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经常受到渗漏的威胁,渗漏会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必须了解水利工程混凝土渗漏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本文论述了水利工程混凝土产生渗漏的原因、渗漏处理措施。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渗漏;原因;处理措施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各种病害、缺陷,大多始发于或显露于结构外表面,如裂缝、破损、磨蚀、渗漏、钢筋锈蚀以及结构外观变形等。
1.渗漏成因分析
渗漏也是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一种较为普遍的病害。一般分为点渗漏、线渗漏、面渗漏三种。
1.1“点”漏是指不连续的、无规律的渗漏现象,主要表现形式为孔洞渗漏水
产生点渗漏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施工不当造成的孔洞、模板对穿螺孔及其它孔眼未及时封堵或封堵不当引起的渗漏、钢筋锈蚀引起的渗漏、穿墙管等细部构造留设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漏和二次施工或装修施工不慎,破坏了原防水层造成的渗漏等。
1.2“线”漏是指连续的、或有一定规律的,并以缝漏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渗漏现象,线漏可分为变形缝和非变形缝两种
主要包括伸缩缝、沉降缝、施工缝和裂缝等。产生线漏的主要原因有:(1)变形缝防水设计、施工不合理;(2)止水铜片、止水带等材料质量不佳或由于老化等原因而引起的止水失效;(3)未按施工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缝或未对新老混凝土结合进行严格处理,造成施工缝渗漏;(4)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导致干燥收缩增大,或因结构变形、温度应力等原因使混凝土产生裂缝;(5)不同材质之间接缝因防水处理不当,所产生的渗漏。
1.3“面”渗是指混凝土大面积潮湿和微渗水,俗称“冒汗”
产生面渗漏的原因主要有:(1)基坑降水未达到设计要求,为了抢进度,混凝土带水浇注,在水压力作用下,形成渗水通道;(2)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振捣不密实,从而出现蜂窝、麻面等引起的渗漏;(3)混凝土养护不当,造成早期失水严重,或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如水灰比过大,形成毛细管孔隙,从而形成渗水通道。
2.渗漏处理措施
2.1点渗漏的处理
根据渗漏水压力的大小,应采用背水面堵漏处理方法。
2.1.1直接堵漏法
当水压不大(小于1米水头),漏水孔较小时可用此法。先将漏水孔凿毛,并把孔壁凿成与砼表面接近垂直的形状,不能剔成上大下小的楔形槽。用水冲净槽壁,随即将快凝止水灰浆捻成与槽直径相近的圆锥体,待灰浆开始凝固时,迅速用力堵塞于槽内,并向孔壁四周挤压使灰浆与孔壁紧密结合,封住漏水。外面再涂抹防水砂浆保护层。
2.1.2下管堵漏法
适用于水压较大(1~4米水头),且漏水孔洞较大的情况。首先清除漏水孔壁的松动砼,凿成适于下管的孔洞(深度视漏水情况而定)。然后将塑料管或胶管插入孔中,使水顺管导出。用快凝灰浆把管子的四周紧密封闭,待凝固后,拔出导水管,按直接堵漏法把孔洞封死。
2.1.3木楔堵塞法
适用于水压较大(大于4米水头),且漏水孔洞较大的情况。先把漏水处凿成孔洞,再将一根比孔洞深度短的铁管插入孔中,使水顺管子排出。用快速灰浆封堵铁管四周。待灰浆凝固后,将一根外径和铁管内径相当且裹有棉丝的木楔大入铁管,将水堵住。最后用防水砂浆层覆盖保护。
2.1.4灌浆堵漏法
