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ac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三年级;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3-0038-03
  【活动背景】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但我们往往看到,在学业压力下,很多学生容易将外界的竞争和评价标准,内化为对自身的评价标准,从而感受到挫败和迷茫。而竞争中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比较单一的,一旦学生在竞争中失败,就容易陷入困境中。对于未来的生涯规划,很多学生往往存在着思路单一、价值观不清晰等问题,看不到生命的丰富性和自身拥有的资源。
  经典的生涯理论中有很多对职业或人生价值观的研究,笔者在阅读了国内著名生涯规划教育专家古典老师的著作《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之后,对他所提出的“生涯四度”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希望能够用生涯课的方式推介给学生们。因为“生涯四度”的理论从生命价值的角度拓展了对生涯维度的理解,而这恰恰切合当前学生的需要。
  笔者在高三上学期以生涯教育为主题,在高三开展了系列课程。本节课是在学生看完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之后进行的,旨在围绕“生涯四度”展开学习和讨论,促进学生多维度地看待和规划自己的人生,看到人生多元而丰富的可能性。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涯四度理论,学会从多元的维度评价和规划人生。
  2.体验平衡生涯四度,感悟生涯平衡过程中选择和抉择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引入课题
  教师提出一个小问题:如何让一只小虫爬遍一张纸条的两个面而不需要跨过纸条的边缘?这个问题来自数学上的一个概念——“莫比乌斯环”,即将一张纸条的两端扭一圈再黏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两面连起来的纸条。在课堂上,很多学生不熟悉莫比乌斯环,会觉得这个维度的转换很巧妙也很神奇,从而对课程主题产生好奇。而这种维度的巧妙转换也恰好对应了生活中思考问题视角的转换,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二、观看视频,引发思考
  本环节旨在通过电影片段,让学生看到以单一维度评价人生的弊端,思考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前几次课上看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其中有一个片段讲的是“三傻”的学长乔伊,他是一名热爱机械设计的大四学生,因沉迷于自己喜爱的无人机设计项目而导致院长不允许他按期毕业,怀着对家人的愧疚和对未来的失望,走投无路的乔伊在宿舍墙上写下“I Quit”之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是这部喜剧电影中最让人沉默落泪的片段,讽刺了唯分数论的教育带给学生身心的巨大打击。
  教师请学生思考:乔伊是不是真的走投无路了?还有什么其他可能性?
  学生的思路被前面的热身活动打开,又联想到观看电影时的一些感受,很快就能说出不同的可能性。例如,可以延期毕业或复读一年,继续完成学业获得机械专业的文凭;可以回到支持他的家人、朋友身边,或者恋爱成家,做一个快乐的农夫;还可以辍学,放弃文凭,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业;实在从事不了自己喜欢的事,还可以辍学从事其他工作,曲线救国。
  乔伊的经历之所以让人容易产生共鸣,是因为很多学生都经历过单一评价模式下的挫败感。学生們在思考与分享中,逐渐学会从多种维度去评价和建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发现“生命的各种可能”。
  三、生涯四度,拓展人生
  本环节中,教师向学生介绍生涯四度理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每个生涯维度当中,让学生了解该维度的评价标准、重视的终极价值以及具有该维度价值观的人所感兴趣的领域。见表1。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涯四度”,教师在课堂上列举了四位代表人物:企业家、慈善家马云,日本“寿司之王”小野二郎,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舞蹈家杨丽萍。其中小野二郎和杨丽萍的介绍是通过视频短片,马云和特蕾莎修女的介绍是通过图片。之后,教师邀请学生将代表人物与“生涯四度”连线,从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社会上比较外显和推崇的“高度”“深度”,学生都很容易理解,但很多学生常常混淆“温度”和“宽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追求内心自由纯粹,往往在人生价值追求上是被忽略的一个评价维度。
  教师能够从学生关注的眼神和个性化的回答当中感受到他们对“生涯四度”理论是非常认可的。这也说明,该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评价和规划自身人生的维度,使他们看到,不同价值观取向的人生都可以过得成功和幸福。
  四、生涯体验,学会平衡
  本环节旨在通过“生涯32度”体验活动,带领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模型,认识到生涯平衡中选择和抉择的重要性。
  活动的内容:教师发给学生一张活动纸,请学生将32分赋值给生涯的四个维度,并将四个点连线,形成自己的人生模型。见图1。
  学生们通常在这个环节会陷入沉思。有些学生很快就画好了自己的人生模型,有些学生则要纠结很久才下笔,直到教师说时间到还在修改。
  学生们完成之后,教师请他们思考以下问题:
  (1)你最先赋分的是哪个维度?其他维度赋分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2)中间有没有作修改?
  (3)你设想的生涯四度是哪个人生阶段的?
  (4)你认为该如何平衡生涯四度?
