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两只小手不停地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探索着未知世界,洗手便是孩子探索水、认识水的一个过程。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玩水,特别是夏天孩子对水更是一往情深,每次在洗手时都会花上很长的时间,有时候老师去霜发现有的孩子边洗手边玩水、把水龙头拧开,不停地用手答水;或者用抹布什么的把小水池的下水口堵上,把水池积满,呼啦着玩水;或者用两个杯子接水,来回倒着玩;或者两个孩子把杯子上下重叠,一起接水,看见水慢慢的由上一个杯子流到下一个杯子,便开心的哈哈大笑。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节约用水和一些关于水资源比较匮乏的知识。然而,还是有几个孩子会在洗手的时候玩水、浪费水。有时也会忍不住去批评他们,可是收效甚微。这时我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早教老师去上海讲课,问在坐的家长说:“下完雨,路E会有积水,领着孩子在路上行走,孩子是不是都喜欢走有水的地方?”家长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紧接着是家长之间讨论的嘈杂声,老师接着说:“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全场一片安静,坐者前面的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听得很仔细。它非常响亮的说了一个字:“打”。顿时引起哄堂大笑。后面站起一个爸爸模样的人说“你把鞋子弄湿了,自己回家洗去。”早教老师说:当时她觉得有这样的爸爸什么样的天才都会被扼杀掉。早教老师认为家长要抓住这个学习的机会,让孩子了解地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雨是怎么回事?所以她建议家长不应该谴责孩子,应该也跑到水里和孩子一起踩水,这样孩子会不会高兴?答案是肯定的,孩子会很高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跟孩子讲这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孩子就会知道是因为下雨地上才会有水,天为什么会下雨?雨是怎么形成的?人踩进水里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为什么会湿了裤子、鞋子?水会到哪里去?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就出现了……孩子的教育是刻不容缓的,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吧!
在心理学家看来,孩子在玩水是自由探索,并让他们感到快乐,它对于促进孩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1.满足情绪的需要。柔软清凉的水给孩子舒服的感觉,他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水,心情自然开朗。这对于缺乏自信心或较畏缩的孩子,效果更加显著。2.练习大小肌肉的操作。孩子经常会不厌其烦地将水从一个碗倒入另一个小碗里,在这个简单的游戏里,孩予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如果尝试把水倒进窄口的瓶子,更能训练他们的手眼胁调能力。3.发展智能。水的温度及形态都能给孩子的皮肤一种特别的感觉刺激,有助于孩子感知能力的发展。观看流动的水有利于培养其观察力和注意力,如果能提供一些用具,便更能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小水滴去旅行的故事,深入浅山地帮助孩子理解有关水循环的知识,观察云和自然水源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大自然中水的存在方式。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生存的图片、短片,了解地球上的生物都因为有了水才得以生存,我们都离不开水。知道几种补充水分的方法,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并以《动物找水源》的故事使幼儿明白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孩子们也了解几种节约用水的方法,增强了其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能力,并用绘画的方式提示家人节约用水,记录自己节约用水的方法。还通过《小水滴变变变》的故事和有关水的实验,帮助幼儿了解水的三种形态,即液态——水,吲态——冰,气态——水蒸气。本次主题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水的把戏”,通过实际操作,幼儿初步了解和发现水的放大和折射的有趣现象;知道有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有些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初步了解“沉”和“浮”的想象,感受水的浮力。同时,游泳是幼儿接触、感受和探索水的一种极佳活动,鼓励家长带幼儿去游泳,当然也提醒他们游泳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我班幼儿了解了很多关于水的知识,也懂得需要节约用水。虽然还会有个别孩子会去玩水,可这毕竟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扼杀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权利啊!是啊,作为教师有时为了孩子的一些常规,常常愤怒于孩子的行为和展示在眼前的结果,却很少去考虑产生“结果’’的原因或者更多时候是孩子天真无邪的本性,而这些天性有时甚至是我们成文无法比拟的,很多时候,作为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面对孩子,我们应该心平气和,更有童心地去看待一些常常让我们暴跳如雷的事情,毕竟孩子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缺乏,他们天性是好奇的、喜欢探索的,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一些美丽的错误,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他。当然,前提是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还有就是安全。这样,孩子,我们,家长,都会更快乐!
有一位早教老师去上海讲课,问在坐的家长说:“下完雨,路E会有积水,领着孩子在路上行走,孩子是不是都喜欢走有水的地方?”家长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紧接着是家长之间讨论的嘈杂声,老师接着说:“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全场一片安静,坐者前面的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听得很仔细。它非常响亮的说了一个字:“打”。顿时引起哄堂大笑。后面站起一个爸爸模样的人说“你把鞋子弄湿了,自己回家洗去。”早教老师说:当时她觉得有这样的爸爸什么样的天才都会被扼杀掉。早教老师认为家长要抓住这个学习的机会,让孩子了解地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雨是怎么回事?所以她建议家长不应该谴责孩子,应该也跑到水里和孩子一起踩水,这样孩子会不会高兴?答案是肯定的,孩子会很高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跟孩子讲这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孩子就会知道是因为下雨地上才会有水,天为什么会下雨?雨是怎么形成的?人踩进水里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为什么会湿了裤子、鞋子?水会到哪里去?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就出现了……孩子的教育是刻不容缓的,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吧!
在心理学家看来,孩子在玩水是自由探索,并让他们感到快乐,它对于促进孩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1.满足情绪的需要。柔软清凉的水给孩子舒服的感觉,他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水,心情自然开朗。这对于缺乏自信心或较畏缩的孩子,效果更加显著。2.练习大小肌肉的操作。孩子经常会不厌其烦地将水从一个碗倒入另一个小碗里,在这个简单的游戏里,孩予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如果尝试把水倒进窄口的瓶子,更能训练他们的手眼胁调能力。3.发展智能。水的温度及形态都能给孩子的皮肤一种特别的感觉刺激,有助于孩子感知能力的发展。观看流动的水有利于培养其观察力和注意力,如果能提供一些用具,便更能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小水滴去旅行的故事,深入浅山地帮助孩子理解有关水循环的知识,观察云和自然水源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大自然中水的存在方式。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生存的图片、短片,了解地球上的生物都因为有了水才得以生存,我们都离不开水。知道几种补充水分的方法,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并以《动物找水源》的故事使幼儿明白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孩子们也了解几种节约用水的方法,增强了其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能力,并用绘画的方式提示家人节约用水,记录自己节约用水的方法。还通过《小水滴变变变》的故事和有关水的实验,帮助幼儿了解水的三种形态,即液态——水,吲态——冰,气态——水蒸气。本次主题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水的把戏”,通过实际操作,幼儿初步了解和发现水的放大和折射的有趣现象;知道有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有些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初步了解“沉”和“浮”的想象,感受水的浮力。同时,游泳是幼儿接触、感受和探索水的一种极佳活动,鼓励家长带幼儿去游泳,当然也提醒他们游泳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我班幼儿了解了很多关于水的知识,也懂得需要节约用水。虽然还会有个别孩子会去玩水,可这毕竟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扼杀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权利啊!是啊,作为教师有时为了孩子的一些常规,常常愤怒于孩子的行为和展示在眼前的结果,却很少去考虑产生“结果’’的原因或者更多时候是孩子天真无邪的本性,而这些天性有时甚至是我们成文无法比拟的,很多时候,作为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面对孩子,我们应该心平气和,更有童心地去看待一些常常让我们暴跳如雷的事情,毕竟孩子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缺乏,他们天性是好奇的、喜欢探索的,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一些美丽的错误,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他。当然,前提是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还有就是安全。这样,孩子,我们,家长,都会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