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开启人类智慧和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从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后,笔者深深地感觉到做一名教师不容易,做一名优秀教师更加不容易,而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教师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心血。作为班主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学识以外,还要有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和信心。下面谈谈笔者任班主任工作中摸索总结的几点经验:
一、快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作为教师,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我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我每年开学都会做一个调查:首先让学生准备一张精美的小卡片,再让他们在背面写上班里他最了解的同学的姓名及其优点和缺点,并在缺点后面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真诚的鼓励(写的同学不留姓名),然后交给老师。由于不留姓名,大多数同学都敢于敞开心扉。经过分析记录后,我再把这一张张盛满爱心的卡片传给对应的学生,学生很激动,反应很热烈。这样做使得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拉近了,使同学间彼此增进了友谊,使学生懂得去了解和关心别人并更好地认识自己,也使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了解学生。
二、关怀暖人心,爱心促上进
有一天,几个学生向我反映生活委员工作不负责任。班干部工作渎职,怎么会有威信呢?于是我决定首先找她。根据平时对她的观察和了解,她是一个文静羞涩、体弱多病的女孩,工作上的怠慢会不会与她的身体有关呢?谈话时我没有责怪她,而是首先肯定了她的勤奋好学的优点,然后关切地询问她的病情。她说:“我的腿很痛,小的时候不小心摔骨折过,有时痛得连觉也睡不好,醒来时麻木得脚也好像不存在似的。”一个多需要关心和爱护的学生啊!我安慰她说:“你能遵守学校的纪律,从不迟到旷课,表现很坚强。”她听了反而哭了,我拍着她的肩膀,不停地安慰她,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平静下来。我说:“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你,信任你,在这次调查活动中很多同学都肯定了你的优点,但(我停顿了一下)你是否也同样关心你的同学呢?”她沉思了一会,主动承认了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并表示以后会关心班集体。我组织了几个同学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帮助她。她也常主动地领取饭票和信件去发放给同学们,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只有关心学生,温暖他们的心,才能促使他们上进。
三、理解越“代沟”,支持炼能力
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鼓励和支持,正处于“断乳期”的青少年就更需要这些了。我们不否认由于经验、阅历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争议的存在。但是代沟是可以跨越的,假如教师能在放下架子,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同时能从他们身上吸取一些新的、有益的观念和方法的话,问题总可以解决的。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观念也会不断更新。理解可以唤起更多共同心声者的响应。下面是一次班干部会议中学生对教师的一些看法:
“我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老师却总是不相信我们,总要我们跟着尾巴转。”
“我们不喜欢老师的不分青红皂白,有些同学上课不遵守纪律,老师就发脾气骂我们整个班。”
“我们觉得XXX老师上课很好,但他总喜欢唠唠叨叨地批评我们,本来我们就没多大信心,现在更没劲了。”
我欣慰能以理解为桥梁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却忧心于他们话中所存在的事实,想让他们从实践中体谅师长的用心良苦。于是我提出把班干部分成三个纪律小组,轮流负责管理班里的事务,他们高兴得拍手叫好。我征求了他们的意见,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为了搞好班,提出了不少有效可行的意见。会后,我听到不少同学私下问:“你告了我的状没有?”班里面普遍存在“开班干部会议就是打报告会”的错误思想,我深觉问题的严重性。班干部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我们需要他们及时为我们提供信息和材料,学生如果不明白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的工作,处理不好就会结怨,班干部工作就难开展了。于是,针对这些问题,我在班上进行了分析,让学生理解班干部,支持班干部的工作。
四、耐心感化后进生
面对屡屡违纪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发脾气,要压着火气,一次又一次地“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班主任必须细心观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鼓励,继续发掘他们的潜力,引导他们前进。这些没有耐心是行不通的。
在做柯XX的转化工作时,我先谈他的兴趣爱好,肯定他的某个优点,进而谈到他的生活规律、家庭情况,取得他的信任后再转到他的纪律和学习,历时一个多小时。过后,我松了一口气,幸亏有耐性,要不哪里能取得他的信任?一连几天他都表现很好,我及时给予表扬。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老毛病又犯了。于是我又找到他详谈,还进行家访工作,做到学校、家长齐抓共管。我知道“双差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信心,要有耐心,还要有一颗慈善和宽容的心。
