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昌江沿岸古代窑业遗迹考古调查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德镇昌江中游河段沿岸散布着大量的窑业遗迹和生活遗迹,2017年秋天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队对昌江沿岸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多为明清景德镇窑业生产分布、居民生活遗迹.此一可印证古文献中对渡口沿岸窑业遗迹堆积的记载,二也可探究明清景德镇昌江沿岸窑业分布及生产情况,部分还原沿线窑民生活状况.
其他文献
明代武举由正统年间考试选拔京营、镇戍将领的政策发展而来,是军制与武官制度演变的产物.武举会试、乡试俱开设于天顺八年,最初以荐举的名义推行,成化末年始有武举之名.因将领选任资格和职业户计制的限制,武举长期只能发挥从卫所武官中选拔将领的作用.嘉靖中叶以后选将资格放宽,户籍限制也被突破,武举方成为军民进身为将的重要阶梯.明后期的武举在录取规模与任用规格两方面达到了中国古代武举制度发展的顶峰.武举依赖政策保障,在出身主导的低级将领选除中超过了世职,但在功绩主导的中高级将领升迁中仍逊于世职.明季过度重视武举,任用大
对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杜鲁清等遗像记》的真伪,此前未有质疑之声.自《中国书法大辞典》起,各类书法、书画辞典以及书法史著作多有收录.完整图版的刊布最早见于《北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