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促进高效化学课堂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制定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计划、选择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安排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做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总结与反思等方面,探究开展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化学知识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化学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效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时提高其自身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化学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的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开展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呢?
一、制定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计划
在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制定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活动计划,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周边的空心砖厂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 “煤炭的再利用”兴趣小组,并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计划中要求他们通过书籍、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了解火力电厂或其他大量烧煤工厂排出的煤灰用于制造建筑用砖的基本技巧和化学原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不足,还能使他们深刻认识以煤灰作为原料制造建筑用砖的化学加工原理。另外,积极参与化学兴趣小组,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进而使其学习和掌握更多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与技能。
二、选择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
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教师要选择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活动项目。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因此,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内容与活动项目相结合,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类训练。如在教学“化学与材料”后,教师可以要求一些“学困生”收集关于用不同金属材料制造的日用品、工艺品和各种兵器的史料;让优等生说明是用什么金属材料制成以及优异性能。结合课堂教学组织有关的兴趣活动,让学生选择适合的活动项目,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三、安排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
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准备所需的活动器材,结合学生实际安排或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观察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化学实验兴趣小组,观察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并做好具体实施计划:制定实验的时间和地点;两个同学一组,完成实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验过程:取A1和A2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滴入少量食用油,然后往试管A1中添加少量水,A2试管中加入少量汽油,轻轻摇晃后,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中,学生可以得出:①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②相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③相同的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通过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四、做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总结、反思
在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在制定兴趣小组计划时,引导学生选择活动内容,同时在活动的具体实施后,还要做好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分析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学生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在活动组织内容上,是否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在兴趣小组的具体实施上,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等,教师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归纳、总结,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与新课改理念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索和训练。另外,每次兴趣小组活动后,教师应要求参与活动的学生相互评价。这样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及时做出改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总之,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是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从制定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计划、课外兴趣小组的内容选择、课外兴趣小组的具体实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等方面多动脑筋、积极探索开展高效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思路。让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章玉昆.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J].四川教育,1981(6).
[2]蔡子华,吴克勇.化学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问题管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栖山中学)
关键词: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化学知识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化学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效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时提高其自身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化学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的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开展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呢?
一、制定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计划
在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制定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活动计划,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周边的空心砖厂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 “煤炭的再利用”兴趣小组,并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计划中要求他们通过书籍、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了解火力电厂或其他大量烧煤工厂排出的煤灰用于制造建筑用砖的基本技巧和化学原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不足,还能使他们深刻认识以煤灰作为原料制造建筑用砖的化学加工原理。另外,积极参与化学兴趣小组,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进而使其学习和掌握更多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与技能。
二、选择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
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教师要选择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活动项目。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因此,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内容与活动项目相结合,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类训练。如在教学“化学与材料”后,教师可以要求一些“学困生”收集关于用不同金属材料制造的日用品、工艺品和各种兵器的史料;让优等生说明是用什么金属材料制成以及优异性能。结合课堂教学组织有关的兴趣活动,让学生选择适合的活动项目,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三、安排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
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准备所需的活动器材,结合学生实际安排或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观察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化学实验兴趣小组,观察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并做好具体实施计划:制定实验的时间和地点;两个同学一组,完成实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验过程:取A1和A2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滴入少量食用油,然后往试管A1中添加少量水,A2试管中加入少量汽油,轻轻摇晃后,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中,学生可以得出:①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②相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③相同的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通过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四、做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总结、反思
在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在制定兴趣小组计划时,引导学生选择活动内容,同时在活动的具体实施后,还要做好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分析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学生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在活动组织内容上,是否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在兴趣小组的具体实施上,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等,教师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归纳、总结,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与新课改理念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索和训练。另外,每次兴趣小组活动后,教师应要求参与活动的学生相互评价。这样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及时做出改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总之,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是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从制定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计划、课外兴趣小组的内容选择、课外兴趣小组的具体实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等方面多动脑筋、积极探索开展高效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思路。让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章玉昆.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J].四川教育,1981(6).
[2]蔡子华,吴克勇.化学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问题管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栖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