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spy_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运用建筑技术和现有的各种资源,结合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业主的要求和设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空间构筑。本文从建筑设计中的经济理念入手,分析了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筑设计经济。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原则
  前言: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在其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的深化阶段都始终贯穿着合理性这一理念。工业社会以来,建筑发展构成了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原因,但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又使之成为当代能源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建筑发展的可持续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倡“经济”的主旨是指对建筑作品的优化、保障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以求建筑作品的最大经济价值,不仅是评判建筑设计作品优劣的重要尺度,而且也是能否促进国民经济合理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建筑设计合理性原则的基本内涵
  在对建筑合理性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合理性的要求,通过有效的设计方法,在建筑的总体布局、空间组合和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有限的经济条件达到建筑的建设要求,或在限定的经济条件下创造出较多的使用价值。由于建设可用资源的有限性,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对建设投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高效利用,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观。要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的现状等因素,确定建筑的合理投入和建造所要达到的建设标准,以求在建筑设计中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和使用效益。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先进技术与经济合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善于把技术问题与经济指标相结合,通过经济分析和经济比较以及效果评价等手段。建筑设计师只要能把控制好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设计阶段的每个环节之中,全面评估先进技术的经济合理性,又能实事求是的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先进技术,就有可能真正达到建筑设计的经济目标。
   二、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影响因素
   建筑设计合理性是在“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要求下,用較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或在相同劳动消耗下,获取最佳使用效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建筑设计达的适用性、经济型、艺术性达到协调统一。自从人类开始进行建筑活动以来,经济条件就表现出强烈的制约作用,无论是何类何种建筑都离不开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支撑,而这两项资源又离不开经济条件的制约,因此建筑也不得不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从建筑设计工作实践来看,影响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陈旧的设计思想:因为有一些建筑设计师的知识更新比较慢,还不了解建筑科技飞速发展的最新趋势,在设计方面的理念落后。使设计是产生的错误在施工过程中才暴露出来,导致只能对工程进行修改变更、补充设计,还有的甚至发生了事故,造成返工或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后果
  2、经济观念与工程技术相分离:在建筑设计师中,有些建筑设计师的技术水平跟工作能力都不差。但他们缺乏经济观念,导致设计思想保守,认为降低投资成本是业主的事,是财务人员的职责,与己无关。有的没有进行方案的比较和优化,或是只注重立面造型而不注重经济方面的分析比较。使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就很难做到。
  3、.闭门造车的设计过程:现在很多工程中,建筑设计师对工程前期的研究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筑策划的概念,缺乏可行性研究,埋头专注于方案设计,使得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直到施工阶段才暴露出来。
   三、建筑设计合理性的原则
  建筑设计合理性除了建筑空间组织、结构设置、能源与资源利用、技术组织跟建筑循环再利用外,还要改善建筑体形系数、降低层高、改进建筑材料保温性能和气密性等节能降耗措施等方面进行合理性的原则和方法。注重合理性的建筑设计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
  1、建筑设计师在建设实践中应注意立体地开发用地空间,发掘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益;结合旧城改造,拆旧建新,提高城市容量;在建筑空间的构筑中,还应积极采用轻、薄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以少占建筑空间。建筑设计中还应注意结合废水净化、雨水收集,设置循环用水和分质用水系统,并积极采用各类节水设施、设备,有效地控制用水量。现在城市、建筑发展与土地资源总体供求矛盾已经是当今环境危机的突出问题之一。
  2、在建筑设计理念中建筑设计与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相结合,经常会使方案的建构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耗、物耗。当前多种技术体系并存的现实首先是与地域经济差异相对应的。另外技术设置要做到切实可行、经济有效,就必须从地域经济的客观条件出发,与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相适宜。如今,“设计结合自然”、“设计结合气候”已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3、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个方面。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使用。主要表现为对早期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结构构件、照明设施、管道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再循环是指建筑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这表现在对旧建筑中可再生材料的重新加工、合成和利用。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着眼,将建筑的循环再利用与添建、新建相结合,形成建筑发展的动态循环机制,这不仅有利于环境的维护,对于提高建筑的合理性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方案构思、还是方案设计以及技术深化的阶段,始终都贯穿着合理性的理念。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从当今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建立宏观的合理性理念,合理地确定各种条件下的建筑设计标准,总结各项合理性措施,在达到建筑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使建筑达到合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吴博:建筑设计中地方风格与追崇主义之间的矛盾关系[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 (4):523~534
  [2]章新海:试论建筑设计与经济的关系[J].工程与建设,2006,20 (5):435~436
  [3]王立:浅析“适用、经济、美观”在当今国内建筑设计中的理解[J].甘肃科技,2007,23(4):184~185
  [4]曾春雷: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和逻辑思维[J].中国住宅设施,2009,(9):23~25
  [5]刘婕: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8):33
  [6]吴珂:谈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合理性体现[J].现代商业,2008,(23):273
  [7]吕颖丹 刘卫平:浅谈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控制[J].科技信息,2008,(5):118
  [8]白世福:从合理性角度探讨建筑设计的理念及原则[J].商情,2009,(6):27
  [9]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要: 20世纪以来,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主导形式和增长点。旅游业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组合而成的竞争实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影响着旅游业的运行和发展。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其角色和地位已被定位为决定旅游业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关键。然而,我国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的现状令人擔忧,从业素质跟不上旅游业增长形式。旅游业竞争优势的持续保障是其获得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这又
期刊
摘要:贵州民族文化旅游是贵州特色旅游的支柱,它依托于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闪光点。目前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促进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贵州 民族文化 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共有49个民族成份,其中有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等17个世居
期刊
摘要:环境是人们赖于生存的无形资源。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实施与管理的难度。因此作为园林建设部门要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式,严格控制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构建切合实际的管理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生态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化; 施工; 养护; 工程质量;  前言   随着园林绿化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和
期刊
【摘要】:由于中职生的生源差,总体道德水平偏低,基本上都是双差生,面临如此的学生,中职教师的教育任务更加艰巨,从事最底层的教育把一个个差生经过千辛万苦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作为旁人是体会不出中职教师的辛勤工作,而作为中职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是神圣的,伟大的,无怨无悔。班主任常常被称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样一個道理:一个班级的工作做好了,整个学校的工作就做好了。班主任常常被称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期刊
目的 探讨人群高尿酸血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7年在成都中医大体检医院接受健康体检、并且收集到11项健康检测指标的1 487例对象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
近日,中国女鞋之都陆续登上四川卫视、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新闻栏目,作为中小企业疫情后自救的范本传播,电商直播产业园更是作为困境突围、振奋经济复苏信心的典型案例而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