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10月4日,一架飞机撞上阿姆斯特丹一栋大楼。各大媒体都对这个重大灾难进行了详细报道,不过没有任何人拍到撞击后一小时内的画面。尽管如此,十個月后,心理学家的两次调查中却均有一半以上的公众报告自己在电视上看到了撞击的画面,并且生动地描绘了撞击的全过程——他们不知道这些记忆都是自己的虚构。
1996 年7月17日晚上8时30分,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从800米高空中坠入大海。当时,有目击者说飞机被导弹击中了。这个说法在目击者、调查者和媒体中迅速传播。不过,调查发现,飞机失事其实另有原因。
“虚构症”于19世纪80年代末第一次出现在医学文献中。当时,俄国一名精神科医生的一些病人因酗酒而患上某种记忆缺陷。他们无法记住近期发生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是自己虚构的离奇故事,只是故事中夹杂真实的成分。他们不像一般人可以分清脑海中的想法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幻的。
医学表明,在人脑的眼窝前额皮层,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奖赏系统”。它指挥人们去寻求快乐、满足基本需要。后来,科学家发现它还具有另一个似乎更重要的基本功能:与其他额叶皮层一起见识大脑中产生的一切感觉、记忆和想象信息,抑制无用的,区分真实的和虚幻的,设定信息的优先级。正是眼窝额叶皮层的问题,导致了“虚构症”。
虚构症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记忆障碍。科学家认为,每个人,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和自己的经验不一致的事情时,都会虚构自己的知觉和记忆,让一切看起来更合理——花瓶不可能自己碎,因此在回忆这个“奇怪”的事件时,人们自觉地添加了一个“肇事者”,却丝毫不觉自己的记忆出现了问题。
(摘自《大众文摘》 图/王卯卯)
1996 年7月17日晚上8时30分,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从800米高空中坠入大海。当时,有目击者说飞机被导弹击中了。这个说法在目击者、调查者和媒体中迅速传播。不过,调查发现,飞机失事其实另有原因。
“虚构症”于19世纪80年代末第一次出现在医学文献中。当时,俄国一名精神科医生的一些病人因酗酒而患上某种记忆缺陷。他们无法记住近期发生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是自己虚构的离奇故事,只是故事中夹杂真实的成分。他们不像一般人可以分清脑海中的想法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幻的。
医学表明,在人脑的眼窝前额皮层,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奖赏系统”。它指挥人们去寻求快乐、满足基本需要。后来,科学家发现它还具有另一个似乎更重要的基本功能:与其他额叶皮层一起见识大脑中产生的一切感觉、记忆和想象信息,抑制无用的,区分真实的和虚幻的,设定信息的优先级。正是眼窝额叶皮层的问题,导致了“虚构症”。
虚构症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记忆障碍。科学家认为,每个人,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和自己的经验不一致的事情时,都会虚构自己的知觉和记忆,让一切看起来更合理——花瓶不可能自己碎,因此在回忆这个“奇怪”的事件时,人们自觉地添加了一个“肇事者”,却丝毫不觉自己的记忆出现了问题。
(摘自《大众文摘》 图/王卯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