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中文字淡入淡出效果的设置》教学设计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he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这是浙教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Flash部分第四课时的一节新授课。这节课概念性和理论性的知识并不多但非常重要,且在所有Flash课时中学习起来最困难。为了进一步巩固移动动画和变形动画的基本操作,《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将文字动画和图片素材制作动画都归在这一课时内完成,课堂时间不很充分。笔者在这一课时只讲解了文字淡入淡出效果的设置和图层的建立,主要知识点是元件的设置和使用以及Alpha的效果设置等,为学生以后自学Flash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对Flash的学习,学生对运动的原理已经较为清晰,缺少的是实践经验的渗透。元件知识点是以后进行动画制作的基础,但必须与前面的内容相联系,因此倘若学生对前面的内容没有理解透,在这部分的操作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学生对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的区别不清楚,也将影响对元件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熟练操作Flash的工具栏、菜单栏;理解元件的概念、元件的建立及调用;能在元件界面上熟练进行属性变换、比例工具的使用、Alpha效果的设置以及动作动画的创建;能在时间轴上熟练进行插入、删除、复制和粘贴帧的操作;能较好地表达和呈现出自我的创意。
  过程与方法:体验和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能够通过回忆旧知识点,自己建立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学以致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通过作品的逐步形成,培养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观念;通过信息的获取,树立向大学生活努力的决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策略
  
  重点:元件的概念、元件的建立及调用。
  难点:Alpha效果的设置和元件之间的关系,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区别的再次渗透。
  对于技巧性很强的软件操作技能的教学,教师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比较恰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时间(当然,期间还应穿插适当的学生思考和合作学习)。从学生角度讲,元件的概念在教材中没有涉及,即便想自己进行网络检索,一堂课的时间也不允许,所以他们的学习策略应以听讲为主,中间穿插适当的讨论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前几节课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球体的运动、一个心的跳动和一个简单变形动画的作品,了解了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之间的区别。今天,我们来学习更精彩的作品效果。大家先看一段影片。
  教师播放《大学生活》的Flash短片,作为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段影片描述的是一位学生刚进大学的感受和生活,我想大家必定也非常向往。请大家观看时注意观察片头的文字效果。
  学生欣赏Flash动画。看到片头的文字从无到有,由远至近,又从小到大的精彩效果,视觉受到冲击,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大家不必羡慕,今天,我们通过几个新旧知识点的结合,也能做出同样的效果。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初步掌握的知识点出发,以一个有关大学生活的Flash影片的欣赏,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Flash丰富的效果,激发他们学习与操作的动力。而影片中文字的精彩变化实际上就是文字元件的淡入淡出的效果,以此引入新课,上课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师: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想了解一下我们班谁唱歌最拿手,还有,朗诵和英语演讲呢?(注:这些项目,我都已经在课前做过调查。)
  学生说出平时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的名字。
  师:这几个同学是咱们班参加活动的积极分子,他们把我们的课余生活搞得丰富多彩。今天要学习的元件就和有才华的同学一样,在Flash的“舞台”上,它是“基本演员”,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元件在库中正如演员在后台等候上台,对元件进行设置正如给演员穿衣打扮,把元件从库中调用出来,正如让演员上台表演。让我们来一步步地接近这套“演出班子”,看看他们是怎样组织和运转的。
  设计意图:因为课本上对元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名字,而有关元件的解释本身也比较抽象,教师让学生回答在演讲、朗诵及唱歌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目的是跟“演员与舞台”的比喻形成对应,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元件的概念。
  2.教师演示操作 主导教学流程(正课)
  因为教师在上节课刚解释过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所需要的元素,所以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首先示范创建一个“文字元件”的整个操作过程,并提醒学生注意一些操作要点,如元件的名称、元件类型的选择、元件编辑界面与场景界面的不同等。
  学生通过投影屏幕观看教师演示操作,随后自己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教师先示范操作是为了让学生的操作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的,不会在自我操作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从而使课堂时间得以掌控。文字的设置我没有进行专门讲解,是因为它们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且在Photoshop中已有类似的操作。
  教师示范回到场景的操作。
  师(提问):奇怪,为什么刚才创建的元件在场景上没有显示出来?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对了,还需要我们将“演员”请到“舞台”上。这一步可以通过快捷键“Ctrl L”来完成。
  教师将原先的作品的变化效果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明确自己的活动任务,动手实践操作元件的调用方法,互相合作完成文字元件在两个关键帧上的大小、位置、颜色。
  设计意图:文字元件的调用及其大小、位置的调整都不是特别难的操作,与学过的Photoshop中的文字操作有很多相通之处,教师先就范例进行演示,更能让学生的操作有的放矢,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己的创新。“Alpha的设置”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但我没有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根据课本或自己的思考动手操作,目的是增强他们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即便出错,也能通过经历一个识错、纠错的过程,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样,对“动画补间”这一知识点,我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摸索操作方法。有学生出现了补间呈淡绿色虚线的效果,知道自己错了,又尝试另外一种方法,可见他们还没有很好地区别开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的使用,这刚好可以让他们重温知识点,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点评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将在巡视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指出,如在“元件的调用”上,教师提出,元件的一个特性就是能够重复调用且修改方便,并再次提及元件的补间效果,让他们巩固记忆。
  学生在教师点评和对重难点示范时,对自己作品进行再修改。
  设计意图:此时的作品点评是属于中间阶段的一系列小评价,有两个作用:一来巩固刚才学生自学的操作,二来让部分有相同失误操作的学生引起注意。
  师:我们刚才完成了一个淡出的效果,能不能在相同的位置进行相同大小的淡入呢?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动手实践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联系旧知识将“复制”和“粘贴”应用到“帧”的操作上,以节省时间。如果教师不提这个简便的方法,大多数学生的思路还会停留在刚刚学过的“元件的重复使用”这一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学生暂时的思维定式,但还应让学生去尝试,这样才能产生对比,衬出“复制”和“粘贴”的便捷性。
  3.学生展示作品师生评价总结
  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发表一些对他人和自己作品的看法,再将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并将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再次回顾讲解。最后以课堂开头的Flash对学生进行激励,树立积极向上的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观念。
  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作品点评,总结自己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
  4.作业设计
  由于时常会在网页上看到文字各种美妙的变化效果,学生也想下载看看如何完成。于是,课后的作业就是让他们自己完成有几个图层的文字淡入淡出的效果,为下一节做好铺垫。
  
