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进办学理念引领人才培养新跨越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行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人力资源行业,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发展的基础。而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是国家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高校有着不同的办学定位。在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项基本职能中,以培养专门人才为首要。截止到2013年6月,我国共有高校2198所(不包括一校两地办学的),如此众多的人才培养机构,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是各所学校需思考和加以明确的。
  办学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灵魂所在,它既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制订依据,也是评价学校办学绩效的最终标准,更是引导与规范学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和学生自我教育行为的精神力量。可以说,办学理念影响着学校的兴衰成败。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个纲领,对历史是一个总结,对现实是一个思路,对未来是一个目标。简言之,办学理念是对办学实践的总结、提炼与丰富,体现的是大学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
  专题回顾:2012年,素有“电力黄埔”之称的华北电力大学,历时一年多,对新世纪以来学校的十年发展之路进行了全面总结,编写出版《强校之路——华北电力大学办学理念与创新实践(2001-2011)》一书。书稿的出版在高等教育学界、电力企事业单位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该书以战略的视角,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学校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全力推进改革发展的十年办学历程,着重探讨了华北电力大学办学的历史经验,揭示了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作为理论与实践成果的结晶,书稿最终的落点在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见证与展望。以探路之名,行审思之意。当今时代瞬息万变,高等教育的格局并非一成不变。高校寻求战略发展,必须具有永在路上的危机意识。不能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在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唯有肩负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勇往直前。《强校之路》对华北电力大学这所学校而言,是总结,是凝练,是提升,是在迈上新高度之前的回顾与展望,对其他高校而言,更是一种激励与警醒。
其他文献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过去,世界的发展依赖有限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等。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和石油价格的上涨,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努力地寻求解决方案。如何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新能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它将成为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难题的关键,引领世界跨入强劲增长的新能源经济时代。故而,新能源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基于国家节能减排的压力和新能源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双重驱动下,我国
“中国生产工程师的速度就像制造玩具一样快速廉价……”,2010年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中充满了对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的质疑,也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我国的工程师制度在国家人事部(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直接领导下一直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改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与国际上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关于在我国尽快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注册工程师制度的课题,已经引
行业特色型性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产物,且至今仍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几轮调整中,行业特色型大学在规模和办学实践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其仍以在为行业培养人才中具其他类型高校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得以继续发展。进入21世纪,教育部高度重视行业特色明显,部分学科优势突出的院校建设。通过“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