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思维取向及其应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h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曾说:“一个学生要较好地学习习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可以说,有无思考或者具体的思维方法是作文写作的关键,也是决定作文品质的中心要素。然而遗憾的是,在作文教学及其评价体系中,思维的重要性始终没有得到凸显,尤其是在评价端,传统材料作文题的命制重在考察学生的审题思维,即通过作文材料,抽提出具有普遍性的道理或哲理,进而加以论证。显然,结合材料抽提出何种道理或哲理就成为写作的关键,其有高下对错之别。而对“遵守规则”“讲求诚信”“勇于担当”这些具有普遍共识的道理的论证就成为末流,因为学生难从学理、哲理上加以分析和阐释,因此写作就变成了用空洞的排比句敷衍观点,用并不合宜的论据简单论证观点。
  而自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并逐渐成为重要的作文命题样式后,在评价端,作文题考查的重心显然不再是审题思维,而是真正的写作思维,即真正将对问题的思考、评价、权衡等加以再现和外化。这一外化的过程不仅需要思维内容的不断积累和内化,更需思维方法的训练和落实。显然,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出现的题中之意,也是推动作文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思维取向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重要取向,而在教学中有无思维内容的内化及思维方法的训练则成为作文教学的关键。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注重题型设计 强化育人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一文中指出:“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任务驱动型作文得以崭露头角就在于通过增加任务指令,突显试题引导写作和思维的功能。郑玉财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命制、写作与评价》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任务指令设定写作的思维路径,使作文命题聚焦于‘考思维’。它通过发挥‘考思维’的导向作用,不仅强化规定考生‘写思维’,而且限定了评价也要‘评思维’,从而实现考、写、评的有机整合。考、写评的联动效应,必将引领作文教学向‘教思维’转变,进而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综上可见,任务驱动型作文能有效改变传统材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空洞论证现状,在重思辨,尤其是定向的思维引导中真正激发学生思考,并形成对问题、现象等的认识和见解,进而养成思考习惯、提高思辨认识、形成思维能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定向思维特点与新闻评论针对特定对象进行评说的特点无疑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也像新闻评论中的事件一般具有较强的生活性、情境性,学生在写作中都能有话可说。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新闻评论写作的前提无疑都是要缘事说理,但更要能生成高于事件的观点、思考与洞见。想要让新闻评论达到有观点、洞见的高度,显然要求评论者有较高的思维品格,只有拥有良好的思维品格,才可能“当论题发生变故时,能瞬间调整思维,对之灵活作出处理,用深层的理性之光照射论题,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开掘论题,使论说的道理深刻、新颖、准确,使作者在短时间内顺利地完成新闻评论的任务。”同新闻评论对思维品格的要求一致,任务驱动型作文也要求学生要拥有良好的思维,如是才可能在变化多端的材料中形成能动反映,并迅速将之梳理、布局成文。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辐射思维等是常见的思维展开方法,而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中,思维方法同样存在,对事件或材料的思考绝非发散式、零碎式、单线式的,而是可以用思维方法贯穿,加以条理化、层次化评说的。可以说,新闻评论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本质相似处就在于对象或指令虽规定了思考的领地,但思维却可以有弹性和展开的空间,这显然加大了思维难度,但却能真正体现作者的思维品格。简言之,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闻评论都是让写作回到了思维的原点:即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写作则变成用思维成果构成文章的中心内容。从此种意义上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的确需思维驱动。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思维取向显然要求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写作思维,从内容到方法上提升写作的思维品格。就内容而言,广泛涉猎各类知识,积累各类素材。内容之外,就方法而言,思维的方法也许更为重要,面对材料或事件要在广度上拓展、向深度上开掘,用有效的思维方法去思考,教学中也要不断总结并加以实践。
  要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面對材料如何思考,如何展开洞察,即用什么方法评说事件则成为重中之重,我们老师一定要深入钻研。
  张喆,贵州贵阳市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但是在实际写作中,有不少学生的思路是不清晰的,这就会带来作文的诸多问题,如偏离题意、中心不明、选材不当、详略错置、顺序混乱等等。在教学中,我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問题,进行了分层集中指导。分层目标即定位于“把握作文题意,理清写作思路”。那么如何把握题意清晰写作思路呢?笔者尝试以“读—问—补—思”四部曲引导学生,在
期刊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增加学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每一篇文章都文质兼美,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因此,教学中老师要以课文为依托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从课文中挖掘丰富写作素材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所以教师要加强引导,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积累,并从中摘抄精美的语句,对
期刊
如何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实现语文课堂的核心价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说写训练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独具匠心造仿写——仿出精彩  仿写能够让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规范的语言表达相结合,逐步形成规范正确的语文能力。学生通过对优秀习作的模仿,能较快领悟对习作的开头、过渡、结尾等篇章结构的处理。学习他人在描写人、物、景中用自已的语言,并适当地学会应用打比方、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使习作描述逐渐
期刊
推行教育现代化,现代化技术在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教学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现代化,我尝试了多年,也取得可喜的成绩。  一、充分发挥智能手机语音、扫描功能  智能手机都具有语音功能,都是需要你用软件来实用化,功能也可以被扩充为很多种:语音输入,语音回复,语音对讲,语音命令等等。语音输入法将成为主流输入法,更受欢迎,我就用智能手机下载和安装如图语音输入法,让写作
期刊
现阶段,高中生在议论文方面的写作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审题时常出现离题、偏题或立意毫无新意;在文章结构上思维混乱、不知所云;在论证时,方法选用不当,论据也是简单堆砌,难以支撑论点。出现这些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写作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方式及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思维能力在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写作能力的好坏,因此,在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
期刊
“微写作”作为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新风尚,讲究从短小而灵妙的视角来阐述写作意旨,涵养文字,陶冶文思,消解传统作文教学中“丧性灵”、“失魂魄”的作文病弊。然而,如何唤醒学生对“微写作”的正确认知,如何恰当地为学生营造自由而宽松的写作空间,来发挥“微写作”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学生视角来展现作文教学核心要点,让学生从自我理解与发现中来叙述某一件事,来抒写某一段情感,来表达某一个观点,而无需长篇
期刊
铺垫是一种写作手法或者技巧,即(1)对比,用与之相反的他事、他物、他人、他景等比照本事、本物、本人、本景等,借以突出目标意,或者称之为反衬;(2)烘托,用与本体一致或者相关联的他体着意突出本体,或者称之为正衬、渲染。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从整篇文本架构的宏大视野下,以及从写作心理机制分析的角度去指导学生明白为什么做铺垫,做铺垫的本质及如何铺垫,怎样才能收到最佳的铺垫效果,从而减弱了运用铺垫的主动
期刊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正视学生个体差异的现实存在,给出分层性教学设计,让不同群体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同的阅读学习进步,体现学习主体意识,全面塑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阅读分层教学不是公开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一种教学操作意识的实践应用,观照全体学生是基本宗旨。  一、阅读设计,启动学生阅读思维  阅读分层预设的关键是提升设计契合度,教师要做好全面深入细致的教情和学情调查。在教材解读时,教师要展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