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豆生产技术建议

来源 :四川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lv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四川大豆稳步发展,年播种面积增加到40万hm2以上,2021年全省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任务扩种大豆6.67万hm2,大豆种植方式主要是旱地新两熟制模式、玉米间套作和幼林间作模式。当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规模化种植经营逐步形成,传统的高劳动强度的人工劳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就此,南充农业科学院研究集成了以播期协调、穴行配置、精量机播、高效机收为核心的农机农艺融合大豆生
其他文献
将体长(8.32±1.43)cm健康有活力的凡纳滨对虾置于室温25℃的封闭实验台上,0、5、15、30 min后分别活体采样,测定肌肉、心脏、胃、肠道、肝胰腺和血淋巴的抗氧化相关指标,研究干露对凡纳滨对虾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露15min组凡纳滨对虾胃、血清、肝胰腺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干露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总抗氧化能力呈下降趋势,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肠道、心脏和胃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
成都市高度重视数字农业,通过制度设计引领、数据融合共享、试点示范推广、推动共建共享、强化为农服务,现取得初步成效。一、强化顶层制度设计。2019年,编制《成都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了建设“重大农业新基建设施建设工程、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数字农业农村应用示范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四大重点工程;制定了《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要求》等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