旅游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规范签证代理、医疗诊治、术后随访以及纠纷处理等相关环节。
  总的来说,以短期旅游为形式的海外就医不值得推荐。首先,我国医疗水平在许多方面并不比发达国家差;其次,由于医疗行为的发生地和患者居住地分属不同国家,各国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一旦发生任何意外或事故,消费者将面临取证难、维权难的问题。
  价格高昂的海外就医不一定能换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切勿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对待。

消费者要做足功课、提高警惕


  蔡强(北京盛诺一家医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上海一名女性消费者选中了一家声称与瑞士医疗机构有合作关系的中介公司,赴瑞士旅游并在当地花22万元打了羊胎素。从瑞士回来半年后,她发现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并确诊患上子宫肌瘤。医生认为她的问题是由体内雌激素增高引起的,可能与注射羊胎素有关。
  远渡重洋,语言不通,花费不菲,一旦上当受骗,受损的不仅是金钱,更是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在选择海外医疗机构时,患者应该如何甄别呢?
  海外医疗资源非常复杂。同样是境外权威医疗机构,有的国内旅行社与之是官方合作关系,有的是唯一合作关系,有的没有任何合作关系,这直接决定了为客人预约就诊的等待时间和医生资历。
  作为消费者,做足功课很重要。理论上应充分考察与医疗旅游機构合作的海外医疗机构的权威性。由于每个国家规定不同,考察内容包括当地法律、协会认证、官方评价体系以及业界口碑等。此外,代理机构为客户预约的是医疗机构还是医生个人,也要仔细咨询并在合同中明确。还应要求机构提供海外医疗项目负责医生的简历等个人信息。
  自己去进行研究难度不小,那么最简单的方法是要求中介机构出示国外医院的正式授权书。消费者在签约时必须要求相关机构将拥有目的地医院的授权作为正式条款写入合同,注明如果该机构获得授权的声明有假,必须退还全部费用,并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同时,正规机构在签订服务合约时还会提供风险告知书,告知消费者在海外看病所有可能遇到的风险,例如不能保证治愈,并为患者提供一定时间的“冷静期”,期间可以无条件取消合约并得到全额退款。如果不提风险只宣传成功案例,一味鼓动消费者签约付款,那消费者就要提高警惕了。

海外医疗游价格里有多少水分


  陈一来(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律师)
  相比路途更远、花费更高的欧美医疗旅游,“日本体检/医疗游”受众更广。当前市场上“日本体检游”价格从1万到10万不等,而“日本美容整形游”的价格可能高达几十万元。作为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究竟是便宜没好货,还是商家暴利。
  医疗旅游的价格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医疗体检费用,二是医疗服务费用,三是旅游服务费用,后续可能产生的治疗费用—般不会包括在报价当中。旅游费用好理解,一般包括机票、住宿、观光门票等。医疗服务主要包括组织前期会诊、病例翻译、陪同服务等。医疗体检费用则是境外医疗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大部分机构会表示,这部分费用明码标价,直接付给境外医疗机构。
  然而,最模糊的恰恰就是医疗费用。以体检为例,高端私立医院、权威公立医院与普通正规医院以及小诊所的价位相差极大:即使同一医疗机构,不同体检项目的费用也千差万别,比如普通体检项目很便宜,而涉及麻醉的胃镜、肠镜等就很贵。
  对于消费者来说,即使拿到境外医院的体检价目表,也往往一头雾水。有些中介机构收费不高,提供的体检项目看似丰富,实际上多为便宜的常规项目,如同在旅游中安排的都是免费公园、广场观光项目一样。
  另一些机构收取极其高昂的费用,提供了一系列看似高大上的检查项目,这里面也有问题。这些涉及身体更深层次检查的项目一般要到专科医院来做,而这些专科医院应该只对有必要进行某项检查的患者进行该项检查,很少会有当地人来一个“打包全套检查”。一是因为部分检查设备有一定副作用,并不适合普遍应用;二是因为当地人要以商业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费用,也需要师出有名,不能滥用医疗资源。而针对游客,既然是以赚钱的目的,部分当地医院乐得与旅游机构合作,管你有没有问题,从头到脚检查一遍就是,能检查出问题更好,后续治疗又是一单生意。
  三部分费用加上机构的利润交错在一起组成了海外医疗游的价格,消费者要想自己挤出其中的水分,实在是难上加难。

