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传染途径和护理方法解析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so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乙肝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乙肝的传染途径及护理方法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乙肝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家庭传播、性传播及外出就餐等是乙肝的主要传统途径。结论:在针对乙肝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关键词】乙肝;传染途径;护理要点;临床分析
  Hepatitis b infection way and the nursing method resolution
  Guo isolation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fectious department 2 units Henan shangqiu 476000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in this paper, the transmission way of second liver and nursing methods for the shallow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0 to October 2010 hepatitis b patients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40 patient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 family transmission, sexual transmission and eating out is the main traditional way of hepatitis b, etc. Conclusion: During the clin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nee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effectiv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key words]hepatitis b; Transmission way; Nursing key points; Clinical analysis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人数达1.2亿,全国乙肝患者达3000万之多。近些年来,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占传染疾病首位,死亡占第三位[ 1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传染病科接受治疗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患者在接受诊断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热、四肢无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精神萎靡、腹痛、恶心呕吐、失眠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安排患者进行等尿液检测、肝功能测试、HBV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等相关检查,确诊本组的40例患者均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2]。据统计,本组的40例患者当中,共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8岁至74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46.3±5.4)岁;患者的体重在42kg至86kg之间不等,平均体重为(54.5±8.3)kg;患者的病程在4个月至3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为(1.8±1.2)年。
  1.2 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40例患者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必要时,还需要在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后,对其进行乙肝肝炎病原学检测,对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等常规筛查[3]。
  1.3 统计学处理
  首先采用EXCEL软件构建数据库,然后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数据加以统计及分析,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家庭传播
  在对本组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父母的乙肝肝炎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后发现,本组的40例患者的父母当中,至少有1人的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占2.5%。说明本组的40例患者当中,可能有2.5%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于家庭传播导致的。
  2.2 性传播
  在对本组的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婚姻状态以及配偶的乙肝肝炎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后发现,本组的40例患者当中,共有6例患者在婚前为非乙肝,但是其配偶的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占15%。说明本组的40例患者当中,可能有15%的病例是通过性传播导致的。
  2.3 血液传播
  据统计,在对本组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后,对常见的乙肝传染途径进行了调查,其中输血1例(2.5%)、血制品2例(5%)、注射18例(45%)、手术3例(7.5%)、口腔就医12例(30%),外出就餐35例(87.5%),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乙肝的传染途径以存在外出就餐、注射以及口腔就医史的患者居多。
  3 讨论   乙肝(viral hepatitis type B)又称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疾病[4]。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1 饮食护理
  在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管理,在急性期内,为患者提供清淡的、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以流质食物为主。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得到一定控制进入恢复期后,护理人员可以在医生的嘱咐下,为患者提供富含动植物蛋白,多糖类的食用菌[5],鼓励患者增加对新鲜果蔬的摄入量,以便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免疫能力,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严禁患者吸烟、饮酒,或服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的药物,保证患者饮食的营养性和均衡性。
  3.2 心理护理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多数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感染病毒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护理人员在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波动情况,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后,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怀和家属的关爱,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配合度。
  3.3 健康教育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正确地认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掌握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和避免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措施,让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习惯分食或食用公筷[6],建议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积极地接种乙肝疫苗,避免血液接触,同时做好消毒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定雯. 乙肝的传染途径及护理方法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3(21):274-275.
  [2] 岳福花. 48例乙肝孕妇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A].河南省手术室护理学术会议暨围手术期安全护理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09,372-373.
  [3] 陈金利. 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18(21):275-276.
  [4] 谢强明,张英. 长沙市2008年健康人群乙型肝炎免疫成功率和免疫水平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12(23):352-353.
  [5] 陈卓,马永霞. 浅析乙肝患者健康宣教知识在临床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9(32):327-328.
  [6] 谭晓红. 高校大学生乙肝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健康教育对策[J].中外医疗,2010,10(27):442-443.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产妇围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50例孕妇,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B组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A组患者比之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比之护理前则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比之护理前则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摘 要】目的:对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在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5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管理;采用危机管理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治疗期间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治疗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对急诊患者实
【摘 要】目的:研究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患者,对血液透析中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症状显著减少,在护理后血压均保持稳定。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血液透析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