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初探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不能只关注课内阅读,还要走出课外,形成课内外相结合的有效模式,为学生探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
  一、阅读兴趣是起点
  我曾有幸聆听一位专家的讲座,最感兴趣的是专家的一句话:他的班上,由于进行海量阅读,学生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飞速提高。由于当时我班学生正好是三年级刚开始作文教学,一部分学生简直可用“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于是我就萌发了让学生进行海量阅读的想法。
  起初,我与几位同年级老师一起,在小学新课标上找一些建议书目,让学生去看,可是刚开始,家长纷纷反映,许多孩子从来不会主动去读。因此我开始思考如何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课前三分钟有意给学生讲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但是讲到最高潮部分就戛然而止,告诉学生,想知故事发展,可以去看哪本书,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吊”出来了。同时我尽量在每周班会课时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同时辅以加减分制,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读书的喜悦,这样学生的阅读习惯就逐渐养成了。到现在我班已拥有大批书虫,在下课时,在午餐时,你都会发现,总有那么些学生,手中捧着一本书,完全对身边的喧闹置若罔闻,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沉迷于书中,因书中人喜而喜,因书中人悲而悲,甚至有人边看边手舞足蹈,口中还念念有词。我常逗他们:完全是一群“书疯子”!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爱上课外阅读,那么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是基石、是起点。
  二、阅读方法会迁移
  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内延伸。要让学生“会”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结合文本,课内教方法,课外会迁移。
  首先,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编者精心选编的,非常适合作为阅读方法的范例。因此在每个单元的文本阅读时,我会根据不同文本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精读课文时推荐学生运用精读法:对文本集中精力细读,阅读时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考,做到细嚼慢咽。同时还要运用批注法:边读边针对本单元训练目标进行批注。随读随写,眼、手、脑“协同作战”。同时还辅以摘录法:把课内阅读到的精彩的句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还可以写出对感兴趣的句段的感受。
  其次,在文本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阅读方法也是重要一环。现在语文每个单元有导读,导读中会有针对性地提出本单元的阅读方法。如第十册第七单元导读中指出: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这就需要老师在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中侧重于引导人物描写的方法。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课内文本阅读,还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为学生搭起一座沟通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三、阅读习惯是关键
  阅读是学习之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要求学生在每次阅读时必须在原文上写批注,既可以是好词佳句的积累,也可以是对文章人物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在每天看课外书30分钟的基础上,以新闻播报的形式介绍当天所看的作品:可以是内容的介绍,可以是人物的评价……书读得越多,知识面越广,读后感写起来也越来越精彩。
  2.充分给学生展示机会,由“要”学生读到学生“要”读。我班的学生,哪个老师如果中午“占”了他们的读书课,那可是不得了,一个个义愤填膺,非要我这个班主任出面说个所以然。他们的理由是:一天好不容易有时间看书,你要占就占其他课。我班一个叫卢××的学生甚至每天中午一到吃饭时间就开溜,我就得派人到三楼平台去“抓”人,因为那儿是学校的阅览室,同学们都知道,这小子,准是趁大家不注意又“窃”书去了!
  这个由“要”学生读书到学生“要”读的过程,我可是用尽了“三十六计”,现在我认为最有效的是充分给孩子展示的机会。我每天利用息会课或中午30分读书课,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抽学生上台把头一天在家看的课外书讲给大家听,讲得好的奖宝贝贴两个,只要能讲出来奖一个,不会讲的扣除一个。学生从第一次传时用飞快的速度把道具传给别人,到拿着道具慢腾腾地舍不得给下一位,如果谁抽中上台一定会高喊一声“咦!”以示幸运。看着平时上课连举手都不敢的学生,站在台上红着脸讲完故事,那种幸福感会充溢整个身心。
  就这样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慢慢地自己就会找书读,慢慢学会读书,使自主阅读的意识得到增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来说,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已经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学生将会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童小燕.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艺术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2).
  编辑 赵飞飞
其他文献
依据安徽移动和安徽联通划分低端客户标准,通过深度访谈构建了移动通信低端客户保留驱动模型,并通过实际调研检验了该模型:同时还具体测评了不同因素对低端客户保留的影响程度,并
我国没有专门规范科技资源共享活动的法律,有关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规定较为分散,且效力等级较低,不利于科技资源的共享。建议制定统一的《科技资源共享法》,适用于以共享为核心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那么,如何在作文起步阶段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呢?  [案例]  望着学校小河边那一片绿茵茵的柳树林,我的
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符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但代建制改革试点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治理结
《养性延命录》主张延年益寿的根本在于保养人之元气,要固守元气则须节制欲望,保守精神;并以道教理论为指导,虚静无为,以中和原则维系生命内在体系的平衡。由于生死寿夭事在
现代社会的变迁,存在着理性构建和自发演进两种范式。而在理性构建的范式中,执政党的价值理念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直接相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共识,成为和谐社会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