  (5)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通常,学生们的人生模型会有以下几种:
  1.“一维独尊”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通常在某一维度上的赋分特别高,7~10分不等,而其他维度赋分相对较低,而且32分可能不会分配完。这类学生往往对未来有着比较清晰的规划,对自身的价值取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一些学生分享:“一个人无法在每个维度上都达到完美,只能将人生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想要做的事情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度”这一维度上赋分最高,有学生分享说自己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这样才能够拥有其他的一切。而有些学生则在“温度”这一维度上赋分最高,认为“做任何决定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心灵的自由”。教师对这类学生清晰的目标表示肯定,因为确实正像这个活动的名称“32度”所表达的,我们的人生无法在每个生涯维度都能达到完美。教师对于学生们的不同选择表示尊重和理解,不随意评价他们在任何一种维度上的追求。   2.静态平衡型
  这类学生通常会非常均匀地分配每个维度的分数,甚至是“8-8-8-8”这样完全平均地赋分,有一些可能不会将32分全部分配完。这类学生往往分享说,没有太明确地思考过自己特别想要追求的价值取向,而是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全方面发展、相对平衡的。
  教师首先肯定这类学生对生涯平衡的重视,这也恰恰体现了“生涯四度”理论的一个观念,即拓展我们对人生价值观的评价思路,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多元、丰富和平衡;但同时教师也会提醒学生,在今后要继续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在明确自身的需求之后再努力搞好平衡。
  3.阶段动态型
  这类学生往往会标明自己所画的人生模型所处的年龄阶段,很多学生都会标明是在25岁左右。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往往步入了职场和亲密关系,真正地开始多维度的人生发展。但是很多学生分享说,自己的人生模型不会一成不变,可能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侧重。例如,35岁之前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财富上的富足和专业上的精进,之后转为更加关注家庭和关系,或追求自己心灵的平静和自由。
  结合部分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人生模型时的纠结心理,教师回应: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发展某个维度,但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发展所有维度。幸好,“生涯四度”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维度在特定的时候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以当下有一些纠结也是正常的,在取舍之间才能够更加明晰自己的终极追求。
  五、总结全课,提升主题
  教师总结:好的生命是有事做、有人爱、有问题可想、有选择的自由。就像这世界上的树叶有千万种形状一样,你的人生也有着无限可能性……
  【反思】
  本课程选择的“生涯四度”理论并非经典的生涯价值观模型,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来看,它确实非常适合高中学生,尤其对于学业压力较大、家长教师期望较高的高中生来说,该理论不仅拓展了他们思考人生规划方向的维度,也降低了他们在单一维度评价环境中的心理压力。后续的生涯体验活动,通过情境的创设将他们更加深入地推向对人生的思考,提升了他们的自主选择感和责任感。
  在课堂素材选择和环节设计上,本节课存在一些欠缺。一是生涯维度代表人物的选择上,选取的都是在某一维度发展得近乎完美的名人,其实古典老师的书中也有一些普通人的代表,他们的故事可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笔者看到一些同行会将这些人物故事制作成小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并请学生评价,这一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值得借鉴。
  教师在课堂上的回应和引导十分重要。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教师首先要能够从积极的资源取向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同时要尊重学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并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進一步觉察和反思。本节课的目标并非要让学生确定人生的方向,而是希望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思考离开课堂,能够对未来的选择多一种思考的视角,并且感悟到选择和抉择的重要性。这才是本节课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上海市市西中学,上海,200040)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心理课堂是实施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特殊的2020年,特殊的打开方式。如何在疫情背景下,做好区域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居家学习的中小学生安放好自己的身心,阳光成长?本文以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19所中小学为例,以东升镇中小学心理健康中心教研组为依托,发挥各所学校专业心理教师的团队智慧,推出了东升镇中小学“‘疫’起上心晴微课”项目,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广获学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  青春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期,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因此常常被视为最难的生命阶段。而特殊的身份和成长背景又会使身为农民工子女的青少年遭遇比同龄人更多的困惑。他们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敏感、焦虑、自卑、恐惧等各种心理问题如影随形,其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本市农民工聚居区,农民工子女在我校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关键词〕朋辈辅导;心理委员;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4-0028-04  【活动理念】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不少心理学理论为朋辈心理辅导提供了理论支撑。如行为理论认为,人们行为发生变化不是因为科学性的事实依据,而是因为最亲近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健康下定义时,也明确把精力充沛、充满活力、思维敏捷、心胸宽广等心理健康内容作为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我国中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着焦虑、无自信心、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缺乏意志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除,将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体育运动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
〔摘要〕一名初一女生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选择性缄默症及学校恐惧,心理教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及学校其他老师的配合下,经过一年的时间,使该女生最终回归正常的学校生活。  〔关键词〕选择性缄默症;学校恐惧;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1-0037-04  一、个案概况  小M,12岁,初一学生,独生
〔关键词〕亲子教育;家庭教育;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671-2684(2020)10-0073-02  “你为什么不锁门呢?”  “我爸不允许我锁门……”  由于生长于一个放养的家庭,我从来不知道原来有些孩子的房门是永远不能上锁的。而在我当了高中心理教师之后,我发现,一些被家长过度控制而十分难受的来访者,他们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自己的房门不能上锁。 
关键词:亲子沟通;心理剧;非暴力沟通;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8-0028-05  【活动背景】  亲子之间,爱是天性。但是跨越二三十年的成长环境,相差二三十岁的人生阅历及同一屋檐下全方位的观摩碰撞,都会使得亲子间爱的表达不那么顺畅。正如龙应台先生所言:“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
〔摘要〕中职学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消极心理学为导向,侧重诊断和矫正性的“补救式”教育,不符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忽视了大多数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科学地转型升级。本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观照,探索东海中职校心理健教育的校本创新行动,从而为推动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科学化、适切化、积极化轨道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
〔关键词〕沙盘游戏疗法;逃学;个案辅导  求助者小莉,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一、主诉及个人陈述  小莉自述:原来我很幸福,每天都很快乐。因为爸爸妈妈只要一有空都会陪着我,一起送我上学。他们很疼我,宠着我,只要我想要的他们都会满足我,都会给我买。妈妈每天给我绑头发,编好看的辫子,给我买最漂亮的公主裙。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说我真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家中的小公主。我每天可开心了,在班上我的学习成绩
铁岭县纪泰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9月,坐落于铁岭县蔡牛镇西贝河村。合作社占地3万平方米,其中办公室、农机库、粮食储备库共计6000平方米。拥有水稻生产机械百余台,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30台,截至2013年底,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合作社社员123人,发展农户2005户,实現水田流转1.1万亩,带动周边水田村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2013年底合作社取得国储公司信任,为国家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