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好的翻转课堂生态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lym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翻转课堂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该文首先分析了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接着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从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合理翻转、批判性思维培养等方面分析构建良好的翻转课堂生态的方法,以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期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9-0130-02
  1 问题的提出
  传统教学以班级授课制为典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围绕教师、教材、课堂这三个中心开展,最典型的代表是凯洛夫( N.A.Kaiipob)的五步教学法。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随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渐渐融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雏形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他们将课程内容录制成视频,传到网络上供学生课前下载学习,逐渐过渡到课堂上教师只专注学生的深层次学习,由此在教育界引发了广泛关注。
  截至2019年12月末,在中国知网,通过“翻转课堂”“计算机基础”“高职”三个主题词检索到文献共67篇。从检索结果可以发现,基于高职计算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起步于2014年,兴起于2015年,并在2018年达到了顶峰。以Gartner发布的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Hype Cycle)为标尺,结合容梅等学者[1]对翻转课堂发展阶段划分的研究,国内对高职计算机基础的翻转课堂研究已经历了技术萌芽阶段(Technology Trigger),目前处于期望膨胀后期(Later period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
  目前,普遍上将翻转课堂定义为“教学流程的翻转”,基于这种教学模式,国内学者进行了诸多探索。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也出现了翻转课堂流于形式、形似而神不似、照搬流程翻转的形式等问题[2],因此,有必要对高职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2 构建良好翻转课堂生态的方法
  2.1 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核心是先学后教,进而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是教师的“教”的基础。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论语集注》对其做了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就是当学生思考问题有所懂、想要表达却说不清楚的时候,教师才给予启发。反之,即愤则启,悱则发。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显然,填鸭式教学、满堂灌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理论也体现了这一思想,由此可见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意义。
  至于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可以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得到启发。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发展的两个水平:一是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二是学生通过努力在最近的将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師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已有认知水平之上难度的内容,使学生个体产生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之间的认识矛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既不仅仅跟随学生已有的发展成果,也不是对学生的简单机械式灌输,而是真正建立起教学与学生个体发展之间的桥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计算机基础》中“数制”的教学,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了解数制的相关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那么,在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并结合学生已有认知水平设计学习资料,用直观、类比的方式,逐步深入拓展数制的知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按权展开以及数制相互转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以教师合理翻转为保证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到“小立课程,大作功夫”。针对翻转课堂,教师要做到能够对课程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并能够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大胆、灵活的处理,对知识点进行高度提炼形成微视频等学习资源,做到“小立课程”;同时,在知识内化环节,减少单向的知识传递时间,让学生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在有效的翻转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大作功夫”。
  另外,针对学生的课前学习,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容易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因此,教师要能够准确深入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确定课前环节的“度”;同时,要能够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并合理设定课堂内容,确定课堂环节的“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此外,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传统课堂内的某一部分翻转到课堂外,也可以将课堂外的一部分翻转到课内[3]。
  2.3 以批判性思维为引领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雏形来自“苏格拉底方法”,即教师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爱因斯坦说,科学只能告诉人们“是什么”,却不能解决“应当怎样”的问题。因此,在寻求知识的道路上,学生需要不断地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评价、质疑,再进行分析、综合,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或看法,才能解决“应当怎样”的问题。张长海[4]提出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融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海绵式思维方式,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软件教学为例,往往教师先将案例的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学生再进行独立操作或者开展相关的练习,有的学生能够迅速地完成并且触类旁通。也有的学生能够记住教师讲解的全部过程,却不知道自己操作时如何下手,提供不了问题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海绵式思维的症结所在。而在高职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希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开展积极互动,将被动的海绵式思维逐渐转变为淘金式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于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李开复提出了四点建议:多问how,不光要学知识,还要学会用知识;多问why,理解“为什么是这样”;多问why not,试着去反驳;多和别人交流讨论。同样的,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学活动不能以学会某一个软件为目的,而应该在多问和多学中触类旁通,掌握同类软件的使用技巧,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4 以团团坐为格局
  环境作为课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排排坐”模式适应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这一惯例,课堂上以协作探究、分组讨论、展示交流等活动为主,通过师生交互、生生交流助推了知识内化的过程。“排排坐”模式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分组交流的发挥空间,而“团团坐”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协作探究和团队合作提供了便利,突出了“学”的作用,强调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提升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3 小结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它由教师、学生、环境等多种因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和谐统一的共同体。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至于如何从过程性上评价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08-114.
