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1990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快,股票投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此次调研中,我们组以股票投资为方向和普通高校大学在校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实际发放问卷,结合理论分析等方式,了解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的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股票投资;问题分析
前言
我国在1880年前后开始有股票交易,自清末开始,政府发行公债及铁路债券的数量增多,证券交易日盛。1981年以后,上海和北京分别成立证券交易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证券交易所停止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及政府开始发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1986年8月至1989年间,一些不规范、属于常式性的证券交易市场开始运行。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深、沪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证券交易市场开始走上正规化的发展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于1998年12月通过立法程序并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着手解决困擾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难题;2013年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股票发行制度开始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4年6月25日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开锣,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层次进一步丰富。2009年10月,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在深圳正式启动。
近年来,在贸易和投资的带动下,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日益紧密。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可能全方位地融入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
股票投资作为我国的一项新兴发展的产业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后起之秀,承担着建设社会的历史使命。所以在平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通过关注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情况,学会分析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中。
一、调查方法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们小组主要通过向普通高校大学在校生发放问卷的方式并结合相关书籍与网上资料收集所需资料与数据.
二、数据整理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股票市场了解程度分析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对股票市场有初步了解的人数占56.67%,完全不了解股票市场的人数占43.33%对股票市场有很深的专业了解的为0%。在大学生中对股票市场的了解程度普遍处于初步了解与完全不了解之间。在调查对象中,没有人认为自己对于股票市场有很深的专业了解。
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大学生对股票市场的关注程度有关。所调查对象中每天关注股票行情的比例仅为13.33%,而偶尔关注和完全不关注股票行情的比例分别为40%和46.67%。
结合网上资料可知,现在大学生普遍较少关注股票市场。这与大学生对于股票市场的社会环境与认识度有关。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5年为止我国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已经过亿。然而在此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关注股市运行问题原因是由多方面产生的。从社会原因分析,股票投资相对于储蓄与国债而言,固然能带来较高的收益,但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的产生。至今为止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仍让不少股民心有余悸。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不少大学生对股票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单纯认为股票会带来一系列经济危机。从学生个人原因分析,有20%的学生认为股票投资属于高收入人群,40%的学生认为股票投资应属于收入相对稳定的人群,40%的学生认为任何人都能进行股票投资。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普遍为非经济独立人群,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习为主。而股票投资直接与金钱相挂钩,所以在大多数大学生观念中股票市场应属于拥有经济独立能力的人群。通过调查发现,也有不少的学生认为股票市场是属于专业化投资方向,应由专业人士关注,而自己只是普通的大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专业能力了解股票市场及其运营情况。
(二)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情况分析
在所调查对象中有80%的大学生未表示参与股票投资,仅有20%的大学生表示现在或曾经参与股票投资。根据大学生对股票市场了解程度分析可知,大学生对股票市场的关注程度影响大学生对股票市场的了解程度。大学生对股票市场了解程度影响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的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除了股票市场了解程度这一影响因素外,还存在一些因素影响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例如缺少资金、家人反对、影响学业或工作、缺乏经验怕亏损、没有专业知识等等。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缺乏经验和不具备专业知识成为了抑制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
股票投资在我国仍属于一项新兴产业,虽然股民的数量每年呈现递增趋势。但是普通大众更倾向于将资金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库卷,参与股票投资资金数目只占了资产比例的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资金分配时,很少会考虑那一部分钱参与股票投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股票市场,因此缺乏该方面的经验。再者在进行选择股票投资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熟悉有关股票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进行专业判断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中专门涉及股票投资的并不多见,一般均集中于经济类学生之中,而并未作为普及化知识进行推广。
(三)大学生获取股票信息的途径分析
大学生通过上大型网站获取股票信息人数的占23.71%,关注股票新闻的人数占19.59%,从证券公司获取内部信息人数的占11.54%,浏览知名财经博客的人数占9.28%,浏览股票论坛的人数占22.68%,加入炒股交流群的人数占13.40%。除了通过浏览财经博客获取股票信息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少外,其余方式之间的人数比例相对较为接近。
采用上大型股票网站和浏览股票论坛的方式获取股票信息是较多大学生的选择。通过调查,部分大学生认为采用浏览大型股票的方式获取的股票信息较为真实可靠同样也较为快速便捷,如浏览同花顺网站,只需输入股票的编码就可获得股票的相关信息。采取浏览股票论坛的方式,可以同相关的业内人士交流,参考其他投资者对于该股票的意见与看法,还可以对于股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三、总结
通过发放问卷,统计与分析问卷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于股票投资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但是目前仅仅停留在初步认识阶段,大学生普遍没有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股票市场的运营情况和参与股票投资。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于股票投资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误区,具体表现在对于股票市场的了解程度和关注程度,以及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比例方面。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也颇受较多因素的制约。
四、建议与看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经济正逐步实现与国际化接轨的目标。股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与国际化金融体系的接轨程度。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接班人,应学会了解股票市场及其运营情况。
通过调查分析,缺乏专业知识成为了抑制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针对经济类学生开设相关课程。作为家长,在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过程中应给予恰当的指导,既不能全权管理也不能毫不犹豫阻止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大学生自身也应注重在该方面的素质的提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应适当阅读相关书籍,了解股票投资。
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的环境,金融市场更是瞬息万变。政府应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股票投资;问题分析
前言
我国在1880年前后开始有股票交易,自清末开始,政府发行公债及铁路债券的数量增多,证券交易日盛。1981年以后,上海和北京分别成立证券交易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证券交易所停止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及政府开始发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1986年8月至1989年间,一些不规范、属于常式性的证券交易市场开始运行。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深、沪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证券交易市场开始走上正规化的发展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于1998年12月通过立法程序并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着手解决困擾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难题;2013年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股票发行制度开始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4年6月25日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开锣,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层次进一步丰富。2009年10月,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在深圳正式启动。
近年来,在贸易和投资的带动下,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日益紧密。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可能全方位地融入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
股票投资作为我国的一项新兴发展的产业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后起之秀,承担着建设社会的历史使命。所以在平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通过关注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情况,学会分析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中。
一、调查方法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们小组主要通过向普通高校大学在校生发放问卷的方式并结合相关书籍与网上资料收集所需资料与数据.