灌浆堵漏法适用于水压较大,空洞较大且漏水量大的孔洞的封堵。先将漏水孔口凿成喇叭形,用快凝灰浆把灌浆嘴埋入,并封闭灌浆管四周,使漏水顺管集中排出,然后再用高强砂浆回填至原混凝土面,待高强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沿灌浆嘴顶水灌浆。
2.2大面积散渗的处理
2.2.1表面涂抹覆盖
选用合适的修补材料把渗水混凝土表面覆盖封闭起来,常用的修補材料有各种有机或无机防水涂膜材料,水泥防水砂浆,钢丝网喷浆,聚合物水泥砂浆,环氧玻璃钢。
2.2.2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护面
它适用于由混凝土内部密实性差或裂缝非常发育引起的大面积散渗修补处理,同时还可起到补强加固作用。
2.2.3灌浆处理
它适用于因混凝土含浆量不足、搅拌不均匀、离析、漏振或冬季浇筑混凝土时出现冰冻引起的结构物混凝土密实性差的渗漏处理。
2.3变形缝渗漏的处理
2.3.1嵌填止水密封材料法
清除缝内已经失效的止水材料及杂物,再将缝的两个侧面清理干净,然后在缝的底部设置垫条或垫片,按止水密封材料的施工工艺要求嵌填密封材料。
2.3.2环氧粘贴橡胶板等止水材料法
止水板材料可以用3mm~6mm厚的橡胶和塑料。沿缝凿一条宽20cm,深2cm~4cm的规则平底槽,清除表面松动颗粒,用清水冲洗干净,在平底槽底面均匀涂刷一层环氧基液,然后铺设环氧砂浆,将经过处理并涂好环氧基液的橡胶板铺在砂浆面上,加模板支撑,待固化后拆模。
2.3.3锚固橡胶板等止水材料法
用膨胀螺栓、锚固螺栓、射钉及钢压条锚固件把止水橡胶板、塑料板、紫铜片、不锈钢片等锚固在变形缝上,覆盖变形缝达到止水效果。
2.3.4灌浆堵漏法
根据渗漏情况可进行全缝或局部灌浆,钻孔可以骑缝也可以从缝两侧钻斜孔,灌浆法有时可单独用于渗漏水伸缩缝处理,但在很多情况下则作为导流止漏措施配合其他修补方法使用。
2.4渗漏裂缝的修补处理
无渗漏水或是水头较低、渗水压力低、渗漏水量小时,是修补处理渗漏裂缝的最佳时机,修补处理宜在裂缝已稳定的状况下进行。
2.4.1表面覆盖法
表面覆盖材料和混凝土黏着及覆盖材料的耐久性是修补处理成败的关键,可分为涂刷防水涂膜、涂抹砂浆防渗层、粘贴或锚固高分子防水片材、钢筋混凝土护面4种。涂刷防水涂膜适用于微细裂缝,裂缝稀疏时沿裂缝涂刷,稠密时宜全面涂刷。涂抹砂浆防渗层根据裂缝的稀疏和稠密,可分为沿裂缝走向局部涂抹和大面积涂抹2种。粘贴或锚固高分子防水片材用粘胶剂把高分子防水片材粘贴在混凝土表面或用锚固件把高分子防水片材锚固在混凝土表面,达到封闭裂缝防渗堵漏的目的。钢筋混凝土护面是将发生渗漏裂缝结构物表面的老混凝土凿除至一定深度或对老混凝土表面做适当处理后,浇筑新的钢筋混凝土护面。
2.4.2凿槽充填法
通常用于修补处理对混凝土结构强度影响不大的渗漏裂缝。具体做法是沿混凝土渗漏裂缝凿一条深3cm~5cm、宽5cm以上的槽,槽内嵌填充填材料。
2.4.3灌浆法
表面覆盖法和凿槽充填法,仅仅是对裂缝表面的处理,灌浆法是对渗漏裂缝内部的处理,通过压力把灌浆材料注入并充填裂缝内部,把水逼出混凝土结构体外。灌浆处理能起到动水堵漏、防渗或防渗补强等作用。
3.结语
由于建筑物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或维护不当而引起的混凝土渗漏水现象非常普遍。而那些运行时间较长的水工建筑物,因长期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混凝土由于碳化、冻融破坏或腐蚀介质侵蚀等原因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渗漏。混凝土的渗漏会导致钢筋的锈蚀,这将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缩短其使用寿命;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水库大坝,由于混凝土的渗漏会直接影响到大坝的安全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下游广大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混凝土渗漏的治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叶林昌,叶筠.建筑物渗漏水原因与防治措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杨景清.水工建筑物设计施工与运行维护实用手册,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渗漏;原因;处理措施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各种病害、缺陷,大多始发于或显露于结构外表面,如裂缝、破损、磨蚀、渗漏、钢筋锈蚀以及结构外观变形等。