  [2]胡立如,张宝辉,翻转课堂与翻转学习:剖析“翻转”的有效性[J].远程教育杂志,2016(4):52-58.
  [3]张广兵,翻转课堂的多维度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8(21): 13-16.
  [4]张长海,大学专任教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接受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57-61.
  【通联编辑:王力】
  作者简介:胡彩凤(1989-),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其他文献
摘要:为解决传统的毕业选题工作存在效率不高、工作烦琐等问题,开发完成了一套移动选题平台。移动选题平台包含后端管理子系统、后端数据接口、前端H5应用三部分,采用当前流行的软件开发技术实现,使用vue渐进式框架和前后端分离等技术进行开发,同实际的高校毕业论文选题工作成功对接,功能较为完备,性能较稳定。移动选题平台已经正式投入使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毕业选题任务,使毕业选题工作周期大大缩短,效率明显
动态背景下针对动态场景中部分物体存在扰动的特点,本文在差分思想的基础上,对背景模型进行持续的更新,结合模糊更新准则,自适应地改变背景模型的检测阈值和更新频率,进而提高动态场景中前景提取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摘要:网络广告设计课程是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组成部分,在教学与实践中如何寻求教学的突破点,培养出创新设计时代需求,具备综合实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课程关注的热点。文章针对职业学生的特点,剖析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以案例教学为基础,在设计与教学上进行了一些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提出创新教学模式、重视案例教学、实现课程内容优化、关注实践能力等具体方法。  关键词:网络广告设计;整合案例;新思维;
摘要:智能手机走进千家万户,手机从原来的通话设备,变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必需品。相应的软件行业也异军突起,特别是腾讯的及时社交软件—微信,让软件行业为之一变。微信公众号的推出,更在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层面上造就了新的生态模式。微信公众号自定义开发属于深度开发,已经广泛应用。《核心素养平台》正是深度开发的应用鲜明代表,作为一个家校共育的辅助性平台,主要是将学生在学校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内容收
摘要:疫情防控期间,各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采用在线教学方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确保在线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实质等效,该文从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角度,通过选择第三方教学平台、重构在线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监管、在线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设计在线教学途径,给出一解决方案。  关键词:学习效果;在线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
摘要:2020年年初,由于特殊原因,国内大中小学校春季开学的时间都发生了延期。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教学理念,针对信息技术这门实操性比较强的课程采取了“蓝墨云班课 腾讯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网上教学模式,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使特殊时期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进度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肯定。  关键词:网络课程;蓝墨云班课;腾讯课堂;信息技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信息化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已成为支撑各行各业深入发展的不竭动力,其中尤以大数据技术运用最为广泛,它颠覆了传统生产及管理模式,为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将大数据技术与医疗事业相结合,建立医院大数据服务中心,并以大数据中心优势促使医院管理更高效、发展更平稳、技术更优越,是当前各大医院的主要策略。但是当前我国各大医院对大数据的功能特征在认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其数据开发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信息科技快速进步的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成为人们在生活领域、工作领域、学习领域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信息管理程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合理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相互优化整合,不仅能够提升信息利用的效率,还能改善传统的信息管理理念,预防出现信息重复冗杂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因此新时期的环境下应重点关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之间的优化
摘要: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为各行各业获得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然而,病毒、系统漏洞等一系列网络信息不安全因素,使得各行各业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给予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本文立足于医疗体系,对医院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进行了相应分析。以期给相关单位或者相关工作者带来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医院;网络信息完全;防火墙;访问限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在目前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而且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是具有极高利用价值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会发现该技术涉及较多的内容,其中一项特别突出的技术是图像识别,而且从研究结果来看,图像识别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具体价值和功能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强调图像识别技术的分析与应用。简单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