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动流失引发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cet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DX〔2012〕GHBZ48)
  近年来,学校生源竞争激烈、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流动流失严重,发展不平衡。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的流动和流失状况更是较为严重的。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占重要地位,为更好地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解决好农村中小学生流动流失的问题及造成的后果和影响。
  一.学生流动流失的原因
  1.社会因素
  在陈旧观念的影响下,一类群体认为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造成学生思想压力大,学习劲头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普遍存在自卑感,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而在市场经济形成的社会偏见的潮流中,一类群体认为只要能赚钱致富,何必读那么多书。助长了学生产生成厌学心态,荫佑了学生的流失。
  2.名校效应因素
  尽管现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新课改,然而,各地区中高考排名,奖励优惠,“状元学校”“高分名校”效应仍直接影响部分学生的择校去向。
  3.学校因素
  (1)部分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不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生,致使学生因为不能被理解而产生逆反心理,负气辍学。
  (2)由于中考的竞争压力,部分教师过分偏爱优等生,歧视差生,致使差生心理不平衡,愤而退学。
  (3)学校管理不当,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致使一些学生误入歧途,不得不辍学。一些学校将工作的重点只放在抓学生学习成绩上档次上,而放松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待违纪学生,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而是态度粗暴,方法简单;不是劈头盖脑地训斥(有时不去了解内情),就是给予硬性处罚,甚至将其逐出课堂。这样“教育”的结果,将部分学生推向社会的边缘,逐步走上违纪犯罪道路。
  (4)校园生活太死板、太单调,气氛不活跃。学生整天绝大部分时间是读书、作业,很少有参加其他活动发挥特长的机会,体会不到校园生活的乐趣,觉得回家闲玩要自在得多,于是便辍学回家。一些学校,整天只知道按课表给学生上课,甚至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和每周日的下午都安排上课,很少开展集体活动。
  在学校的上述教育管理环境中,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整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原因是不会做),看不完老师的白眼,听不完老师的训斥,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凭什么还要在学校苦熬?
  二.学生流动流失的特征
  1.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主流驿动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据统计,在各地区学校,其驿动性占了流动学生中近半数。
  2.主动性以前流失原因主要集中在违纪和学习成绩差而导致退学或意外事件退学,是学生被动流失。而现在更多的表现为主动流失,如家庭经济困难而退学;自己学不懂,不想学而退学,学业成绩差自动退学;违纪受处分而自动退学;因就业困难丧失信心而退学等。学生主动流失,学校处于被动地位因而难以控制。
  3.频繁性以前学生流失主要集中在学期末和开学初,而中途学生流失较少;而现在学生流失时间除学期末外,学期之中也存在学生经常性的流失,有的学校几乎每周都有学生流失。
  4.不平衡性学生流失的多少在学校与学校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都存在不平衡性。因此可以说学生流失率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一个专业建设好坏、一个班级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准。
  三.学生流动流失的对策
  1.加大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力度。
  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农村中小学教师能有不断进修的机会,向高一级学历提升,能得到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以充实新的知识,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新吸收的农村教师应严加审批、防止滥竽充数。教师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引导者,没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是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失去信心,流失也就随之出现。
  2.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
  重点帮助贫困地区的一些特困家庭失学学生和弱势群体无力上学的困难,减免一切费用。应大力倡导全社会都来关注、帮助农村贫困孩子和留守学生上学的实际困难。城市支援农村、富裕地区支援贫困地区、尽力减少城乡差别,缩短差距。
  不断增加新的教育资源,应大力宣传鼓励有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在办教育事业上的投资,向贫困地区捐资办学。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投入,改变农村办学因陋就简维持度日的状况。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区,要保障教育经费的按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坚决制止截流和挪用。各级合理分担教育经费的补助,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条件和教学环境,适当增加硬件,必要的设施设备。保证常规教学需要和教学研究需要。
  3.改革优化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的去留。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和良好表现,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的学生,除进行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外,并及时和家长联系,密切配合,共同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学生流动流失的客观原因纵然诸多,我们还不能一一克服,但是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法认真对待,流动流失的现象是能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控制,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将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前景。
  学生是我们辛苦耕耘的土地,当耕地越来越少时,意味着当地的教育走向衰落……居安思危,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学生流失让我们警觉,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谋发展,提高办学的知名度,让各地学生都慕名而来,学生会越来越优秀;让优秀教师也慕名而来,促进教师越来越敬业,从而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而在实际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重语言知识处理,轻阅读能力培养,对教材知识点的“细嚼慢咽”,不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所以英语“悦”读教学的有效指导方法值得探讨。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悦”读有效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现实中的阅读教学与学生“悦”读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符合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的“悦”
东山县小学数学教研室开展“参与·互动·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我有幸承担了实验班的教学。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要任务。“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影响深远。教师墨守成规,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强调学生“注意听”,“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学习摧残人的学习兴趣,窒息人的思维和智
期刊
新课标下数学课努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数学思想方法在向每一个领域渗透,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因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
期刊
教师教书育人,那么对于班主任来说“育人”重于“教书”。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德育工作者,每天都会面临很多琐事,处理很多学生做的错事。有人说过:学校是什么地方?学校就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那么我们作为班主任就不能急躁,纠正孩子错误的同时,把心态放平和,学会等待。  一次自习课上,来了一位家长,我和家长在门口交谈时,教室里炸开了锅,我点了几个孩子的名字,提醒他们专心写作业,不要说话,可当我和家长继续交谈时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十八大对素质教育新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适应新一轮的课改大潮。那么,要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那就是教与学都要创新。  一、教要创新  教学创新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教学不要凝固在以往的“师亦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困
期刊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情境;创设  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哲学家黑格尔把方法比喻为耕地的犁。革命家毛泽东把方法比作过河的桥或船。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有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是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用自己有把握的、有效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创造有效的、有创造力的  教学方法。而情
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学科有着天生的魅力,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就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进入学
期刊
摘要:本文中,本人努力地将诗歌教学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让诗歌教学成为陶冶学生性情、重塑学生个性和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有效平台和载体,进一步丰富诗歌教学的内涵并延伸其承载的独特外延。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魅力,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以情激情,披情入文,懂得叙实事抒真情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彻底摒弃目前假大空、胡编瞎造题材的作文乱象。  关键词:诗歌魅力 陶冶性情 重塑个性 情感体验
记住单词是很多学生学习英语最感头痛的事情,有很多同学因为记不住单词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信心。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单词成为英语教师不可回避的话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初中生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读写记忆法。学生记单词必须落实到笔头,不仅能读、能听、能说,还要会写。听说读写要交替进行,听中有说、读、写,读中有听、说、写,说中有听、读、写,全面训练自己的英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