1.渗漏成因分析
渗漏也是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一种较为普遍的病害。一般分为点渗漏、线渗漏、面渗漏三种。
1.1“点”漏是指不连续的、无规律的渗漏现象,主要表现形式为孔洞渗漏水
产生点渗漏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施工不当造成的孔洞、模板对穿螺孔及其它孔眼未及时封堵或封堵不当引起的渗漏、钢筋锈蚀引起的渗漏、穿墙管等细部构造留设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漏和二次施工或装修施工不慎,破坏了原防水层造成的渗漏等。
1.2“线”漏是指连续的、或有一定规律的,并以缝漏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渗漏现象,线漏可分为变形缝和非变形缝两种
主要包括伸缩缝、沉降缝、施工缝和裂缝等。产生线漏的主要原因有:(1)变形缝防水设计、施工不合理;(2)止水铜片、止水带等材料质量不佳或由于老化等原因而引起的止水失效;(3)未按施工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缝或未对新老混凝土结合进行严格处理,造成施工缝渗漏;(4)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导致干燥收缩增大,或因结构变形、温度应力等原因使混凝土产生裂缝;(5)不同材质之间接缝因防水处理不当,所产生的渗漏。
1.3“面”渗是指混凝土大面积潮湿和微渗水,俗称“冒汗”
产生面渗漏的原因主要有:(1)基坑降水未达到设计要求,为了抢进度,混凝土带水浇注,在水压力作用下,形成渗水通道;(2)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振捣不密实,从而出现蜂窝、麻面等引起的渗漏;(3)混凝土养护不当,造成早期失水严重,或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如水灰比过大,形成毛细管孔隙,从而形成渗水通道。
2.渗漏处理措施
2.1点渗漏的处理
根据渗漏水压力的大小,应采用背水面堵漏处理方法。
2.1.1直接堵漏法
当水压不大(小于1米水头),漏水孔较小时可用此法。先将漏水孔凿毛,并把孔壁凿成与砼表面接近垂直的形状,不能剔成上大下小的楔形槽。用水冲净槽壁,随即将快凝止水灰浆捻成与槽直径相近的圆锥体,待灰浆开始凝固时,迅速用力堵塞于槽内,并向孔壁四周挤压使灰浆与孔壁紧密结合,封住漏水。外面再涂抹防水砂浆保护层。
2.1.2下管堵漏法
适用于水压较大(1~4米水头),且漏水孔洞较大的情况。首先清除漏水孔壁的松动砼,凿成适于下管的孔洞(深度视漏水情况而定)。然后将塑料管或胶管插入孔中,使水顺管导出。用快凝灰浆把管子的四周紧密封闭,待凝固后,拔出导水管,按直接堵漏法把孔洞封死。
2.1.3木楔堵塞法
适用于水压较大(大于4米水头),且漏水孔洞较大的情况。先把漏水处凿成孔洞,再将一根比孔洞深度短的铁管插入孔中,使水顺管子排出。用快速灰浆封堵铁管四周。待灰浆凝固后,将一根外径和铁管内径相当且裹有棉丝的木楔大入铁管,将水堵住。最后用防水砂浆层覆盖保护。
2.1.4灌浆堵漏法
灌浆堵漏法适用于水压较大,空洞较大且漏水量大的孔洞的封堵。先将漏水孔口凿成喇叭形,用快凝灰浆把灌浆嘴埋入,并封闭灌浆管四周,使漏水顺管集中排出,然后再用高强砂浆回填至原混凝土面,待高强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沿灌浆嘴顶水灌浆。
2.2大面积散渗的处理
2.2.1表面涂抹覆盖