转诊“旅游”更需专业


  姜鞭蔚(易观智库旅游研究中心总监)
  杜女士经济实力不错,2016年患肝癌末期的老父亲已被国内几家医院“宣判死刑”。在中介的安排下,杜女士带父亲去了美国求医。去了之后中介迟迟不安排就诊,患病的父亲也得不到专业护理。再三催促下,一周后才得到医院预约,可是之前说好的“知名”医院却变成了一家小诊所。杜女士愤然带父亲回了国,由于长途飞行和环境转变,杜父的病情每况愈下,不久后就去世了。然而,中介服务费等各项费用算起来,此次失败的海外就医共花费了杜女士十万余元。
  作为健康与旅游的跨界产品,医疗旅游的范畴非常广泛。其中,赴海外进行重症治疗,其实已经完全脱离了“旅游”的本意,只不过中介机构连带提供相关旅行服务,如签证、机票、住宿等而已。
  重症转诊是一项高风险的服务,海外转诊的流程非常复杂,包括前期的医师会诊、症状诊断、病例翻译,转诊过程中的专业陪同翻译,以及护理、康复服务等,需要大量拥有医学背景和高端境外旅游背景的工作人员。
  因重症转诊治疗引发的医疗纠纷每年都在攀升,因此,大部分海外医疗机构都选择给患者上保险,但保险涉及的层面都比较浅,没有深入到转诊等细节层面的内容。
  目前,国内并没有针对海外医疗旅游的法律法规,很多事情还在灰色、模糊地带。比如,旅行社常充当第三方医疗中介的角色,但旅行社是否有这样的资质,尤其是涉及重症转诊这样的特殊服务,旅行社算不算违规经营,对此,监管部门尚没有定论。海外医疗游市场要可持续发展,未来一个时期,监管必须跟上市场的需求。
其他文献
练兵就怕脑子里没有敌情,眼睛里没有敌人。如何带着敌情去练兵,这是实战化的大问题  尽管早已备受关注,但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显然因2014年、2015年的“跨越”系列演习而成为中国陆军训练新的风向标。  随着新一轮军事训练改革的推开,朱日和模式正在各地复制:各战区都在扩建和新建陆军训练基地。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因骑兵消失而沉寂的军马场,正好用来解决土地缺乏的问题。  如今可以称为解放军历史上最
在普遍认为中国再也不会重复1958年“大跃进”之后,在吃够了“长官意志”的苦头并作了广泛批判之后,中国为何又在长官意志之下发动了“高教大跃进”?  10月30日,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态,高校不得擅自转让国有划拨土地,用所获收益抵偿债务。至此,高校擅自卖地还债之路,已被堵死。  高校亏欠巨额债务,是今日中国众所瞩目的大问题。今年3月,吉林大学自我曝光,称负债额高达30亿。9月12日,教育部公开
“大剧院的现实催促着我们不可能慢慢地再去做,方方面面因素不允许我们慢,等是不行的”    中国新闻周刊:3年15部原创和自制剧目,其中原创剧目每年1到2部,这个数字是我们的既定目标么?对于一个还处在初创期的剧院,这样的剧目生产速度会不会显得过快、过急?  邓一江:是我们的一个计划。我们也感觉这个量很大,也很累。说实话,一个院团一年做一部就不错了。况且大剧院只是刚成立了合唱团和管弦乐团,只能说在歌剧
梨果套袋在辛集市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面积推广。套袋梨以果面光洁、果点小、农药残留少等优点,深受市场的欢迎。但随时间的推移。套袋所带来的新问题也逐渐暴露。如口味偏淡、果个生长慢、一些新的病虫害出现并很难解决、费工费力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果农。影响着他们的套袋积极性和收益。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多个果园进行深入调查。提出一些相应解决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1 主要问题    1.1 果实
观察家认为,在矿产资源大国蒙古,“资源分配不公”是骚乱导火索;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在于“过度的民主”;而俄罗斯媒体发现,骚乱背后,显现着俄美角力的身影    7月3日早晨,雨中的乌兰巴托恢复平静。   56岁的日德瑞根走过乌兰巴托市中心被烧毁的现代艺术展览馆。骚乱基本平息了,但他儿子还没有回家,“年轻人不懂事,可能也上街,被警察带走了。”日德瑞根只能到警局的拘留所去,打探儿子的消息。此时,已有很多家
11月10日,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大会闭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罕见地用中文说出了“危机”。  博科娃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  10月24日,在教科文组织大会表决接纳巴勒斯坦成为正式成员国的前一周,博科娃就致函对美国国内政治有重要影响的《华盛顿邮报》,表达教科文组织的立场和诉求,此文章名为“不要惩罚教科文组织”。  然而,11月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努兰表示,由于美
7月4日上午,河南全省慈善会系统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会议讨论了全省慈善会2018年度“助力脱贫攻坚·点亮学子希望”慈善助学联动方案、宣传联动工作方案,安排了网络募捐及腾讯“99公益日”有关工作,对全省慈善会系统工作联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盛国民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慈善总会秘书长刘高贵主持会议。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姚林安、武伟和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18个省辖市慈善
“每一位对口支援城市的设计师和规划师都要为灾民着想,是不是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是不是给他们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7月3日,灾后重建规划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我这次来主要是来谈问题的,我们开会,就是要解决问题。”仇保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这位经济学和规划学双料博士对灾后重建存在的问题——尤其对异地重建冲动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会后,仇保兴接受了《中国新闻周
陕西西安读者张某来信说:我患有高脂血症,长期服用他汀类调脂药,血脂控制良好。但在近日化验中发现转氨酶升高,其他肝功能指标正常,也没有什么不适。医生告诉我说,转氨酶的升高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是一种比较轻微、具有自限性的药物副作用,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适当减少剂量并加强观察即可。请问,他汀类药物为什么会有这种“副作用”?  答张某读者:  众所周知,他汀类药物是目前用于改善高胆固醇血症和低密度
2009年2月1日,113岁的胡家芝在南京举办剪纸作品展,并被授予“南京市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在全国引起轰动。作为当时全国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民间艺术家,胡家芝不仅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每天读书看报,还能搞艺术创作,举世罕见。2010年3月23日,胡家芝因病去世,终年114岁。  1897年春,胡家芝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一个书香门第。七八岁时,胡家芝就喜欢上了剪纸。那时候桐庐流行一种地方戏叫芦茨戏,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