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的职能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环境保护当中,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一直都是关键的两个环节,环境监察实际上就是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管辖区域内部贯彻和环境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同时还要对执行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应急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处理,而环境监测通常就是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去做好环境的监视和监测工作,从而使得环境质量变化得到更加清晰的展现。
  关键词:环境监察;环境监测;有机配合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是不容忽视的两个重要环节,在操作的过程中,二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环境监察为环境监测提供有效的基本资料,而环境监测也成为丈量环境监察的一把尺子,在工作中,只有二者相互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对环境进行全面的统一的监督和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的职能,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的基本职能
  1.1 环境监察的基本职能
  环境监察通常就是指将国家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责为基础,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当成是重要的依据,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去对各个地区的环境法规执行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督。如果从广义的角度上来看,环境监察的职能是对个人和组织是否严格按照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去执行予以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其主要是要对管辖区域内部的单位和个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法律法规和相关的环境保护规划执行和贯彻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如果出现了违法的现象,一定要严肃处理。
  1.2 环境监测的基本职能
  环境监测通常就是指使用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的方法对环境污染当中的因子进行全面的测量和检定,此外在这以过程中还要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进行全面的定级分析,如果站在广义的角度上来看,环境监测的主要职能就是要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对环境的质量和环境中重要指标变化的具体情况予以坚实和监测,这样也就为政府环境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此外还要使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所有非凡环保法律相关要求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环境影响的具体范围和程度进行全面的监督和处理,以此来对环境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管,此外还要对环境污染的主要结构和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予以全方位的掌握,这样也就可以为污染仲裁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数据支持,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可以按照监测数据分析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一个比较有效的环境污染模式,这样一来也就可以很好的为环境质量的评价提供有效的途径。
  2 环境检查与环境监测职能的关系
  2.1 共性特征
  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在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上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它们最终都是为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方法,环境监察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法制手段,环境监测为其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的技术途径,二者在工作的主要对象上是完全一致的,工作的内容也大体相同,都是对污染源和污染的具体情况开展工作。此外二者在工作的范围上也是相同的,都是从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角度去对管辖区域内部的环境问题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和处理,此赛,二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二者所采用的标准也是相同的,不然其所作出的所有工作都无法体现出其法律上的功能和效力。
  2.2 主要区别
  环境监察部门是一个行政机关,其所颁布的政策具有较强的强制性特征,环境监测部门通常是科技视野部门,所以其在工作中更注重的使技术,在实际的工作中,环境监察一般是站在监管的角度对人们的环境行为进行制约和监督,它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但是环境监测主要是一种服务行为,它是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而在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上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环境监察人员要对法律和相关的政策熟练的掌握,灵活的运用。但是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通常是要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灵活的应用。
  3 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职能关系的协调
  综上所述,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既有密切的共性关系,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工作性质上的差异,往往造成两者间的脱节或不协调。如:环境监察只注重法规和标准,往往忽视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技术程序繁琐,信息综合处理需要时间,监测数据和报告滞后;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之间如缺乏协调配合机制,往往造成“答非所问”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那么怎样才能协调好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关系?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建立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信息通报制度
  如环境监察向环境监测部门提交排污申报核定季度(年度)报表,环境监察基础数据汇总报告,排污费征收季度(年度)报表等。而环境监测部门则向环境监察部门提交环境监测报表,环境质量通报,工业污染源动态通报,环境质量报告,环境年鉴等。
  3.2 建立常规性和应急性监测工作程序
  对于常规性监察工作,环境监察部门可根据辖区环境的基本情况,形成年度监测计划,委托环境监测部门进行例行监测,环境监测部门则应按计划要求及时呈报工作结果;环境监察部门遇有环境应急事件急需监测时,可向环境监测部门提交应急监测单,环境监测部门则要毫无条件地安排监测,并提供有效数据。
  3.3 建立互动工作机制
  环境监察部门要积极参与制定环境监测课题及特种目地的监测任务,与环境监测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的各种监测指标;环境监测部门则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环境监察现场,从环境监察的角度了解和掌握区域环境状况和规律,以使环境监测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3.4 建立“自助餐”式监测模式
  环境监察部门可配备简易的现场监测设备,并委托有培训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或有关院校对环境监察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实施现场即时监测,如噪声级测量,烟尘黑度测试,常规水质化验等。监测数据经监测部门审核把关后,可作为环境监察依据。
  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环境质量信息及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在监督污染物排放、控制新污染源产生以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环境监察的主要任务,是在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领导下,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对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二者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保证环境保护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星.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的关系及协调运行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
  [2]林子昱.新时期环境监察监测的职能特点观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
  [3]罗岳平,黄钟霆,骆芳,周湘婷.试析加强环境监测、监察业务联动的意义、内容和措施[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2(3).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研究逐渐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变,“前测”已逐步应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已有少部分教师意识到“前测”是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且也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大多数一线教师对前测的应用还是比较生疏的。下面笔者将尝试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自己对教学前测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关注教学前测,找准学生的认知水平  现代心理学明确指出:
专业是指用来描述职业生涯某一阶段、某一人群用来谋生,长期从事的具体业务的作业规范。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研究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借助他们熟悉的物理现象,优化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高中课程改革。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既可以突出化学课程研究性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又可以通过各种学习任务指
目的对比研究国内部分耳鼻咽喉科专业杂志及本杂志发表的论著中统计分析方法使用率与存在的问题.方法详细、系统地分析了2000~2001年发表在本杂志上以临床医学为主的论著101篇
在现在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都是按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对于物理教学来说,科普读物是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明确工件六点定位的原理,深刻理解每一约束点相应的约束自由度。并对其相关定位方法在结合实际加工实例的基础上进行剖析与对比,同时阐明各相关定位方法在机械加工生产中的应用场合。  关键词:定位原理;应用场合;异同  机械制造业之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而机械制造必先基于对工件的定位,然后才能进行夹紧,进而实现工件的正常加工,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因此,一个高质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每一天快乐健康地成长是和老师的关心教育分不开的,老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地都在影响着他们。转眼间自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5年,遇到了各种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