选用合适的修补材料把渗水混凝土表面覆盖封闭起来,常用的修補材料有各种有机或无机防水涂膜材料,水泥防水砂浆,钢丝网喷浆,聚合物水泥砂浆,环氧玻璃钢。
2.2.2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护面
它适用于由混凝土内部密实性差或裂缝非常发育引起的大面积散渗修补处理,同时还可起到补强加固作用。
2.2.3灌浆处理
它适用于因混凝土含浆量不足、搅拌不均匀、离析、漏振或冬季浇筑混凝土时出现冰冻引起的结构物混凝土密实性差的渗漏处理。
2.3变形缝渗漏的处理
2.3.1嵌填止水密封材料法
清除缝内已经失效的止水材料及杂物,再将缝的两个侧面清理干净,然后在缝的底部设置垫条或垫片,按止水密封材料的施工工艺要求嵌填密封材料。
2.3.2环氧粘贴橡胶板等止水材料法
止水板材料可以用3mm~6mm厚的橡胶和塑料。沿缝凿一条宽20cm,深2cm~4cm的规则平底槽,清除表面松动颗粒,用清水冲洗干净,在平底槽底面均匀涂刷一层环氧基液,然后铺设环氧砂浆,将经过处理并涂好环氧基液的橡胶板铺在砂浆面上,加模板支撑,待固化后拆模。
2.3.3锚固橡胶板等止水材料法
用膨胀螺栓、锚固螺栓、射钉及钢压条锚固件把止水橡胶板、塑料板、紫铜片、不锈钢片等锚固在变形缝上,覆盖变形缝达到止水效果。
2.3.4灌浆堵漏法
根据渗漏情况可进行全缝或局部灌浆,钻孔可以骑缝也可以从缝两侧钻斜孔,灌浆法有时可单独用于渗漏水伸缩缝处理,但在很多情况下则作为导流止漏措施配合其他修补方法使用。
2.4渗漏裂缝的修补处理
无渗漏水或是水头较低、渗水压力低、渗漏水量小时,是修补处理渗漏裂缝的最佳时机,修补处理宜在裂缝已稳定的状况下进行。
2.4.1表面覆盖法
表面覆盖材料和混凝土黏着及覆盖材料的耐久性是修补处理成败的关键,可分为涂刷防水涂膜、涂抹砂浆防渗层、粘贴或锚固高分子防水片材、钢筋混凝土护面4种。涂刷防水涂膜适用于微细裂缝,裂缝稀疏时沿裂缝涂刷,稠密时宜全面涂刷。涂抹砂浆防渗层根据裂缝的稀疏和稠密,可分为沿裂缝走向局部涂抹和大面积涂抹2种。粘贴或锚固高分子防水片材用粘胶剂把高分子防水片材粘贴在混凝土表面或用锚固件把高分子防水片材锚固在混凝土表面,达到封闭裂缝防渗堵漏的目的。钢筋混凝土护面是将发生渗漏裂缝结构物表面的老混凝土凿除至一定深度或对老混凝土表面做适当处理后,浇筑新的钢筋混凝土护面。
2.4.2凿槽充填法
通常用于修补处理对混凝土结构强度影响不大的渗漏裂缝。具体做法是沿混凝土渗漏裂缝凿一条深3cm~5cm、宽5cm以上的槽,槽内嵌填充填材料。
2.4.3灌浆法
表面覆盖法和凿槽充填法,仅仅是对裂缝表面的处理,灌浆法是对渗漏裂缝内部的处理,通过压力把灌浆材料注入并充填裂缝内部,把水逼出混凝土结构体外。灌浆处理能起到动水堵漏、防渗或防渗补强等作用。
3.结语
由于建筑物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或维护不当而引起的混凝土渗漏水现象非常普遍。而那些运行时间较长的水工建筑物,因长期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混凝土由于碳化、冻融破坏或腐蚀介质侵蚀等原因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渗漏。混凝土的渗漏会导致钢筋的锈蚀,这将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缩短其使用寿命;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水库大坝,由于混凝土的渗漏会直接影响到大坝的安全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下游广大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混凝土渗漏的治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叶林昌,叶筠.建筑物渗漏水原因与防治措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杨景清.水工建筑物设计施工与运行维护实用手册,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