教师工作是一种辛勤耕耘、乐在其中的工作,一种精雕细刻、不断创新的工作,一种为人师表、催人上进的工作,一种童心未泯、永葆青春的工作。展望未来,路还很长,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但我相信,爱心可以使我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踏实。
一、快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作为教师,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我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我每年开学都会做一个调查:首先让学生准备一张精美的小卡片,再让他们在背面写上班里他最了解的同学的姓名及其优点和缺点,并在缺点后面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真诚的鼓励(写的同学不留姓名),然后交给老师。由于不留姓名,大多数同学都敢于敞开心扉。经过分析记录后,我再把这一张张盛满爱心的卡片传给对应的学生,学生很激动,反应很热烈。这样做使得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拉近了,使同学间彼此增进了友谊,使学生懂得去了解和关心别人并更好地认识自己,也使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了解学生。
二、关怀暖人心,爱心促上进
有一天,几个学生向我反映生活委员工作不负责任。班干部工作渎职,怎么会有威信呢?于是我决定首先找她。根据平时对她的观察和了解,她是一个文静羞涩、体弱多病的女孩,工作上的怠慢会不会与她的身体有关呢?谈话时我没有责怪她,而是首先肯定了她的勤奋好学的优点,然后关切地询问她的病情。她说:“我的腿很痛,小的时候不小心摔骨折过,有时痛得连觉也睡不好,醒来时麻木得脚也好像不存在似的。”一个多需要关心和爱护的学生啊!我安慰她说:“你能遵守学校的纪律,从不迟到旷课,表现很坚强。”她听了反而哭了,我拍着她的肩膀,不停地安慰她,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平静下来。我说:“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你,信任你,在这次调查活动中很多同学都肯定了你的优点,但(我停顿了一下)你是否也同样关心你的同学呢?”她沉思了一会,主动承认了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并表示以后会关心班集体。我组织了几个同学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帮助她。她也常主动地领取饭票和信件去发放给同学们,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只有关心学生,温暖他们的心,才能促使他们上进。
三、理解越“代沟”,支持炼能力
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鼓励和支持,正处于“断乳期”的青少年就更需要这些了。我们不否认由于经验、阅历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争议的存在。但是代沟是可以跨越的,假如教师能在放下架子,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同时能从他们身上吸取一些新的、有益的观念和方法的话,问题总可以解决的。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观念也会不断更新。理解可以唤起更多共同心声者的响应。下面是一次班干部会议中学生对教师的一些看法:
“我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老师却总是不相信我们,总要我们跟着尾巴转。”
“我们不喜欢老师的不分青红皂白,有些同学上课不遵守纪律,老师就发脾气骂我们整个班。”
“我们觉得XXX老师上课很好,但他总喜欢唠唠叨叨地批评我们,本来我们就没多大信心,现在更没劲了。”
我欣慰能以理解为桥梁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却忧心于他们话中所存在的事实,想让他们从实践中体谅师长的用心良苦。于是我提出把班干部分成三个纪律小组,轮流负责管理班里的事务,他们高兴得拍手叫好。我征求了他们的意见,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为了搞好班,提出了不少有效可行的意见。会后,我听到不少同学私下问:“你告了我的状没有?”班里面普遍存在“开班干部会议就是打报告会”的错误思想,我深觉问题的严重性。班干部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我们需要他们及时为我们提供信息和材料,学生如果不明白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的工作,处理不好就会结怨,班干部工作就难开展了。于是,针对这些问题,我在班上进行了分析,让学生理解班干部,支持班干部的工作。
四、耐心感化后进生
面对屡屡违纪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发脾气,要压着火气,一次又一次地“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班主任必须细心观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鼓励,继续发掘他们的潜力,引导他们前进。这些没有耐心是行不通的。
在做柯XX的转化工作时,我先谈他的兴趣爱好,肯定他的某个优点,进而谈到他的生活规律、家庭情况,取得他的信任后再转到他的纪律和学习,历时一个多小时。过后,我松了一口气,幸亏有耐性,要不哪里能取得他的信任?一连几天他都表现很好,我及时给予表扬。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老毛病又犯了。于是我又找到他详谈,还进行家访工作,做到学校、家长齐抓共管。我知道“双差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信心,要有耐心,还要有一颗慈善和宽容的心。
教师工作是一种辛勤耕耘、乐在其中的工作,一种精雕细刻、不断创新的工作,一种为人师表、催人上进的工作,一种童心未泯、永葆青春的工作。展望未来,路还很长,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但我相信,爱心可以使我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