二、数据整理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股票市场了解程度分析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对股票市场有初步了解的人数占56.67%,完全不了解股票市场的人数占43.33%对股票市场有很深的专业了解的为0%。在大学生中对股票市场的了解程度普遍处于初步了解与完全不了解之间。在调查对象中,没有人认为自己对于股票市场有很深的专业了解。
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大学生对股票市场的关注程度有关。所调查对象中每天关注股票行情的比例仅为13.33%,而偶尔关注和完全不关注股票行情的比例分别为40%和46.67%。
结合网上资料可知,现在大学生普遍较少关注股票市场。这与大学生对于股票市场的社会环境与认识度有关。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5年为止我国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已经过亿。然而在此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关注股市运行问题原因是由多方面产生的。从社会原因分析,股票投资相对于储蓄与国债而言,固然能带来较高的收益,但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的产生。至今为止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仍让不少股民心有余悸。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不少大学生对股票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单纯认为股票会带来一系列经济危机。从学生个人原因分析,有20%的学生认为股票投资属于高收入人群,40%的学生认为股票投资应属于收入相对稳定的人群,40%的学生认为任何人都能进行股票投资。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普遍为非经济独立人群,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习为主。而股票投资直接与金钱相挂钩,所以在大多数大学生观念中股票市场应属于拥有经济独立能力的人群。通过调查发现,也有不少的学生认为股票市场是属于专业化投资方向,应由专业人士关注,而自己只是普通的大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专业能力了解股票市场及其运营情况。
(二)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情况分析
在所调查对象中有80%的大学生未表示参与股票投资,仅有20%的大学生表示现在或曾经参与股票投资。根据大学生对股票市场了解程度分析可知,大学生对股票市场的关注程度影响大学生对股票市场的了解程度。大学生对股票市场了解程度影响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的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除了股票市场了解程度这一影响因素外,还存在一些因素影响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例如缺少资金、家人反对、影响学业或工作、缺乏经验怕亏损、没有专业知识等等。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缺乏经验和不具备专业知识成为了抑制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
股票投资在我国仍属于一项新兴产业,虽然股民的数量每年呈现递增趋势。但是普通大众更倾向于将资金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库卷,参与股票投资资金数目只占了资产比例的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资金分配时,很少会考虑那一部分钱参与股票投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股票市场,因此缺乏该方面的经验。再者在进行选择股票投资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熟悉有关股票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进行专业判断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中专门涉及股票投资的并不多见,一般均集中于经济类学生之中,而并未作为普及化知识进行推广。
(三)大学生获取股票信息的途径分析
大学生通过上大型网站获取股票信息人数的占23.71%,关注股票新闻的人数占19.59%,从证券公司获取内部信息人数的占11.54%,浏览知名财经博客的人数占9.28%,浏览股票论坛的人数占22.68%,加入炒股交流群的人数占13.40%。除了通过浏览财经博客获取股票信息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少外,其余方式之间的人数比例相对较为接近。
采用上大型股票网站和浏览股票论坛的方式获取股票信息是较多大学生的选择。通过调查,部分大学生认为采用浏览大型股票的方式获取的股票信息较为真实可靠同样也较为快速便捷,如浏览同花顺网站,只需输入股票的编码就可获得股票的相关信息。采取浏览股票论坛的方式,可以同相关的业内人士交流,参考其他投资者对于该股票的意见与看法,还可以对于股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三、总结
通过发放问卷,统计与分析问卷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于股票投资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但是目前仅仅停留在初步认识阶段,大学生普遍没有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股票市场的运营情况和参与股票投资。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于股票投资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误区,具体表现在对于股票市场的了解程度和关注程度,以及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比例方面。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也颇受较多因素的制约。
四、建议与看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经济正逐步实现与国际化接轨的目标。股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与国际化金融体系的接轨程度。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接班人,应学会了解股票市场及其运营情况。
通过调查分析,缺乏专业知识成为了抑制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针对经济类学生开设相关课程。作为家长,在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过程中应给予恰当的指导,既不能全权管理也不能毫不犹豫阻止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大学生自身也应注重在该方面的素质的提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应适当阅读相关书籍,了解股票投资。
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的环境,金融市场更是瞬息万变。政府应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