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里的《弟子规》诵读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弟子规》是一部以学规的形式对儿童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教育的启蒙读物。省政协委员章汝先曾建议:将《弟子规》引进课堂,引进校园,以诵读、理解、践行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使其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关键词 《弟子规》 幼儿教学 德育教育
  
  一、《弟子规》诵读的最佳时期
   大家都知道要导正社会人心、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从教育着手。而教育应该从哪里着手呢?从儿童扎根深化教育教学做起——所谓幼儿养性,童蒙养正。为人父母者,哪个不想把世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在选择教材方面,首推《弟子规》。俗话说“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年幼之时是教化的最佳时机,先入为主易,后来居上难。所以,笔者认为《弟子规》应从幼儿园开始诵读。
  二、《弟子规》诵读的内容取舍
   《弟子规》共90条,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本书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浅显易懂的童话儿歌中,在无形中熏陶孩子的人文道德素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前圣人们流传下来的千古美文,已有好些内容不适合时代的要求。因此,正确的去学习《弟子规》,还是应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有所选择。让我们的孩子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不为陈腐的观念所束缚,以达到学以致用、行知合一的效果。为此,选好《弟子规》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十分关键。
   (一)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内容。在教孩子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来选择内容。如小班的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据此特点,只选择《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悌》两节。这些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吻合,学起来容易理解。中班的孩子则在巩固小班所学的基础上再学《谨》,并随时根据各班的学习情况和对该知识的接受程度增减学习量。
   (二)结合主题选择内容。把《弟子规》的内容和幼儿主题活动相结合,如:小班主题《小小的我》是让幼儿通过对自己方方面面特点等内容的了解,懂得每个人是独特的,并学会保护身体和简单的自我照顾方法。在这个主题里加入“朝起早 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等《弟子规》内容,让孩子注重服装仪容的整洁,知道衣着饮食的要求,明白要远离是非之地,学会保护自己。
   (三)摒弃部分过时的、不合实际理念的内容。《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里面有着丰富的文化营养,可是《弟子规》毕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他打着封建时代的烙印。譬如《弟子规》规定孩子“话说多,不如少”、“对尊长,勿见能” 莫过于对儿童天真活泼、乐于表现精神的扼杀。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打孩子且不说在西方要吃官司,就是在中国也是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关己,莫闲管”这更有糟粕之嫌。所以,我们的老师在研讨中删除了这些内容。
  三、《弟子规》诵读的教学方式
   《弟子规》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背诵和理解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让孩子们保持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兴趣,并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需要合适的方式方法才行。
   (一)自然学习。采用唱儿歌、听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然的诵读。同时配合图片,相关的录像,让孩子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弟子规》的内在含义。
   (二)角色扮演。《弟子规》是用真情来教的,教学要创设情境,最好办法是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讲到“出必告,反必面”时,我们班上的两位老师就通过扮演母亲和孩子,让孩子们观看。孩子们在观看之后,就明白“出必告,反必面”的含义了,从而学到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行为强化。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和身边发生的有关事件让幼儿通过学习,巩固以形成的习惯,并能进行灵活运用。如孩子们多贪恋各种玩具,每当家长来园接孩子时,时常会出现家长千呼万唤而孩子却不欲理睬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我会提醒孩子们:“《弟子规》告诉我们父母呼唤时应该怎样做?”于是孩子们会一齐喊出“父母呼,应勿缓。”贪玩的孩子听到这句话,即便有些不情愿,也会很快离开座位,跑到父母身边,乖乖地跟父母离园。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这一被动行为逐渐转变为主动行为。
   在我园老师、孩子、家长之间要鞠躬问好。家长最开始不明白为何幼儿园要行鞠躬礼,用到现在的社会里显得很迂腐。直到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一点点在改变:不再睡懒觉了,变得有礼貌了,见到人会主动问好,吃饭会给父母夹菜,会在父母下班的时候摆好拖鞋,爷爷奶奶生病是会关心的问:“难受吗?”家长在《弟子规》读后感里写道:在学习《弟子规》,儿子在成长,我们也跟着受教育,从最初孩子、老师向我们鞠躬的不自在,到后来自己也习惯了鞠躬微笑问候,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小朋友们之间的争执少了,相亲相爱的气氛浓了。
   (四)活动迁移学做《弟子规》活动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才能使儿童的认知、情感、行为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地引向新高度。我们设计了一个个活动来达成。如:我们把每年的秋游定为 “孝亲日”。秋游采摘的果实称为“孝亲果”,幼儿离园时,每个幼儿带好一筐“孝亲果”,一份孝亲卡。在家里,幼儿给父母背诵《弟子规》,献上亲手采摘的孝亲果给家人,家长把自己孩子的表现填写在孝亲反馈卡上。活动感动了每个幼儿,也感动了每位家长。
   《弟子规》为幼儿的行为教育提供很好的文本,对和谐家庭关系、优化社会环境、提高人文素质、培养礼仪道德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弟子规》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其教育理念、教育宗旨及教学方法都需要教师不断的摸索和改进。
其他文献
摘 要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七绝诗创作方面成就卓著,堪称“七绝圣手”。他的七绝,题材广泛,构思新奇,因内容不同而特色各异。他的边塞诗刚健明朗,发兴高远;他的宫怨诗含蓄婉转,细腻传神,充分体现出诗作的阴柔之美。他的送别诗感情真挚,情韵绵长。   关键词 王昌龄 七绝 边塞诗 宫怨诗 送别诗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享有声誉的一位诗人,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也是盛唐诗坛上心倾七绝、专力于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高职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措施”这两个问题。其中重要地位包括: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语文教学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教师改变教育观念的需要,是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 语文 教学 职业能力     职业特定能力是每一种职业自身特有的,它只适用于这个职业的工作岗位,适应面很
期刊
摘 要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他们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物质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他们的教育也应该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本文在分析当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措施    一、当前贫困大学生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阅读理解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着重提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和计较,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 中学生英语阅读 阅读速度 猜测词义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阅读能力是书面交际中通过文字积极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衡量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生将来直接运用外语能力的一个最重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本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引的方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对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设计与反思。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堂设计,完善教学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班级文化的功能入手,探讨了班级文化的创建,提出了用班级文化指引班级和班级成员的发展的具体实践方法。   关键词 班级文化 创建 实践     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形式融合到班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
期刊
摘 要 本文就笔者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体验,研究分析如何解决职校学生厌学情绪的方法。分别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规范课堂的组织掌控、提升课堂呈现技巧等三方面阐述。指出作为一名职教老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责无旁贷以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为己任,使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得以保证。   关键词 放飞梦想 快乐学习 厌学情绪     当前,职校学生普遍地存在着厌学情绪,作为一名职教老师,如何处理学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将被动语态视为一个句法原型范畴,其中Get-passive是非原型即边缘成员,从原型范畴的视角研究,对其不同形式和意义做出合理的解释,对理解和使用被动语态很有帮助。   关键词 被动语态 原型范畴 边缘成员 Get-passive    一、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在认知语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一直被广泛研究。对原型的研究始于颜色范
期刊
摘 要 作为品德教师就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德育课的课堂,给德育课教学自然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和新鲜内涵。让德育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德育课课堂生活化。如何让德育课教学生活化?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自己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德育课 教学 生活化    一、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期刊
摘 要 大学精神是时代文化精髓和社会思想境界的体现。本文讲述大学精神的内容与作用、大学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如何构建大学精神。   关键词 大学精神 以人为本 健全人格     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