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诱因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k710867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胃癌最初是指胃或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术后5年以上残胃原发的癌。近年来,随着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比例逐渐减少,以及胃癌检出率和手术率的逐年升高,残胃癌的定义正在逐渐变迁扩展,胃癌术后10年以上残胃再发的原发胃癌也被认为是残胃癌。残胃癌在人群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其流行病学特征也在不断变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情况与消化道重建方式密切相关,BillrothⅡ重建术后患者的致癌风险较高;发生残胃癌的时间间隔与初次疾病为良恶性相关,早期胃癌手术10年以后残胃癌发病的概率明显增高;由于初次手术破坏了残胃癌正常的淋巴回流,其淋巴结转移规律也不同于原发胃癌。诱发残胃癌的因素主要有十二指肠胃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机制尚不明确。针对不同诱因采取预防措施,有望降低残胃癌的发病率;并对残胃癌的治疗及预后研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残胃癌(GSC)是胃术后残胃发生的新发癌。最初专指良性疾病术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新发癌,后逐步扩展到胃癌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新发癌。近年来,日本胃癌学会提出的"残胃上的癌(CRS)"的概念被引入国内,这一概念不再区分首次手术胃疾病性质、切除范围和重建方式,并且没有约束特定的时间间隔。它包括了残胃发生癌变的所有类型,如新发癌、复发癌、残留癌和多灶癌等。结合目前中国胃癌的整体诊疗水平,在临床工作中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发生延迟性术后肠麻痹(PPOI)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8—10月期间经术前胃镜病理明确胃癌并于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胃癌患者,统计PPOI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诱发PPOI的危险因素。PPOI定义为腹部手术后96 h胃肠功能尚未恢复。其诊断标准为术后第97 h或以后满足以下2项或以上条件:(1)过去12 h内出现
期刊
目的探讨TRM病理分期标准对于残胃上癌变病灶评估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992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1例残胃上癌变(CRS)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根据阳性淋巴结数目与清扫淋巴结数目之比(阳性淋巴结比率)获得R分期,用R分期替换pN分期即获得TRM分期。分别将R分期和N分期纳入预后因素分析模型,并通过对比TRM分期和TNM分期(UICC第7版)系统的生存曲线、
期刊
目的探索经脐单孔加一孔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π形吻合术(SILT-π)治疗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技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10月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行SILT-π手术治疗的5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取绕脐弧形2.5~3.0 cm切口,置入单孔腹腔镜装置,包括5 mm Trocar作为镜头孔、主刀左手操作孔及助手操作孔;于左上腹腋前线肋缘下2 cm作1 cm切口,置入1
期刊
目的比较残胃上的癌(CRS)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的差异,探讨CRS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77年1月至2017年12月40年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6例CRS患者(CRS组)临床病理资料,CRS诊断以日本胃癌协会提出的标准定义,同时选取440例同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所有病例入选标准:(1)均接受胃切除手术治疗;(2)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