  六、问题研讨
  
  1.课本中采用是Flash MX版本,而我们机房安装的是更新的Flash 8.0版本,课本上有的知识点和版本有出入,比如,在MX中的“动作补间”和8.0中的“动画补间”,实际上是一回事儿,表达不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从而对操作有影响。
  2.“组件”和“元件”在语言的描述上是否应一致?我发现,教师用书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都采用“组件”,而“元件”一词用得很少。
  3.在课本中,文字淡入淡出的效果用了两个图层来解释,是否有必要?如果是为了解释复制和粘贴帧的知识点,在一个图层上也能复制和粘贴,完全可以就用一个图层。如果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操作中能适应更复杂的应用,那在这节时间很紧的课堂上是否有必要进行这样的拓展?
  
  (作者单位:浙江平阳县鳌江中学)
其他文献
现在很多县区都建立了教育城域网,县直及各乡镇学校通过光缆及收发器连接到教育局信息中心,配置模式是在县教育局的主交换机上为每个县直或乡镇学校划分一个vlan并分配一段IP地址,实质上是整个县区构成了一个大一些的局域网。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教育局及各学校相互之间访问方便,但是由于现在有些学校的网络管理不到位,致使校园网病毒很多,病毒所发出的数据包直接影响到教育局主交换机与该学校所连接的端口。如果有病毒的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创作潮流——政治抒情诗。诗人们满怀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用最热烈、最赤诚的情感赞颂祖国、歌唱社会主义,表达对新中国的赞美,诗歌创作具有一种激情澎湃、昂扬向上、直抒胸臆的文学风格。贺敬之与郭小川、闻捷、蔡其矫、公刘、白桦、邵燕祥、流沙河等著名诗人成为该时期诗歌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呈现出一体化时代里诗歌艺术的种种探索。  贺敬之的政
“世纪老人”冰心如同一座永远闪亮的灯塔,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长的航标。在中国现代作家谱系中,冰心用清新而简练的话语、浓厚又隽永的温情感染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读者。她的爱如涓涓的细流,虽不能掀起惊天动地的豪情,却总有水滴石穿的永恒力量;她的爱如宽广的山脉,虽没有悬崖陡峭的惊险,却包容着延绵不断世的永世情怀。2020年10月5日是冰心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感怀的时刻,让我们重温她的作品,
有幸与先生结缘,始于2005年读博的前后,对先生的懷念,也便从读博开始。  我不是一个积极的学生,读书写作均被动。2005年考博的时候,对恩师知之不多,甚至不知道吴老师在北京。但吴老师的大名倒是熟悉的。当看到河南大学博士招生简章里“京海派文学”方向的导师“吴福辉”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吴老师。这样说不是唐突了老师,反而恰恰说明了我当年的懒散与孤陋。我出身于农家,农民的孩子读书,往往有着外在的目的。
最近,笔者有幸观摩了浙江省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学内容均为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第四册第九课《用公式计算》。这是Excel数据统计中最基本的一课。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是数学方法上公式的理解,对Excel中的公式及其使用规则尚未认知。那么,如何让学生将数学方法上的公式转化成Excel中的公式呢?如何激发学生在Excel中用公式计算的欲望呢?如何梳理本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呢?又如
移动学习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是全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预示着学习革命的新浪潮即将到来。如何利用移动设备和移动技术更好地开展教学交互活动,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前沿和探讨的热点。香港、台湾地区和大陆内地在教育教学诸多方面有着许多一脉相承的共性,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和理解上。此番,我们邀请数位来自两岸三地的学者,分享他们关于移动学习的真知灼见。    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如今移
为了尽快解决江苏省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大面积提高农村师资教学水平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江苏省教育厅于2007年暑假组织实施了以制作、配送中小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光盘为主要内容的“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    一、工程实施的背景与亮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切实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江苏省将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在
在Office中,将Word中控件(或数组)的数据送到Excel指定行、列的单元格(或区域)中,保存Excel文档,然后进行数据的汇总统计,是经常采用的方法。其基本步骤如下。  1.定义和创建用于接受Word文档中各控件(或数组)值的Excel工作表“对象”,并将其“隐藏”(即保留在内存中而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其典型语句如下。  Dim ExcelSheet As Object   Set Ex
坛主发帖:    近年来,教师普遍反映信息技术课不好教,不知道如何教。这当中有教材和教学内容安排的原因,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不知道信息技术课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是软件操作、编程的操作技巧和语言算法,是技术综合运用的技能,还是与学科整合的学习方法途径?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施了一轮的今天,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问题再次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    争论一: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讨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
历史叙事不是历史本身。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历史只存在于人们的叙事中,我们看到的历史多是叙事中的历史,而非历史本身。如果要对“历史”下一定义,最简单的莫过于“发生在过去的事”,但法国哲学家雷蒙·阿隆提醒人们注意,当“过去的事”被提及之时,提及本身已经包含了提及者的“先见”。尽管我们可以自我标榜为“不预设立场”,但事实上,内在的立场仍然支配着我们对“发生在过去的事”的选择与解释。故“阿隆认为,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