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课中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学好一门语言,除了要有毅力外,还需要有浓厚的兴趣。英语学科活动相辅相成,其目的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手段,锻炼同学们的胆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英语学科活动的创设,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英语,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师生互动性
  
  以“师生双方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代替了“我教你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双方相互提供信息,并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学习英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动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在活动过程中,师生配合默契,学生间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形成一个生动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
  
  英语活动课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教师能给主体学生创造讲英语而暂时忘却母语的空间,在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课中,强烈的学习动力驱使每个学生开口讲英语;在愉快轻松的情绪中,大部分学生必然由消极地学习英语转变到积极地学习英语。通过活动的设计与参与让学生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学生学习的开放性
  
  英语活动课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学生们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和课堂,走出狭窄的教材内容,进入网络时代的跨时空学习,走出依赖教师口授的课堂,进入借助网络信息资源,获取更多、更广知识的无限空间,如多媒体教学、interview等活动。
  
  四、课堂组织和管理的优化性
  
  英语活动课打破了英语学科课程教学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课堂格局可采用半圆式、全圆式、双圆式、梅花式等多种形式。授课形式可以游戏、猜谜、叙述、采訪、表演短剧、讨论和辩论为主,男生、女生、小组间的竞争性活动贯穿全课,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也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特别是借助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许多有声资料,更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作者单位:江西省安义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廖淑芳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了。因为,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新课程改革需要民主、开放、焕发活力的语文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