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黄帝祭祀研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53119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何炳武主编《黄帝祭祀研究》是以黄帝祭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著作,该书首次对黄帝祭祀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在认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提出了鲜明独到的观点,在研究理论上有创新,在研究方法上有进展,在论述上有深度,是近年来黄帝祭祀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而其中最为鲜明的是突出了黄帝祭祀的意义。
  黄帝祭祀的意义问题,就是祭祀黄帝贯穿什么样的精神、阐扬什么样的观念、如何为中华民族发展服务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要以对黄帝文化的认识为依据。黄帝文化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每个历史时代人们对黄帝文化内涵的阐发都具有时代精神,同时又不能割断与黄帝时代的联系。一方面,黄帝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时代联系在一起。黄帝文化集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伟大的首创精神和凝聚精神,是中华文明起源期也就是黄帝时代的基本特征。黄帝时代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方面都有首创之功,也是中国先民社会生活空间扩大、互相联系增多的时代。由于黄帝部落取得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领导地位,促使炎黄集团与九黎集团融合,中国人的凝聚力第一次突出地表现出来。所以说,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伟大首创精神和凝聚精神的黄帝文化与黄帝时代有着内在联系。炎黄时代提供了黄帝文化内涵的基质,黄帝文化是从这个基质中发生的。另一方面,黄帝文化与五千年中国文明史联系在一起。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不断创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为黄帝文化发展提供了动力。黄帝文化中有部分后代形成的观念和材料,它们在古史研究领域可能不可采信,而在文化史研究领域则有价值。因此,黄帝文化所代表的是,肇始于中国文明起源期——黄帝时代,又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中华民族精神。从民族自觉到民族复兴进程中,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扬弃了作为天神的黄帝观念,淡化了作为帝王的黄帝观念,重新突出了作为祖先的黄帝观念。而对于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的理解从强调血统转向强调文化,与古代人的理解有所不同。人们普遍接受了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租”的观念,强调祭祀黄帝的文化意义。所以,当代黄帝祭祀不是着重血统观念的祖先祭祀,也不是有神论的宗教祭祀,它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中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特殊文化行为。黄帝祭祀的本质不是古史研究,更不是宗教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活动。清明、重阳祭祀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节日,黄帝祭祀的研究则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一部分。
  如今,黄帝已经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象征,成为民族凝聚力最强的粘合剂和向心力。黄帝祭祀也已经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形式。我们通过祭祀弘扬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开创精神和凝聚精神。这也就是黄帝文化的精神,它不是历史上某个学派,某个地区文化的特殊性,而是五千年历史,整个中国土地上生息发展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我们今天纪念黄帝、祭祀黄帝,是在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尊祖敬宗的民族感情,更是在表达整个中华民族追根溯源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意识是国家、民族认同的核心,对巩固和完善统一多民族国家,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当前来讲,我们面临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黄帝祭祀也应该传承和体现传统的中华人文精神,不断扩大、深化其文化蕴涵,以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他文献
摘 要:晚清到新中国建立这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内,文学作品中的个人意识也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觉醒再到湮灭的过程。这个变迁值得关注,因为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变化,而是跟整个社会状况密不可分的,正因为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现实才造就了文学创作风格的迥异,本文将对此变化作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个人意识;萌芽;觉醒;湮灭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130-02    一、萌芽 
期刊
摘 要:公孙龙子是先秦时代的一位哲学家,他的许多著名学说自古以来却被贬为“诡辩”。其实不然,他的思想是一个有着系统的体系,包括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逻辑学,建立在这些体系的基础上他的理论是源远流长的。他的许多思想反映了语言学方面的许多理论。他的“白马非马”论,较早的提出了语言学中的名实问题,反映了语言中的所指与能指等问题。本文将从白马非马、言语与语言、客体词与概念词、所指与能指等几方面去阐述。
期刊
摘 要:《在酒楼上》创作于1924年2月16日,正值“五四运动”落潮、革命阵营分化、北洋军阀统治异常黑暗的时候,此时鲁迅越来越认识到自己之前所信奉的“个性主义”、“个性解放”、“全面反传统”等思想的弱点,越来越走向对这种思想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吕纬甫与鲁迅本人有精神联系,这种联系是在鲁迅当时的现实感受与小说创作时的环境发生的。1924年鲁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变化也深深影响到了此时他的创作。《在酒
期刊
1  整个下午,梁淼都把自己关在屋里,窝在凌乱的黑皮革沙发上发呆。阳光斜斜地从打开的窗户里照进来,照在她手里托着的那块玄石上,石头的反光映过来,刺得她有些眩目,恍惚中,她仿佛看到,有一双诡异的眼睛在石头的那端晃动,目光里似乎带着一种幽怨,又似乎掺着一种诘问,好像在说,还记得吗?记得它叫什么吗?  梁淼翻江倒海,在尘封的记忆里搜索,那些深嵌在心底里的细枝末节,失控似的弹跳出来。  她记得,那是高考成
期刊
摘 要:生命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面对当前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出现了严重的漠视生命、伤害生命、生命意义感缺失等现象,我们必须建立重视生命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将生命教育融入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通过多方面维度来促进研究生生命意识的提高并帮助研究生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维度  文章编号:9
期刊
摘 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才能步入正轨,我国高校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我们必须充分认其必要性和紧迫性,站在新的高度,拓展新的思路,采取新的对策,争取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关键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高效管理体制改革
期刊
1  1942年,河南大饥荒,国民党政府依然强征军粮,民众死伤无数。加之日本鬼子加紧占领河南,大半个河南已经沦陷,河南上百万的百姓带领妻儿老小到陕西逃难。白振中的家乡登封县的人也快逃光了,西去的火车上扒满了逃难的百姓,大路上成群结队都是西去逃难的难民,汽车、牛车、架子车,甚至还有一些残兵败将的军车夹杂其中,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逃到陕西去!  白振中带着三个儿子白文、白武、白星和老婆桂兰,每人
期刊
摘 要: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总结了“十一五”以来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提出了“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主要精神、新亮点、新思想,特别是把民生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关键词:十七大五中全会;民生;学习  文章编号:978-7-5369-
期刊
摘 要:笔者通过对英语新课标的教学实践,有以下5点体会:1.赞赏鼓励学生,让课堂像家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放飞想象,热爱命运,让语言教学无限广阔。3.开发教材内涵,创设生活化情境,让知识从静态走向动态。4.学生当“主角”,老师充当“配角”,把舞台留给学生。5.释放人格魅力,真诚面对学生,和学生共享人生智慧。   关键词:英语新课改;课堂实践;体会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
期刊
摘 要:当今,公共关系是商业贸易的一部分,而在护理方面,所有的护理工作者都是公共关系的参与者,护理工作是面向人的工作,人的生老病死无不包含在其中。护理人员既要面向患者,包括社会不周层次、年龄、职业的各类人群,又要与共同工作的同事相处,需要涉及和处理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广泛和复杂的。因此,护理工作应贯彻公共关系学的原则,发挥公共关系学的信息、决策、宣传、外交和协调功能,引导公众认识、理解、支持护理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